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鹧鸪天朗读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何逊:南朝梁人,能诗,以爱梅闻名。何逊曾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云,「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后迁官,因爱扬州之梅,要求转任扬州。这里作者以何逊自比。
春风词笔:何逊《咏春风》,「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
寄与:这里暗用南朝宋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所折的花是梅花。
千树压西湖:宋时西湖孤山遍植梅花。

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咏梅词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词的六分之一 ,此二篇最为精绝。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二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从题序看,这两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范成大也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有《梅谱》。白石投主人之雅好 ,驰骋才华,创作了这两篇咏梅绝唱。
这二篇词的主旨令人难以索解。历代读者在欣赏它的美妙的词句的同时 ,不免要追寻它的言外寄托,于是,劝阻范成大归隐、哀叹徽钦二帝北狩、感慨今昔盛衰、怀念合肥旧游等等说法就都出现了。这些说法的是非颇难截然判断,因为作者是不明言他的寄托的,读者的理解各有不同也是完全允许的,不论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自成一说。或者说,这两首词具有多功能指向,寄托国事,感慨今昔,追念旧游,思恋情人等多种主旨都有,形成一种含混,朦胧之美。
《暗香》、《疏影》在体制上也很有特点。作者自述“作此两曲” ,从音乐上讲是两只曲子;“授简索句”,从词篇上说却是一个题目 ,两首词,也可以说是一首。这种特殊体制为姜夔所首创,我们不妨称之为“连环体”,两环相连 ,似合似分,以其合者观之为一,以其分者观之为二。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 ,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共分六层。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以“旧时月色”开头,以往事递入,落笔便不平凡。已经勾勒出了时空范围,渲染出了感情基调。回忆旧时,拉开了时间距离;月色在天,撑起了空间境地;眼前的景象勾连着过去的经历,令人摇曳生情 。首句落笔得此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唤起”二句 ,又引入怀人层层荡开 ,环环相生:由月色写到“算几翻照我 ”,画出回忆往日情事时的屈指凝神之态;再写“梅边吹笛”,在月下笛声中点出“梅”字,咏物而不避题面,亦见大手笔,直将“藏题”的技法视为细末 ,不屑遵循;再由笛声“唤起玉人”,以美人映衬梅花,直欲喧宾夺主,却急以“不管清寒与攀摘”收住,化险为夷,仍不离咏梅的本题。至此,一幅立体的,活动的,有人有物,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生活图景、艺术境界,乃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月色下、笛声中,一位玉人在犯寒摘梅,境界何其清空幽雅 。贺铸的一首《浣溪沙》中有“玉人和月摘梅花”之句,意境已自高雅幽美,但与姜白石词相比,仍显单薄。姜词“不管清寒与攀摘”一句蕴藏着两层没有明说的意思:一是“与”人攀摘,既有与人同摘之义,也有摘梅以赠别人之义,这就暗中用上了“驿寄梅花”的典故,透露了陆凯的诗句“聊赠一枝春”的一层意思 ;另一层含义是,玉人之所以“不管清寒”,因为她怀着满腔的热情 ,且与外界的“清寒”恰相反衬。
玉人的一片深情密意全都倾注在梅花上,梅花的感情负载就格外厚重了 。开头几句写的是回忆中的情景,到“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峰陡转,境界突变,由回忆回到现实,由欢乐往事转到而今的迟暮之悲。词人以何逊自此,是说自己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梅花,再难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正如词人所说 :“才固老尽,秀句君休觅”(《暮山溪》)。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这是第二层。其实词人当时年仅三十五六岁,所以这当是自谦之词。而且何逊写的那首《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等,实在算不得什么好诗,跟他喜爱梅花 ,一直挂念着扬州廨舍那株梅树的心情并不相称,可是后来,他从洛阳特意赶回扬州,再访那一树梅花时,却彷徨终日,不能下笔,连原先那平庸的诗也写不出来了。何逊虽有爱梅之心,而其才力不逮,没有做出好诗来(“春风词笔 ”是指他的《咏春风》诗“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 ”,咏物颇称工细)姜夔以之自比而表示谦逊不是相当合适吗?
