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宰官身是报身。宋代。刘辰翁。六十一翁,垂银带鱼,插四角轮。把百个今朝,重排花甲,十年前事,似臼齑辛。骰选功名,酒中富贵,管取当筵满劝旬。槐知道,待二郎做甚,父子封申。便应际会昌辰。怕林下相逢未是真。看焚芰烈荷,起钟山笑,卖田僦马,堕贡生贫。后六十年,有无穷事,是宰官身是报身。年来好,莫做他宰相,便是全人。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沁园春(和槐城自寿)》。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十一翁,垂银带鱼,插四角轮。
把百个今朝,重排花甲,十年前事,似臼齑辛。
骰选功名,酒中富贵,管取当筵满劝旬。
槐知道,待二郎做甚,父子封申。
便应际会昌辰。怕林下相逢未是真。
看焚芰烈荷,起钟山笑,卖田僦马,堕贡生贫。
后六十年,有无穷事,是宰官身是报身。
年来好,莫做他宰相,便是全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辰翁自寿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六十一岁生日的感慨和思考。诗人以自己年老之状,垂白胡须如银,身躯衰弱,比喻自己如同一条老鱼,插在四角轮中。他回顾了自己六十年的经历,将百个今朝重新排列,回顾过去十年的辛酸事业,有如捣臼碾齑般辛苦。
诗中提到掷骰子来选择功名,以及酒中追求富贵,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势和财富的思考。他认为这些虚荣的东西只是一时的享受,如同酒席上的美食,只是暂时的享受,不能长久。作者以槐城自喻,暗示自己对这些名利之事看得很透彻,不再追求虚荣。
诗中提到二郎指的是二郎神,作者在问自己待在世上做什么,父子之间的封申也是表达对于世俗荣华的冷静态度。他认为只要合时应景,随遇而安,怕林下相逢未必是真实的情感。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淡泊态度和对于世事的看淡。
接下来,诗中提到焚烧芰荷,起身笑看钟山,卖掉田地和借马,堕落为贡生贫困。这部分描绘了作者过去的奋斗和牺牲,以及如今的贫困和失意。作者表达了对于功名富贵的拒绝和对于贫困生活的接受。他认为在后六十年的人生中,仍然会有许多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情将是与官位和报答无关的。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在生活的满意和对于不再担任宰相的态度。他认为过去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明白,不必再追求权位,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是真正的全人。这是对于平淡生活的颂扬和对于名利的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刘辰翁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世事的看法。他以自沁园春(和槐城自寿)
六十一翁,垂银带鱼,插四角轮。
把百个今朝,重排花甲,十年前事,似臼齑辛。
骰选功名,酒中富贵,管取当筵满劝旬。
槐知道,待二郎做甚,父子封申。
便应际会昌辰。怕林下相逢未是真。
看焚芰烈荷,起钟山笑,卖田僦马,堕贡生贫。
后六十年,有无穷事,是宰官身是报身。
年来好,莫做他宰相,便是全人。
诗词《沁园春(和槐城自寿)》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十一岁的老人,白发垂下如银丝,像是插在四角轮上。
把百个今朝重新排列,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感觉如同臼中残渣般辛苦。
掷骰子选取功名,追求富贵于美酒之中,期待在宴席上得到满满的劝酒。
槐树知道,等待着二郎神会做什么,父子之间的封申。
要随时应对昌辰的际会,怕在林中相遇不是真实的情景。
看着焚烧烈荷花,站起身来笑看钟山,卖掉田地、租借马匹,堕入贡生的贫困。
后面的六十年,将会发生无穷无尽的事情,无论是作为宰官还是作为报应的身份。
这些年来过得很好,不要再做别人的宰相,这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辰翁在自己生日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己年老之际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自己年事已高的状态来比喻自己,白发垂下如银丝,插在四角轮上,形容自己如同一条老鱼,无法自由自在地游动。他回顾了自己过去的六十年,重新整理百个今天,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感受到岁月的辛酸磨砺。
诗中提到掷骰子选取功名,追求富贵,以及在饮酒中寻找满足,这些都是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财富的思考。然而,他意识到这些虚荣的追求只是暂时的享受,就像宴席上的劝酒一样,只是短暂的一段时光,无法长久维持。作者以槐城自喻,暗示自己对于这些名利之事有着清醒的认识,不再追求虚荣。
诗中提到二郎神,作者质问自己等待二郎神做什么,以及父子之间的封申,表达了对于世俗荣华的冷静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刘辰翁。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