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题小竿岭)。宋代。刘子寰。今来古往吴京道。岁岁荣枯原上草。行人几度到江滨,不觉身随风树老。蒲花易晚芦花早。客里光阴如过鸟。一般垂柳短长亭,去路不如归路好。
《玉楼春(题小竿岭)》是宋代刘子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来古往吴京道。
岁岁荣枯原上草。
行人几度到江滨,
不觉身随风树老。
蒲花易晚芦花早。
客里光阴如过鸟。
一般垂柳短长亭,
去路不如归路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吴京道上的景色,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描写四季更替中的自然景物,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蹉跎。行人来往于江滨,却不觉得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老去。蒲花开放的时间晚,而芦花早已枯萎。客人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像飞鸟一样短暂,而垂柳所在的短长亭则成为了一种寓意,暗示离开的路途并不如回归原地的路程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生的变迁,通过对季节、花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蒲花和芦花的开放时间作为象征,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行人到江滨,却不自觉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老,这种对时间的感慨也体现了人们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回归家园的渴望,认为离开的路途并不如回归故乡的路程美好,暗示了对归家的向往和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深沉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逝去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家园和归处的向往。这首诗词以其质朴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刘子寰的诗歌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圻父,号篁栗翁,上饶人,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早登朱熹之门。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平生乐于山林,淡泊自守。能诗文,与同邑刘潜夫齐名。克庄尝叙其诗集,行于世。...
刘子寰。[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圻父,号篁栗翁,上饶人,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早登朱熹之门。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平生乐于山林,淡泊自守。能诗文,与同邑刘潜夫齐名。克庄尝叙其诗集,行于世。
卜居。明代。区益。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唐公以公累出知濠州。宋代。蔡襄。湛湛清渠风力微,濠梁行客布帆归。到官应过庄生庙,试问鹪鹏两是非。
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巾自漉,醅微白。人已老,欢犹昔。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
满江红 遁庵兄以闵菊乐府见示,三复之余,。金朝。段成己。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巾自漉,醅微白。人已老,欢犹昔。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
葺居一首。宋代。刘克庄。兵火间关鬓欲丝,归来聊卜草堂基。架留手泽书堪看,爨有躬耕米可炊。畏湿先开通水窦,贪明稍斫近檐枝。旋移梅树临窗下,准备花时要索诗。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宋代。赵蕃。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亟作溪头看,犹沾树杪飘。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
前调(春日西湖用吴监簿韵)。宋代。杨冠卿。春山愁对修眉绿。春衫谁为裁冰_。日暮倚阑干。不禁烟雾寒。湖边归去路。犹记传觞处。往事等空花。客心惊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