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日丙·仲赴江东幕)

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日丙·仲赴江东幕)朗读

《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日丙·仲赴江东幕)》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簪履盛元幕,领袖属英游。
登车揽辔余事,何止客诸侯。
看尽巫云岷雪,却访庐峰湓浦,砥柱赞中流。
百叠青山路,一片白苹洲。
今日事,风涛上,一虚舟。
长江万顷寒碧,犹谓马能浮。
况是眼前局面,心腹忧如边角,胜著赖帷筹。
谈笑济时了,勋业迈前修。

中文译文:
戴着华丽的头饰和鞋履,作为领袖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游玩。
登上车辆,握着缰绳,除了客人的身份,还有其他的事务,不仅仅是拜访诸侯。
眺望了巫山的云雾和岷江的积雪,却又探访了庐山和湓浦,称赞着这中间的河流。
沿着连绵起伏的青山路行进,一片片白色的苹洲随处可见。
今天的情况,如同在风浪中的一艘空虚的船只。
长江有着广阔的冰冷碧波,竟然能够承载马匹航行。
况且眼前的局面,内心的忧虑就像边角之地一样,只能依靠幕帘筹谋胜利。
言笑之间,能够应对当前的时局,迈向前进修行的功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庚子年(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70年)送别周日丙·仲赴江东幕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周日丙·仲的祝福和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描绘了庚子年间的盛况,诗人作为风华绝代的领袖,游走于名山大川之间,展现了权势与荣耀。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仅仅是客人的身份,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务要处理。

诗人通过描绘巫山的云雾、岷江的积雪以及庐山和湓浦的景色,展现了自然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观。百叠青山路和白苹洲的描写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美景的赞叹。

然而,尽管面对长江的广阔和寒冷,诗人相信马匹仍然能够驾驭浪涛,这也暗喻了诗人对自己和周日丙·仲的能力和勇气的信心。

最后,诗人提到眼前的局面,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但他仍然相信只要运用智谋,依靠胜利的筹谋,就能够应对当前的困境。

整首诗意既表达了对周日丙·仲的送别和祝福,又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未来困境的应对态度。诗中融入了自然与人事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思考和对自己使命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肠断南天欲尽头,紫荆无语对高楼。还将病眼三更泪,滴破沧浪万里流。

湖雁一声彭蠡月,梅花三度象城秋。倚门定有慈颜望,曾着斑衣此日否。

()
欲知亲切处,必定无本据。
忽然言不会,勘破面壁觑。
()
良辰孟月辰新阳,和气中宵遍未央。
不待望春宫转漏,便趋崇庆殿称觞。
()

灯火当年记马行,一时人物玩垂裳。
旧游乱后半芜没,新贵迩来多罪亡。
我有埙篪相应和,君同兰玉竞芬芳。

()

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
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
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

()
踏青青,踏青青,西泠桥畔草连汀。
扑得龙船儿一对,画阑倚遍看游人。
()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

共看芙蓉天马山,遥怜世上几人间。田家有酒邀皆去,尽醉相随步月还。

()
春风浩荡作春阴,弱燕归来不自禁。
白塔昏昏才半露,青山淡淡欲平沉。
裘茸细雨初惊湿,屐齿新泥忽已深。
直怕楼高生客恨,不因病起倦登临。
()

嫩叶云初展,新梢粉未乾。他年沧海去,留作钓鳌竿。

()

秋雨秋风已断肠,更怜去燕绕空梁。故园花底曾相识,老客樽前转自伤。

今又归来今又别,为谁辛苦为谁忙。若逢旧主还家后,待汝年年到草堂。

()

剑色丰城閟,书香茂苑长。题铭符季子,树碣副中郎。

阁翳新玄草,斋繁旧白杨。明珠遗集远,光照玉涵堂。

()

千林草树静相依,来往寻诗坐钓矶。
地近青春惟鸟雀,夜来新水到柴扉。
中原落日愁多梦,万里沧江定不归。

()

姊妹行四五,朝朝行采桑。素丝络笼底,光艳大道傍。

去年采桑迟,今年采桑早。只愁蚕不熟,误我嫁时袄。

()

泠泠锦瑟向谁弹,曲里潇湘雁影寒。一任繁花自开落,从教明月下阑干。

云封贝带香犹在,雨湿胭脂露未干。寂寂空庭孤坐处,何人对案劝加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