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书所见)。宋代。李新。雨霁笼山碧破赊。小园围屋粉墙斜。朱门间掩那人家。素腕拨香临宝砌,层波窥客擘轻纱。隔窗隐隐见簪花。
《前调(书所见)》是一首宋代李新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霁笼山碧破赊。
小园围屋粉墙斜。
朱门间掩那人家。
素腕拨香临宝砌,
层波窥客擘轻纱。
隔窗隐隐见簪花。
中文译文:
雨后霁天,蓝天如盖,山峦清晰可见。
小园环绕着斜倚的粉墙。
朱门之间隐约有人家。
纤手拨动香炉临近宝石铺,
阶上波光层叠,透过轻纱窥视来客。
透过窗户隐约可见盘簪上的花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雨后天空晴朗的景象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园景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展示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
诗的开篇,描述了雨后的天空,用“雨霁笼山碧破赊”这一句来形容天空的明净,蓝天如同罩在山峦之上。
接着,诗人描绘了小园的景象,以“小园围屋粉墙斜”来形容小园环绕着倾斜的粉墙,给人一种别致的感觉。在这个小园中,隐藏着朱门,掩映着人家,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然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小园中一位美丽女子的情景。她用素腕拨动香炉,临近宝石铺,给人一种温柔、娴静的感觉。阶上波光层叠,透过轻纱窥视来客,给人一种隐约而典雅的感觉。
最后一句“隔窗隐隐见簪花”,通过窗户隐约可见盘簪上的花朵,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这一句既是对女子容貌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对整个景象的点睛之笔,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幽静、高雅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展示了一个雨后小园中的宁静雅致景象,同时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感怀。清代。牛焘。久作无家客,旋为远宦人。飘零枯树赋,突兀露车尘。瘴冷鹃啼月,花蛮蝶怨春。最怜乡梦隔,把酒更伤神。
题曹武帝削瓜图。宋代。周文璞。阿瞒瓜分姿,见之垂髫中。此心既弗乂,此道安可洪。汉祚既坠地,馀子方困穷。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挟令及宫阃,杀士延奴童。至今吊古徒,哀痛殊未终。实以己逼仄,遂令彼长雄。画图出后世,略见经营工。想其鼎峙势,亦天诱其衷。此章弗徒歌,聊以裨国风。
浴香泉和白沙。明代。庄昶。我是白沙门,块然一顽铁。仰视林缉熙,天地自悬绝。感兹铸颜功,红炉一点雪。何处浴沂归,吟弄香泉月。
题茀郎天马图。元代。丁鹤年。春明立仗气如山,顾盼俄空十二闲。一去瑶池消息断,西风吹影落人间。
又和南塘十首 其三 蚋。宋代。刘克庄。倏来如诇伺,奇中费堤防。最善逃形影,恶知辨臭香。□□□不见,乌获臂空攘。□诧藏幽密,其如盖愈彰。
谢呈寇相公召宴。宋代。魏野。两度为霖六镇临,春残公暇宴棠阴。周瑜辨乐宁妨醉,裴度谕兵不废吟。五色诏书丹凤降,十香御酒翠娥斟。野人每喜陪樽俎,三入唯愁阻访寻。
秋日泛舟至山园兼过法院次林若抚韵二首。明代。邹迪光。水容开皎镜,泛渚惬新秋。红树能迎客,青衣学驾舟。药栏天露洗,涧道夜珠流。自笑如拳石,难言五岳游。¤
杨帅二首。宋代。项安世。更须石叟共甘公,酌得民言帝自同。四海人才容接里,百城生聚抚摩中。似闻圣世开皇极,欲倚名贤镇士风。看把璇玑扶大运,久于箕翼厚于嵩。
会稽山。宋代。周弼。夜冠从昔化文身,峻岳当天自有神。秦帝刻碑三十载,越王栖甲五千人。江连云气分南纪,海接星河近北辰。必竟兴亡谁可料,但闻陵谷变飞尘。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宋代。释印肃。戴起枯髅撞眼晴,烧香设拜甚精勤。一盲引众谁人会,赚误世间多少人。
宝陀寺。元代。卢挚。老子扁舟日暮回,眼花不甚见如来。凭谁揭取罗浮月,挂向胥江玉镜台。
王彦猷用色字韵见贻和答。宋代。周紫芝。人生殊用舍,初不系失得。念君垂天鹏,未作六月息。佳人绝代姿,蛾眉本倾国。人皆倚市门,孰乃有国色。风云倘复遇,富贵或见逼。一朝得天骥,遂可空冀北。况今登俊良,百吏归黜陟。洗眼看横飞,故山勿轻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