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和槐城自寿)。宋代。刘辰翁。六十一翁,垂银带鱼,插四角轮。把百个今朝,重排花甲,十年前事,似臼齑辛。骰选功名,酒中富贵,管取当筵满劝旬。槐知道,待二郎做甚,父子封申。便应际会昌辰。怕林下相逢未是真。看焚芰烈荷,起钟山笑,卖田僦马,堕贡生贫。后六十年,有无穷事,是宰官身是报身。年来好,莫做他宰相,便是全人。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沁园春(和槐城自寿)》。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十一翁,垂银带鱼,插四角轮。
把百个今朝,重排花甲,十年前事,似臼齑辛。
骰选功名,酒中富贵,管取当筵满劝旬。
槐知道,待二郎做甚,父子封申。
便应际会昌辰。怕林下相逢未是真。
看焚芰烈荷,起钟山笑,卖田僦马,堕贡生贫。
后六十年,有无穷事,是宰官身是报身。
年来好,莫做他宰相,便是全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辰翁自寿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六十一岁生日的感慨和思考。诗人以自己年老之状,垂白胡须如银,身躯衰弱,比喻自己如同一条老鱼,插在四角轮中。他回顾了自己六十年的经历,将百个今朝重新排列,回顾过去十年的辛酸事业,有如捣臼碾齑般辛苦。
诗中提到掷骰子来选择功名,以及酒中追求富贵,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势和财富的思考。他认为这些虚荣的东西只是一时的享受,如同酒席上的美食,只是暂时的享受,不能长久。作者以槐城自喻,暗示自己对这些名利之事看得很透彻,不再追求虚荣。
诗中提到二郎指的是二郎神,作者在问自己待在世上做什么,父子之间的封申也是表达对于世俗荣华的冷静态度。他认为只要合时应景,随遇而安,怕林下相逢未必是真实的情感。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淡泊态度和对于世事的看淡。
接下来,诗中提到焚烧芰荷,起身笑看钟山,卖掉田地和借马,堕落为贡生贫困。这部分描绘了作者过去的奋斗和牺牲,以及如今的贫困和失意。作者表达了对于功名富贵的拒绝和对于贫困生活的接受。他认为在后六十年的人生中,仍然会有许多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情将是与官位和报答无关的。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在生活的满意和对于不再担任宰相的态度。他认为过去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明白,不必再追求权位,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是真正的全人。这是对于平淡生活的颂扬和对于名利的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刘辰翁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世事的看法。他以自沁园春(和槐城自寿)
六十一翁,垂银带鱼,插四角轮。
把百个今朝,重排花甲,十年前事,似臼齑辛。
骰选功名,酒中富贵,管取当筵满劝旬。
槐知道,待二郎做甚,父子封申。
便应际会昌辰。怕林下相逢未是真。
看焚芰烈荷,起钟山笑,卖田僦马,堕贡生贫。
后六十年,有无穷事,是宰官身是报身。
年来好,莫做他宰相,便是全人。
诗词《沁园春(和槐城自寿)》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十一岁的老人,白发垂下如银丝,像是插在四角轮上。
把百个今朝重新排列,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感觉如同臼中残渣般辛苦。
掷骰子选取功名,追求富贵于美酒之中,期待在宴席上得到满满的劝酒。
槐树知道,等待着二郎神会做什么,父子之间的封申。
要随时应对昌辰的际会,怕在林中相遇不是真实的情景。
看着焚烧烈荷花,站起身来笑看钟山,卖掉田地、租借马匹,堕入贡生的贫困。
后面的六十年,将会发生无穷无尽的事情,无论是作为宰官还是作为报应的身份。
这些年来过得很好,不要再做别人的宰相,这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辰翁在自己生日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己年老之际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自己年事已高的状态来比喻自己,白发垂下如银丝,插在四角轮上,形容自己如同一条老鱼,无法自由自在地游动。他回顾了自己过去的六十年,重新整理百个今天,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感受到岁月的辛酸磨砺。
诗中提到掷骰子选取功名,追求富贵,以及在饮酒中寻找满足,这些都是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财富的思考。然而,他意识到这些虚荣的追求只是暂时的享受,就像宴席上的劝酒一样,只是短暂的一段时光,无法长久维持。作者以槐城自喻,暗示自己对于这些名利之事有着清醒的认识,不再追求虚荣。
诗中提到二郎神,作者质问自己等待二郎神做什么,以及父子之间的封申,表达了对于世俗荣华的冷静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刘辰翁。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浣溪沙 春雨渡江有忆。清代。郑文焯。一雨春江遍绿莎,去帆风疾晚生波,乱流欲渡奈愁何。长是人情不如鸟,青禽填海鹊填河,纵成遗恨也情多。
寒食游香山。宋代。喻良能。杖藜随所适,花柳自村村。野岸桃临水,人家竹映门。香泥飞燕子,芳草思王孙。著处堪沈醉,春醪正满樽。
饭罢忽邻父来过戏作。宋代。陆游。旋炊香稻煮新菰,饭饱逍遥乐有馀。茶味森森留齿颊,香烟
春日怀长安故人。明代。硕篽。美人遥忆凤城西,芳草年年路欲迷。今日出门春已半,樱花如霰晓莺啼。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唐代。崔国辅。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坐恐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裛妆啼。董贤女弟在椒风,窈窕繁华贵后宫。璧带金釭皆翡翠,一朝零落变成空。
元旦花前小宴述怀。清代。林占梅。瑞日瞳瞳正曙天,屠苏新酿出佳筵。会宜花下浮三白,又在诗中过一年。报国无谋唯助饷,生儿好学胜营田。身閒最易光阴老,自笑光阴浪掷偏。
三水夜泊。明代。欧必元。舟维沙渚外,邑近水岩阿。傍海居民杂,悬崖古木多。犬声吠篱落,月色浸烟波。向晚闻渔唱,推蓬发浩歌。
调笑令。唐代。戴叔伦。边[2]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3]一声愁绝。
过临平莲荡四首。宋代。杨万里。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便著野人家。篱边随处插垂柳,檐下小船萦钓车。
初冬。宋代。陆游。落叶纷纷十月时,今年霜比去年迟。山猿引子饮幽涧,野鹊结巢争堕枝。岭北片云生峭绝,桥东残水漾沦漪。病衰自怪诗情尽,造物撩人乃尔奇!
渔父词(其十三)。宋代。赵构。无数菰蒲问藕花。棹歌轻举酌流霞。随家好,转山斜。也有孤村三两家。
西江月 四方。金朝。王哲。堪叹东西南北,迷途役损行人。任来任往走红尘。只为名牵利引。独我摇头不管,静中精固形贞。陶陶团结气和神。永乐天真有准。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金朝。元好问。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