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草窗词。宋代。李莱老。日寒风细。庭馆浮花气。白发潘郎吟欲醉。绿暗蘼芜千里。西园南浦东城。一春多少闲情。日暮采苹歌远,梦回唤得愁生。
《清平乐(题《草窗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莱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寒风细。
庭馆浮花气。
白发潘郎吟欲醉。
绿暗蘼芜千里。
西园南浦东城。
一春多少闲情。
日暮采苹歌远,
梦回唤得愁生。
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题《草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日子,细细的寒风吹拂着。庭院和馆舍中飘荡着浓郁的花香,这里可能是一个花园或者是一个文人雅士的居所。潘郎指的是杜牧,他的头发已经变白,正在吟诵诗篇,陶醉其中。诗中的绿色在蘼芜(一种水生植物)的暗淡中隐约可见,如同遥远的一片绿色。西园、南浦和东城是地名,暗示了诗人的居所以及周围环境的美丽。一整个春天中,作者有多少闲情雅致,这是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和表达。日暮时分,诗人去采摘苹果,并且唱歌,歌声传得很远。当他回到家中,梦中回忆唤起了忧伤的情绪。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冷寒的日子,通过对花香、白发老者的吟咏、绿色背景和地名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怀旧、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意境。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绪,传达了对宁静、闲情逸致生活的向往,同时又展现了岁月流转和人生感慨的主题。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写作风格。
李莱老(约公元1260年前后在世),字周隐(词综作字逛翁。此从绝妙好词),号秋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初前后在世。他大约是李彭老的兄弟。亦工词,与周密时相唱酬。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知严州。词与李彭老合为《龟溪二隐集》。...
李莱老。李莱老(约公元1260年前后在世),字周隐(词综作字逛翁。此从绝妙好词),号秋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初前后在世。他大约是李彭老的兄弟。亦工词,与周密时相唱酬。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知严州。词与李彭老合为《龟溪二隐集》。
题烟江叠嶂图。明代。王汝玉。剑关平削千山开,势掩巴蜀何雄哉。蛟飞凤舞互争秀,中有一道长江来。昔年鼎足曾分峙,惨淡风云屯伯气。邓艾功勋誇一时,武侯忠义垂千世。只今天地皆清宁,蜀江水绿山青青。渔舟一叶三峡口,行人酾酒登夷陵。我生踪迹留南国,未遂西游到荆益。何当鼓棹溯瞿塘,锦官城里看山色。
反蜀道难送杨昀谷太守之官四川。清代。黄锡朋。丈夫生世不能龙睇虎啸吐我胸中奇,犹当万里乘槎穷险巇。层城华屋照锦水,坐失仙窟宁非痴。昔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今也荆梁一线鱼贯而蝉联。镌岩铲谷平若川,飙轮一发箭离弦。异哉使车如使船,竦息端坐闭两目,但闻天风海水声訇然。呜呼安得起我太白于九泉,相与拍手大笑峨嵋巅。剑阁之险复何有,峰峦倒飞石返走。惊神泣鬼天无功,咄嗟失此关山雄。君今西游快君意,云虬一蹴夔巫空。落日晖晖恣所向,鸟道千盘得夷旷。能令方寸五岳平,逸气纵横发清唱。迩来众作喧秋蜩,寻声逐响何纷嚣。相如子云同工而异曲,高名万古横云霄。蜀山青兮蜀水碧,携琴载鹤求遗宅。人去苔荒空自愁,江山摇落谁与俦。呜呼安得起我太白于九泉,论文对酒酣高楼。
林溪六景 其五 花村酒旆。明代。张宁。寥寥一犬吠柴扉,花飏东风淡落晖。行客不须重借问,寻春时有醉人归。
酬何龙友太史。明代。李云龙。卑栖何敢望高梧,暂挂云帆问五湖。溪路独行芳草远,江干长啸碧天高。荷花越榜邀明月,杨柳吴门听夜乌。漫道烟霞可娇语,玉堂君自有蓬壶。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宋代。陆游。十年前在古梁州,痛饮无时不惯愁。最忆夜分歌舞歇,卧听秦女擘箜篌。
阅兵呈总戎 其二。宋代。王称。将台高筑飐旌旗,百万貔貅试阅时。上下风云同一色,天心元与将心期。
夏日雨后过陈园。明代。包节。选胜遵郊郭,冲泥试杖藜。溪承新瀑水,山渡欲晴霓。看竹人先至,穿花鸟自迷。笑予来几度,才识小亭西。
