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李公昴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笋玉纤纤拍扇纨。
戏拈荷叶起文鸳。
水亭初试小龙团。
拜月深深频祝愿,
花枝低压云偏。
倩人解梦语喧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浣溪沙的景象,其中包含了一些寓意和情感。诗中的笋玉、扇纨、荷叶、文鸳、水亭、小龙团、拜月、花枝、云等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浣溪沙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先,诗中的“笋玉纤纤拍扇纨”描绘了柔嫩的笋芽,如同玉一般纤细,轻轻地拍打着扇纨。这里的笋玉象征着生命的萌发和成长,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了“戏拈荷叶起文鸳”,描绘了一幅嬉戏的场景。荷叶象征着清净和高洁,文鸳则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和愿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随后,诗中写到“水亭初试小龙团”,水亭是指水边的亭子,小龙团则是指水中的小鱼。这里描绘了水亭旁小龙团的初次试探,既展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生生不息的景象,也暗示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最后两句“拜月深深频祝愿,花枝低压云偏”和“倩人解梦语喧喧”,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愿望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拜月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敬仰和追求,花枝低压云偏则描绘了花朵的娇嫩和柔弱,以及云的飘逸和轻盈。倩人解梦语喧喧则传递出诗人对爱情和幸福的期盼和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祝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公昴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李公昴朗读
()

猜你喜欢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
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愧而今半省。
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_侵省。
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
()

落日斜明挂树瓢,下方城郭去人遥。青山过雨僧深定,门外云封独木桥。

()

梁燕声催晓梦回,新妆绣幕宝奁开。閒将花鸟收针谱,春色都归指上来。

()
梦断尧千岁,神游汉五陵。
洛京元在望,禹穴且相仍。
仗卫凄烟合,笳箫冻雨凝。
漫磨千丈石,未是颂中兴。
()

探春消息,觉南枝开遍,北枝犹阙。越女娉婷天下白,堪与冰霜争洁。孤影棱棱,暗香楚楚,水月成三绝。行云不动,素波轻浣尘袜。
回首雪里关山,玉龙吹怨,似替人幽咽。溪上园林应满树,一径莓苔萦折。金马疏篱,玉堂茅舍,终是风光别。寻花欲语,对花却又无说。

()

石侯守铜鞮,暑居念烦愀。
营基切城角,列礎出树杪。
窗横四野外,转目可俱了。

()

玳瑁秦筝里,声声怨别离。只缘多苦调,欲奏泪还垂。

妾意如弦直,君心学柱移。暂时停不弄,音调早参差。

()

问法西来岁月侵,乡言都已变华音。望中故国天同覆,思入寒泉地更深。

日出未回东海梦,花开长系北堂心。客衣尚有临行线,寸草春晖忍重吟。

()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
经年不踏软红尘,偶入修门中事新。
本为湖山寻旧约,却愁风雨送行人。
多情黄菊空搔首,无伴芳醪可入唇。
今岁重阳殊草草,南陂归梦夜来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