酬李补阙雨中寄赠

酬李补阙雨中寄赠朗读

《酬李补阙雨中寄赠》是唐代崔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随马宿,
几度受人恩。
白发还乡井,
微官有子孙。
竹窗寒雨滴,
苦砌夜虫喧。
独愧东垣友,
新诗慰旅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崔峒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人在外漂泊十年,跟随马车过夜,多次受到别人的恩惠。回到家乡时,已经是满头白发,虽然官位微小,但有了子孙后代。他住的竹窗下,寒雨滴落,夜晚里的虫声嘈杂。他独自愧疚地想起了远在东垣的朋友,通过写新的诗篇来慰藉他流浪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展示了他经历的艰辛和不易。十年的流浪生活使他白发苍苍,但他在家乡找到了温暖和安宁,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这给予了他一些安慰和希望。

诗中的竹窗寒雨滴和苦砌夜虫喧,描绘了诗人寂寞的夜晚,以及他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和困扰。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深感对东垣的友情的愧疚,通过写诗来寄托他内心的情感,并慰藉自己漂泊的灵魂。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归乡的渴望。它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唤起读者对生活中温情和珍贵情感的思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共鸣,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流浪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渴望归属的心情。

这首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描写,展示了崔峒作为唐代诗人的才华。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流浪者的境遇和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峒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崔峒朗读
()

猜你喜欢

避地怀苏子,孤芳迥绝群。高风秦博士,逸操汉徵君。

乱世容闲卧,斯人不可闻。廊碑重抚读,湖气冷斜曛。

()

羲和鞭日声隆隆,朱轮丹毂双碾空。涂穷猝入大瀛海,回光倒烛深潭龙。

海水忽涌沸,银涛如屋相撞舂。欲吞不吞吐不吐,但见万里熔红铜。

()

绵上耕山日,青门灌圃时。怀人初有叹,裂素便成辞。

一雁陵秋阔,双鱼入水迟。任城楼突兀,大野泽参差。

()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卮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

傍岸携筇独步行,秋来一色碧澄清。无情水与人情似,随处翻波随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