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

点绛唇(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朗读

《点绛唇(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是宋代韩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隐高深,夏凉日有清风度。
苎衣绳屦。鹤发空相顾。
翠扑流烟,又向溪翁去。
青山路。要当同住。
长古无尘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宁静的山水景观。夏天的凉风吹过竹林,使得这个地方更加幽深。诗人简洁地写出了自己和友人昌甫、叔通在这里的闲适生活,他们穿着简朴的苧麻衣服,脚上踏着草编的鞋履。他们凝望着远处的青山,仿佛要永远共同居住在这个古老而无尘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诗中所描写的竹林、清风、苎麻衣服等元素,都展现出深山中的宁静和与自然的亲近。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将自己与友人融入到这个宁静的山野之中,暗示了诗人对于离尘脱俗、追求心灵宁静的追求与理念。

诗中使用了一些具有象征性的意象,例如"鹤发空相顾",用老鹤的形象来暗示诗人和友人的高龄和智慧。"翠扑流烟"则以翠绿的色彩和流动的烟雾来形容远处的山景,给人以清新而恬静的感受。

整首诗词的意境清新宁静,情感纯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尘脱俗生活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友谊和共同生活的珍视。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禅意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韩淲朗读
()

猜你喜欢

西北多阴风,日夜吹裳衣。
草虫动机杼,札札鸣声悲。
百忧弥中肠,欢乐复何时。
今日忽已逝,来日未可知。
()

白碧红绯相向。春在瓶中娇养。枝枝不必翠林旁,自有雨情烟状。

佳人金屋少,空艳世、有谁幽赏。一根一叶已倾城,迎尔那辞兰桨。

()
四十九年真大谬,三百六旬长鲜驩。
人生一梦何足较,田谷荐饥良独难。
酒边志气漫豪放,眼中骨相殊酸寒。
输与能诗李供奉,水旱不忧吾有官。
()

玉立长身旧主君,百年遗事至今闻。宗孙宾客还如旧,只欠杨君小朵云。

()

宿嗜本幽閒,世途倦驰骋。迫兹门户托,强把冠佩整。

招手误一来,麾退谅予警。宽恩假郡寄,静俟亦天幸。

()

昔公安在见何晚,宁欲霜埋不受春。
不是三生曾一面,宁堪开向世间人。

()

相如不过书生耳。争似文君,赢透奇男子。却自琴心通绿绮。

飘飘赋就凌云气。

()

津桥残月晓沈沈,风露凄清禁署深。

城柳宫槐谩摇落,悲愁不到贵人心。

()

天上清风山上岩,红尘隔断绝毫纤。春容艳冶花如锦,秋色澄鲜水似蓝。

地拥金莲峰叠叠,云迷玄洞府潭潭。霍山太乙兼麻石,何处人间更有三。

()
寒蛩切切响空帷。
断肠风叶霜枝。
凤楼何处雁书迟。
空数归期。
()

鲐文轻裹紫绡囊,凤髓清含白玉浆。名果世间千万品,合谁先子荐烝尝。

()

平常退一步行时,浑似输机国手棋。成就自家行履处,路逢巇崄亦平夷。

()

世俗纷纷竞祝年,新持七戒独澄然。小窗读易昼常静,短榻凝神宵不眠。

爱爇名香留宿火,閒烹庭雪代清泉。知君自有逍遥诀,懒读南华第一编。

()
一寸相思无著处。
甚夜长难度。
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
真个此心终难负。
()

玉宇含清露,香笼散轻烟。应当结沉抱,难从兹夕眠。

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

云茫茫,水浪浪,林木脱叶无稻粮。乌啼雁叫天苍凉,岁云莫矣江山长。

有竹有竹在高冈,三株冻折两复僵,小禽悲飞不能扬。

()
梧桐叶凋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水。
金杯泻酒艳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
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
金波谈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
()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
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
山落云阳外,去程寒接巴。
剑江连汉直,栈阁挂空斜。
听锡樵停斧,窥禅鸟立槎。
旧房春到晚,深径始开花。
()

新衔花史。药栏烟重,花枝娇倚。戏抛红豆打莺儿。

笑指。犀奁占喜子。影入青铜红窈窕。炉烟绕。望断羊车悄。

()

载披经籍,言括典坟。郁哉元气,焕矣天文。二仪肇建,清浊初分。

粤生品物,乃有人伦。人伦惟何,五常为性。因以泥黑,犹麻违正。

()
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
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
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
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
()

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

江潮清翻翻,淮潮碧徐徐。夜信为朝信,朝信良卷舒。

()
乾健坤顺,群生首资。
日常月升,四时叶熙。
帝嗣天历,后崇母备。
黼黻承晖,王化是基。
()

萧然行李发清笳,握手江城思独遐。一去白榆干象纬,千秋玄草赠云霞。

津头乍合司空剑,海上仍飞博望槎。满目河阳桃李色,不堪离恨对瑶华。

()

雨收山气佳,日入川光暝。
岸帻倚孤松,飘萧发清兴。
花药纷满畦,桑麻郁成径。

()

窣堵西头屋数楹,知君卧占一溪云。老夫亦有缘云兴,应为情亲肯见分。

()

兀坐郡斋里,远忆黄冠客。洞口采芝归,群羊卧白石。

风吟落叶秋,雨翳残钟夕。携酒欲相寻,山深断行迹。

()

茅屋掩芳林,萝衣卧苔石。空山寂无人,寒云落秋色。

()

已讶鱼知乐,因寻僧伴閒。问途经水次,礼磬入云间。

到此偶成趣,逾时忘却还。如来有遗记,胜会想灵山。

()
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
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

灼灼桃烽烂,匆匆梅阵残。燧更新岁火,炉战旧冬寒。

虚席客殊绝,执弓人颇端。结交沧海上,皓白且垂竿。

()
雨阴忽收霁,云气失闭封。
才转横里港,西睨南北峰。
似慰畸人归,天亦开喜容。
万僝与万僽,销铄无留踪。
()

畹香连水水连天,人到湘皋骨已仙。簿领如山空看画,江南秋色正清妍。

()

上盆五尺高,下盆二尺广。
咿呦蚁穴间,飞瀑一线响。
关侯初为此,避世挹萧爽。

()

朝来全罢酒,秋尽复看花。布席轻张幔,题名细剪纱。

开时团玉露,餐处带明霞。萧瑟还怜汝,含芳绾岁华。

()

畴昔飞鸾侣,而今断雁行。西风岭外下斜阳。无赖一钩新月、挂人肠。

双泪沾襟袖,孤灯对客床。枕馀衾剩只残香。别得娇痴不睡、也思量。

()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北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薄柳。
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
送客出河门,返手闭篱关。
归来悬午窗,坐看屋上山。
众雏困未觉,捣药声已残。
倦鸟止不飞,鸡犬亦在栏。
()

许田流寓因相识,岁歷今移十二辰。
别墅已荒三径草,素衣犹化九衢尘。
悬瓢颜巷安贫久,泣玉荆山失意频。

()
句章城郭。
问千年往事,几回归鹤。
叹贞元、朝士无多,又日冷湖阴,柳边门钥。
向北来时,无处认、江南花落。
()

使君同是天涯客,别驾忽来江上春。眼界若为波浪阔,旅怀故纵酒杯频。

百年会晤无多日,四海交游今几人。闻说思鹅多古迹,相期登览及芳辰。

()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
僧读儒书举世稀,惟师精学出尘机。
上都香火安禅久,东国林泉徇众归。
道在莫从形相索,身间都觉利名非。
灵岩到日秋应晚,还写新诗遍翠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