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再和)

沁园春(再和)朗读

《沁园春(再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岂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浓。
即使秋天来临,也无法使人感到悲伤,人们并不为秋天而悲伤,反而比春天更加浓郁。

有蕙兰丰度,尚存芳菊,牡丹文献,犹在芙蓉。
花园中有着盛开的兰草和芳香的菊花,牡丹的美丽也像芙蓉一样依然存在。

举蟹持醪,得鲈作鲙,晋宋间人有此风。
举起螃蟹,端起美酒,捕捞鲈鱼来制作鲙(一种鲜美的菜肴),这是晋宋时期人们的风尚。

休轻笑,彼柴桑傲吏,龌龊篱东。
不要轻易嘲笑,那些傲慢的官员来自柴桑,他们的品行卑劣就像东边破烂的篱笆一样。

携壶与客还逢。愿时许先生杖屦从。
我手拿酒壶与友人相聚,希望时光能够允许先生带着拐杖和草鞋前来。

叹尘踪如寄,鸥凫江海,性真聊适,蜩晏鸟蒿蓬。
感叹尘世的流转如同离散的信件,而江海上的鸥鸟和凫鸭,它们自然而真实地适应着环境,蜩鸣与鸟鸣都在蒿蓬中。

刮眼青天,惊心黄叶,立尽梧桐月正中。
眼前是湛蓝的天空,心中却被枯黄的落叶所惊动,梧桐树下正是明亮的月光。

凄然久,看物情终竟,不心春容。
长久以来,我感到凄凉,看着万物的情感最终终结,却无法回忆起春天的容颜。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秋天的浓郁和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还融入了对柴桑傲吏的批评,以及对友情和时光的期盼。最后,作者通过对眼前景物的观察和对春天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美好容颜的留恋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全家豆种晚逾良,粒粒肥甘荚亦香。
记得白斋诗句好:满园秋兴过南庄。
()

潘生肉颊权微起,面貌长在酒杯里。何人倾出酒波来,洒向溪藤五尺纸。

忆昨逢君黄山道,窄帽单衫立深草。江上追随又一年,缸面瓮头几回倒。

()

花径小桥低,方塘柳色迷。恋香蝴蝶梦,穿树鹧鸪啼。

地僻无人导,君来憾我睽。敝园劳枉驾,佳什更留题。

()
陈三立
非烟非雾埋晴旭,亏蔽景光森雨足。
一卷之石吐氤氲,雪浪无奇艮岳俗。
即今旱气烛东南,孑遗遍祷流滋甘。
傥置坛场历郡国,眼穿活我比瞿昙。
()
涨急滩流随眼落,市忙乌合转头空。
一年三百六十日,却有半年閒守穷。
()

兰心迷蝶柳藏鸦,绮阁银灯照九华。百尺蓝桥通步障,几重巫峡隔窗纱。

魂销翠带胸前草,肠断青铜影里花。落尽深红春色晚,肯容刘阮更思家。

()

云州烽火入云中,忾敌知君久在戎。追北远劳燕将出,防秋行与汉时同。

天从上谷分边界,人自东山识谢公。珍重庙堂柔远意,禦戎元不重奇功。

()

顿悟花情有几人,源流相远却非真。须知佛性无南北,芥子中藏万法轮。

()

高真明道德,垂世五千言。解释惭凉薄,殚诚测妙元。

霓旌严教典,羽唱彻云軿。瑞鹤仪空际,祥风拂署烦。

()
归到故庐同逆旅,人生本自怕牢愁。
雨声岂有京华态,羇思仍多澧浦秋。
久禁令人类疾病,新闻向汝重咿喔。
顾无道义论轻重,何处王公门可游。
()
昔年锄梅岭头月,今年看梅江路雪。
月还在江雪在岭,两处开花一般境。
道人两眼冰霜寒,道人一襟湖海宽。
梦回纸帐北窗晓,眼前肯作南枝看。
()

霜翎雪羽胭脂顶,玄裳翠距白玉颈。何年乘风下太清,芝田烟暝瑶池冷。

天台山上玉京天,何似青天玉帝前。晓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凉那得眠。

()

静极忽不惬,掩书曝前轩。荣木樊四维,时禽托孤园。

群物方趋功,吾衷恒晏然。本乏超世才,偶脱区中缘。

()

红烛筵歌酒未阑,云鬟斜带远山寒。无端半夜前生业,潦倒尊前铁面官。

()

芝似蒿莱玉似沙,更多麟趾与驺牙。云横秦塞妨归雁,风过荆州带落花。

游似赤松人已绝,隐如玄豹事何赊。秦宫女子今何在,好问当时秦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