“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又把笔锋转回来 ,意谓尽管才不附情,见到石湖梅花的清丽幽雅,亦不免引动诗兴,以答谢主人的盛情美意。这几句映照小序,点明题旨。“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也是苏东坡《和秦太虚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是对石湖梅花的具体描绘。以竹枝映衬疏花,写其形貌姿色;以瑶席映衬冷香,写其高洁的品性,着墨不多而形神俱现。
下片承上片中写身世之感。从“红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换头余鸡独处异乡,空前冷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寄与路遥,夜雪初积”,则言重重阻隔,纵然折得梅花也无从寄达,相思之情,难以为怀,只有耿耿于怀,长相忆忘而已。“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词采甚美 。“翠”与“红”是作者特意选用的艳色,用以与上文的“月”、“玉”、“清”、“瑶”等素洁的字面相“破”,通过对比 ,取得相得益彰的色彩效果。把翠尊而对红萼,由杯中之酒想到离人之泪,故曰“易泣”;将眼前的梅花看作远方的所思,悄然相对,虽曰“无言”,而思绪之翻腾、默默之诉说又何止万语千言。正是无言胜有言,无声胜有声。
“长忆曾携手处”三句是第五层。由“相忆”很自然地接续到“长记 ”,于是又打开了另一扇回忆的窗子,写到当年与情人携手同游梅林的情景。千树梅花,无尽繁英,映照在寒碧的西湖水面之上。这一片繁梅 ,亦如邓尉山的“香雪海”,在作者的笔下显得十分壮观,比起上文的“竹外疏花”来,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午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词情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
最后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写到梅花的凋落飘零的肃刈景象。“又片片吹尽也”,语似平淡而感叹惋惜之情却溢于言表。“几时见得”,应是一语双关之词,梅花落了何时再开?相忆之人分别已久何时再逢?正因为巧妙绾合两重意思,所以显得韵味十分深长。
《暗香》重点是对往昔的追忆,而《疏影》则集中描绘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对青春、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之情。 《疏影》一篇,笔法极为奇特,连续铺排五个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来比喻映衬梅花,从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遗貌取神”的笔法来又高出了一层。
上片写梅花形神兼美 。“苔枝缀玉”三句自成一段,它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树上缀满晶莹如玉的梅花,与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象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
讲的是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遇仙女的神话故事,见于曾慥《类说》所引《异人录》略谓:隋开皇年间,赵师雄调伍广东罗浮,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 ,与之对酌,又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剌嘈相顾 ,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
原来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绿衣童子大亮以后就化为梅树枝头的“翠禽”了 。作者用这个典故,入笔很俏,只用“ 翠禽 ”略略点出。读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缀玉”亦可描摹罗浮女神的风致情态 ,“枝上同宿”也是叙赵师雄的神仙奇遇。姜夔爱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云 :“谩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这个典故,使得梅花与罗浮神女融为一体,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层迷离惝恍的神秘色彩。
