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朗读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
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
细草藉金舆岁岁长吟想
枝上么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
(绿萼、横枝,皆梅别种,凡二十许名。
西村在孤山后,梅皆阜陵时所种)

《卜算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夔。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萼更横枝,
多少梅花样。
惆怅西村一坞春,
开遍无人赏。

细草藉金舆,
岁岁长吟想。
枝上么禽一两声,
犹似宫娥唱。

中文译文:
青翠的花瓣斜斜地横在枝条上,
有多少种梅花的样子啊。
我为西村的一片春光而感到忧伤,
花开得满山遍野,却无人欣赏。

细嫩的草儿铺在金色的轿子上,
年复一年地长吟不已。
枝头的小鸟发出一两声鸣叫,
仿佛是宫娥在歌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的感慨。梅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象被生活的琐事所掩盖,无人欣赏。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反思。

赏析:
《卜算子》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被忽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绿萼和横枝描述了梅花的姿态和形态,多样的梅花样式表现了梅花的多样性和美丽。然而,作者却感到忧伤,因为这美丽的景象只有他一个人欣赏,没有人与他共享这美丽的春光。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对梅花的思考和回忆。他将细嫩的草儿与金色的轿子相比,把岁岁长吟的梅花与诗人不断思念的心情相联系。最后一句中的小鸟鸣叫被比作宫娥的歌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以及对梅花背后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它揭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被忽视的忧伤和对现实的反思,同时也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朗读
()

猜你喜欢

管城子,尔能图天文,又能貌地理。六经修纂点画明,群书著述文章美。

作之之始称蒙恬,后来毛州刺史传。近代喜称陆文宝,如锥如凿还如椽。

()

峭壁猿啼采处深,一枝奇异出孤岑。感师千里寄来意,

发我片云归去心。窗外冷敲檐冻折,溪边闲点戏鱼沈。

()

锡谷名泉誇第二,江水由来胜山水。中泠天畔隔苍烟,九龙眼中荖可喜。

我梦临此鉴眉须,裹茗烹煎携绿珠。老僧毵毵妙而臞,忽来说禅坐跏趺。

()

雅俗岂殊调,城郭山林分。知君心事宽,一笑鸡鹤群。

邂逅多□客,酒亦为之醺。庾信哀江南,李白日暮云。

()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

尖风荡漾帘波冷,游丝百尺飘香径。湿翠愁红入卧屏,梁间双燕参差影。

金钗堕发春眠重,可怜春去愁难送。花开花落费商量,凭谁唤醒流莺梦。

()
方池凿石似天开,谁把霜英傍水栽。
月白波清无觅处,只知疏影是寒梅。
()

锡马彤弓出尚方,褰帷衔命镇炎荒。烽烟两道销黄钺,士女三年化衮裳。

开府声华瞻北斗,重臣家世本南阳。霜风不动辕门静,云汉昭回海日长。

()

直翁寿甫逾八,叔方年不及希。
即今高冢麟卧,何时华表鹤归。

()

荣悴本来何处。看取岸花汀树。醉眼眩青红,欲问真源无路。归去。归去。风外数声齐女。

()

合江山色好,耐可雨连绵。欲觅峨嵋路,须凭般若船。

云峰呈晓景,仙树带秋烟。咫尺翘瞻处,将登第一天。

()
玉京侍宴返瑶池,西母金舆九凤帏。
小队旌幢三十六,龙声马影隔云飞。
()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