闻吕秋樵卒于开州。清代。郑孝胥。早从吴下羡风情,晚落幽燕重老成。玩世坐令奇气尽,救贫却怪长官清。同游馀味关怀抱,分手微言隔死生。亲见仓皇西狩日,恨君无命待还京。
雪夜。宋代。陆游。雪声如飞沙,风声如翻涛,三更天地闇,雪急风愈豪。颇疑虚空中,鬼神战方鏖,胜负要一决,利兵未肯櫜。我如堕重围,百计无由逃。僵缩不能寐,起坐拥故袍。自叹老益贫,庭草常不薅;惟酒不惮费,贷券如山高。园蔬甘且柔,味不减豚羔。醉此风雪夕,聊忍抱瓮劳。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莲花。唐代。钱起。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寄宾畿老弟 其二。明代。杨士奇。紫陌红芳映日鲜,须臾荣落亦堪怜。长山绝谷青松树,解阅风霜过百年。
诗偈 其五十四。唐代。庞蕴。无求乃法眼,有念却成魔。无求复无念,即是阿弥陀。真如共菩萨,总祇较无多。
浣溪沙。清代。纳兰性德。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荀陈聚星图。宋代。戴表元。州里相过未厌频,居然踪迹动星辰。当时多少辉煌者,不画诸公画此人。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朝三暮四。清代。佚名。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抑搔。清代。岳映斗。玉绳宵且尽,昆岫月将韬。古木红云曙,新滩碧浪高。下除寻拄杖,穿径棘围祹。暂取鸡翁意,聊宽此抑搔。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 其二。宋代。项安世。同僚归去后,挟册此婆娑。树密阳光薄,庭空鸟语多。静中知有味,睡外更无何。彷佛沧洲兴,悠然起细哦。
山居。唐代。李频。欲出穷吾道,东西自未能。卷书唯对鹤,开画独留僧。落叶和云扫,秋山共月登。何年石上水,夜夜滴高层。
献尚父大王。唐代。罗隐。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山水图。明代。释宗泐。危峰削玉出云端,仙馆霜清古木寒。记得匡庐秋雨后,彭郎湖口倚篷看。
访艮斋先生讲学之所。宋代。熊克。克斋从学艮斋地,溪友幸从诗友游。泉响如闻读书韵,山容犹带济时忧。呜呼道在人何在,籍甚名留迹不留。欲揖高风宁复得。归欤□□□抔□。
采桑子。宋代。晏几道。当时月下分飞处,依旧凄凉。也会思量。不道孤眠夜更长。泪痕揾遍鸳鸯枕,重绕回廊。月上东窗。长到如今欲断肠。
踏莎行 韩信庙。明代。韩邦奇。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春日偶成。明代。谢五娘。乳燕衔泥春昼长,倚阑无语立斜阳。桃花红雨梨花雪,相逐东风过粉墙。
拟古。明代。钱宰。出门万里别,行行远防边。相望各天末,北斗日夜躔。四运秋复春,不见君子还。燕车北其辙,越马南其辕。目远心愈近,怅望徒悬悬。黄云暗关塞,路险不见天。式微夫如何,日月忽已迁。愿言崇明德,无为终弃捐。高台何巍巍,参差与云平。玉绳临双阙,长河流无声。上有羽衣人,逍遥吹玉笙。清响氵亟明月,飞佩何泠泠。借问弄者谁,疑是董双成。逸思随风发,无人识其声。曲终再三叹,感慨有余情。所悲同门友,局促趋世荣。愿将秋水剑,为之解尘缨。笑呼双黄鹄,与子俱远征。涉海采琅玕,红者珊瑚枝。明珠盈怀袖,将以遗所思。海阔不得返,所宝莫致之。烂其纳我室,抱璞将何为。皎皎明月光,照我屋东头。寒螀鸣树间,招摇指孟秋。白露下高梧,落叶声飕飕。寒温更变迁,河汉东南流。怀哉里中儿,奋志起远游。飘然溯长风,乘槎犯斗牛。支机织女石,为问今在不。水深波涛阔,浮名将焉求。青青梧桐树,托根在高冈。与子新合欢,翕如凤与皇。凤皇鸣锵锵,合欢期世昌。欢情一何短,离思一何长。嗟彼篱下菊,含英扬其芳。晨霜秉贞节,宁随秋草黄。终当采而佩,岁晏夫何伤。中林多幽兰,江篱杂芳荪。采之酌春酒,将以清心魂。持杯未及饮,怅然念王孙。王孙不归来,置酒在芳尊。河东有织女,皎皎云为章。手弄机上丝,日夕更七襄。织成五色文,欲制君子裳。莫言隔秋水,可以驾飞梁。睆彼牵牛星,终日不服箱。故人万里别,海水日夜深。南风海上来,遗我双南金。不见故人面,乃见故人心。铸作黄金徽,置之白玉琴。弹为《别鹤操》,闲以怀湘吟。曲终听者稀,矫首望知音。
题山寺井。唐代。贾岛。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鹅城临眺寄张天枢。明代。何转书。百川东注接浮梁,万岭南奔列女墙。俎豆尚尊苏玉局,江山不识贾平章。追踪悔失云中拇,废寝悲思井上床。慧日塔花光似炬,何人高咏子西堂。
丙午元夕六首 其六。明代。何吾驺。庙里佳人竟夜喧,抽签敲竹问儿孙。绮罗少妇深深拜,赪颊犹云感佛恩。
东滨南园看花二首 其一。明代。朱朴。玉杯锦席坐春风,笑看桃花映酒红。为问主人今日醉,几回能在百年中。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四。宋代。廖刚。吹尽柳绵香不歇,仙姿那把春为节。枝头疏蝶解寻芳,忆得仙腰舞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