“客里”三句由“同宿”,转向孤独 ,于是引出第二个典故——诗人杜甫笔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诗,其首尾云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位佳人,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姜夔用来比喻梅花,以显示它的品性高洁,绝俗超尘,宁肯孤芳自赏而绝不同流合污。北宋词人曹组《蓦山溪》咏梅词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苏诗和杜诗的典故。诗词用典,都要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与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这个艺术形象之前,先写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带上了一种漂泊风尘的知遇情调,又写了“篱角黄昏”一句,这是与梅花非常相称的环境背景,透露了一点冷落与迟暮的感叹,显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
“昭君”至上片结句是词中重点,写梅花的灵魂。意谓:梅花原来是昭君的英魂所化,她不仅有绝代佳人之美容,而且更有始终荣辱于祖国的美好心灵。这几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构思,主要是参照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一去紫台 ”句,被姜夔加以想象,强调昭君 “但暗忆江南江北 ”,用思国怀乡把她的怨恨具体化了 ;“环佩空归”一句也得到了发挥,说昭君的月夜归魂“化作此花幽独”,化为了幽独的梅花 。为昭君的魂灵找到了归宿,这对同情她的遭遇的人们是一种慰藉;同时,把她的哀怨身世赋予梅花,又给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风致。
换头三句推开一笔 ,说明梅花不仅有美的容貌,美的灵魂 ,而且还有美的行为——美化和妆扮妇女。
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 。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 。《 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 ,竞效之 ,今‘梅花妆’是也。”“犹记深宫旧事”一句绾合两个典故,王昭君入宫久不见幸,积悲怨,乃请行,远嫁匈奴,也是“深宫旧事” ,“犹记”二字一转,就引出“梅花妆”的故事来了 。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写出了公主的娇憨之态,也写出了梅花随风飘落时的轻盈的样子 。这个典故带来了一股活泼松快的情调,使全词的气氛得到了一点调剂。
最后一个典故是汉武帝“金屋藏娇”事 ,《汉武故事》载 ,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 ,当作金屋贮之也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这三句由梅花的飘落引起了惜花的心情,进而联想到护花的措施。这与上片“昭君”等句遥相绾合 ,是全词的题旨所在。“莫似春风,不管盈盈”,直是殷切的呼唤 ,“早与安排金屋”,更是热切的希望。可是到头来,“还教一片随波去” ,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无护花之力,梅花终于又一次凋零了。
五个典故,五位女性,包括了历史人物、传奇神话、文学形象;她们的身分地位各有不同 ,有神灵、有鬼魂,有富贵、有寒素,有得宠、有失意;在叙述描写上也有繁有简、有重点有映带,而其间的衔接与转换更是紧密而贴切。
“却又怨 、玉龙哀曲”,可以看作是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玉龙即玉笛。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哀曲”当是《梅花落》那支古代曲子。这是从音乐这一侧面来申明爱护梅花的重要性 。再有 ,这儿的“玉龙”是与前篇的“梅边吹笛”相呼应的,临近收拍,作者着力使《疏影》的结尾与《暗香》的开头相呼应,显然是为了形成一种前勾后连之势,以便让他所独创的这种“连环体”在结构上完整起来。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又从绘画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题 。《疏影》最后一句的“小窗横幅”应该是与《 暗香》的开头一句“旧时月色”相呼应的,那么 ,“小窗横幅”就既可解释为图画又可解释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纸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种“天然图画”,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表现了对美好事物应及时爱护的思想。
姜夔作《暗香》 、《疏影》词,的确是“自立新意”,新在何处?在于他完全打破了前人的传统写法,不再是单线的、平面的描摹刻画,而是摄取事物的神理创造出了多线条、多层次、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和性灵化 、人格化的艺术形象。作者调动众多素材,大量采用典故,有实有虚、有比喻有象征,进行纵横交错的描写;支撑起时间、空间的广阔范围,使过去和现在、此处和彼地能够灵活地 、跳跃地进行穿插;以咏物为线索,以抒情为核心,把写景、叙事、说理交织在一起,并且用颜色 、声音、动态作渲染描摹,并且多用领字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这样,姜夔就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传神写照。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朗读
()

