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鹧鸪天朗读

鹧鸪天

遍赏扬州百种花,
因循忘却鬓苍华。
客闲惯刻分题烛,
坐久还生醉眼霞。
催掺鼓,趁鸣笳。
未应回首问归槎。
清明寒食风烟地,
判到今春不着家。

中文译文:
鹧鸪呀,晴朗的天空,
到处欣赏扬州的百种花。
岁月流转,忘却了青春的容颜。
闲暇时,习惯拿起笔刻分题,
久坐之后,醉眼中生出红霞。
催促鼓声,伴随着吹笳声。
尚未回头,我问归舟的方向。
清明时节寒食时,
风烟飘渺的地方,
今年春天我判定不归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思乡的人在扬州赏花的场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无奈和孤寂之情。他遍观了扬州的百种花卉,却因久居异乡而忘却了自己的青春容颜。诗中提到作者是个习惯在闲暇时刻刻题的人,而久坐之后,他的眼中浮现出醉人的红霞。诗末作者提到自己仍然未回头问归舟的方向,说明他尚未找到回家的路。清明和寒食是表示离乡之人思乡的节日,诗中提到这两个节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惆怅。

赏析:
《鹧鸪天》以浓郁的离乡情思为题材,描绘了作者在异乡遥思故园的情景。诗人通过表述扬州的百种花卉和久坐之后产生的醉眼红霞,使诗中的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尽管作者被异乡困扰,但他依然不忘故乡,对归舟的彷徨和对家的思念深深地渗透在诗中。通过意象的描绘,使诗句更加生动感人,增加了读者对离乡情思的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引起人们对离乡困苦和乡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

猜你喜欢

东风细细柳丝丝。泥人春日迟。微波动,碧参差,暗水涨新池。

独自倚栏时。对涟漪。清流何事最相宜。浴鹅儿。

()

吴宫春尽啼鹃紫,消渴滇池一杯水。地老天荒色不空,采莲人悟莲华旨。

变海成田金作坞,鳌翻龙醢麒麟脯。倾国倾城一笑间,枉诩西施照千古。

()

草芽径浅春还。海棠风信犹寒。香雪飘时红染。一双轻燕。

穿花只管呢喃。

()

恶竹参差透碧霄,丛生如棘任风摇。那堪节节都生刺,把臂林间血已漂。

()

茅屋三楹小,闲园半亩宽。苔痕缘径合,竹影入窗寒。

剥枣充珍果,烹蔬荐野盘。客来迎送少,拂石坐团圞。

()

精蓝在城市,幽趣入林泉。草白知秋晚,苔青是雨前。

云生窗外树,霞污水中天。纵目有如此,还应放钓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