猜你喜欢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
少食苦不足,一官聊自谋。
为生晚更拙,怀禄尚迟留。
黾勉讵有补,强颜包众羞。
谓我古人风,知君以相优。
()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

险阻蛟龙又则那,只缘有路接天河。少年谩动乘桴兴,中道俄闻曳杖歌。

司马壮游空岁月,杜陵归梦隔山河。凭君莫下穷途泪,何处深山无薜萝?

()

锡山诗社重南州,中有奇才秦少游。美价连城真赵璧,神光贯斗旧吴钩。

春风催起乘金榜,秋日相逢倒玉瓯。莫说明朝分手别,天涯独客正多愁。

()

君山苍苍矗林杪,万古蓉城为高表。大江横绝声喧豗,浮世纷纭几昏晓。

南崖地势抱灵秀,崧岳生申此生赵。孟鐈其名字鼎之,特号一山归兴杳。

()

雪后同云尽。遥村外、早霞一缕红晕。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

结茆恰傍阳坡,喜黄土、泥墙簇紧。有三两、溪友山翁,窄篱矮屋邻近。

()

想像编星拱紫微,龙蛇日暖动旌旗。恭维虹瑞生虞帝,远以鸾骖会宓妃。

云气先飞三足使,风纹不皱六铢衣。君王若问蟠桃木,溜雨霜皮几万围。

()
肚肠深,用白粘贼翳睛药,定沧海舶指南针。
出智门莲化,换人鼻孔。
握大慈苕箒,扫世烟尘。
忘忌讳,绝疏亲。
()
怀抱连宵得好开,莫愁波浪与尘埃。
中年已是难离别,此地何妨数往来。
送我扁舟宁作远,唤人归鸟苦相催。
邈然后会知何处,更欲临分把一杯。
()

在昔暇日,味存林岭。今我斯游,神怡心静。

()
小庵筑桐柏,宛在艮山位。
数峰直远目,一水绕石地。
门径连主山,松篁接空翠。
贵客下北阙,喜话卜邻计。
()

云轻柳弱。内家髻要新梳掠。生香真色人难学。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
朱唇浅破桃花萼。倚楼谁在阑干角。夜寒手冷罗衣薄。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

()

同是凤凰池上客,客中相送又重阳。疏星淡月觚桡梦,执手他乡话旧章。

()

门里桃花想去年。几回惆怅晚风前。余情难续云蓝袖,旧恨仍留唾碧衫。

双泪落,一灯悬。魂销只有梦相关。生平怕近楸纹局,才到中心不忍弹。

()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
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
探讨始河图,纷纶归海韵。
()

此是春秋据乱作,昇平太平视松竹。
何以功成文致之,携箫飞上羽 阁。

()

小筑閒庄枕水浔,绕墙种竹碧森森。乱红吹尽春无几,借看君家秋一林。

()
欲把枯肠尽底倾,出门不觉又叮咛。
劝君及早回头去,莫待春风柳眼青。
()

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
牵引。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

十年离乱谩思家,孤负东山几度花。白鹤有心恋华表,青猿无梦到天涯。

春风添种陶潜菊,暇日重评陆羽茶。甚欲从君赋招隐,小舟分钓柳边沙。

()

展卷拟曾到,柴门非一湾。
抱琴随白鹤,坐石看青山。
隐者有余乐,贵人无此閒。

()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
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

吹气如兰,其人似玉,岂知命比琉璃。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

秦楼一夕箫声断,怅香魂、化作云飞。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

()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
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
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
()

为客得从容,官清料复重。海崖归有业,天目近何峰。

是处通春棹,无村不夜舂。马卿夸贵达,还说返临邛。

()

零露靡百草,素节渐为霜。宛宛月中桂,孤高徒自芳。

上枝荫琼宇,下枝神鹊翔。吴刚小儿辈,持斧莫轻戕。

()
好贤元不减缁衣,客到公家如所归。
二浙声名三鹗荐,四山风物一翚飞。
桑榆冉冉身先蜕,兰玉森森家正肥。
人有百身宁可赎,发棠谁复济齐饥。
()

今年植菊良寡谋,丛萎满望如田畴。
黄深白浅欠旌别,未表劲净专高秋。
初移风雨连朝恶,才到暄晴骤开却。

()
功名良苦赋归欤,两鬓霜花百念枯。
钟鼎楼台浑一梦,数间茅屋亦浮屠。
()
春雨过春城,春庭春草生。
春闺动春思,春树叫春莺。
()
魔急。
魔怎乱修仙客。
修仙客。
谈玄妙,男远隔。
()
阳林日暖雪全销,阴迳琼瑶尚寸高。
半疋斜铺白花锦,倩谁裁作水霜袍。
()

旧说岷峨地,今观保障图。烟云开剑阁,花柳满城都。

宫殿规模壮,山川气象殊。军州馀五十,德教越边隅。

()

日月真萍梗,乾坤任酒卮。独行身外计,苦思鬓间知。

得路车惊辙,争栖鸟剩枝。小儿能学语,不遣诵吾诗。

()

残灯欲剔倩谁人,病势安危付鬼神。清梦缘何不见谅,适来欢笑独相亲。

()
世间好事。
恰恁厮当对。
乍夜永,凉天气。
雨稀帘外滴,香篆盘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