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宋代。石孝友。风猎乱香如扫。又是粉梅开了。庭户锁残寒,梦断池塘春草。情悄。情悄。帘外数声啼鸟。
《如梦令》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石孝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猎乱香如扫。
又是粉梅开了。
庭户锁残寒,
梦断池塘春草。
情悄。情悄。
帘外数声啼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天景象。风吹乱了花香,仿佛一场扫荡。梅花又一次绽放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庭院的大门紧闭,封锁着残余的寒冷。诗人的梦境已经破碎,池塘边的春草也不再是他曾经的梦境。情感沉寂,无声无息。帘外传来几声啼鸟。
赏析:
《如梦令》以简洁、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寒冷与孤寂。诗中的景象和情感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梦境和失去情感的感伤之情。
首先,诗中的风猎乱香如扫,形容风吹得花香四散飘飞,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这种凌乱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与失落。
其次,诗中的又是粉梅开了,描绘了粉梅再次绽放的景象。这里的粉梅可以被视为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的象征,但与此同时,诗人也意识到春天的到来并不能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和失落。
接着,诗中庭户锁残寒一句,描述了庭院门户紧闭,封锁住了残存的寒冷。这里的庭院可以被视为诗人内心的世界,门户紧闭象征他对外界的封闭和隔绝,而残寒则代表着他内心的冷淡和孤寂。
然后,诗中的梦断池塘春草,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和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池塘春草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但对诗人来说,这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光的终结和破碎的梦。
最后,诗中的情悄,情悄,帘外数声啼鸟,以重复的形式表达了情感的沉寂和无言。帘外的啼鸟声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色彩,但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沉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天景象,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逝去梦境和失去情感的感伤之情,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石孝友。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山庄独居。明代。于慎行。岂无山水慕,只是旧游孤。陇上遭田父,垆边问酒徒。颓年资药饵,野性适江湖。回首鹓行地,春风满鹧鸪。
王际明以藤枕见贻拈韵答之和坡翁琴枕。明代。李之世。七尺匡床置草屋,展开冰簟蕲州竹。副以万州细藤枕,一生閒具亦云足。朝来解带倦将迎,重衫脱下汗如漉。凭君相引入华胥,钧天一鼓双门曲。
夜读。清代。夏伊兰。展卷坐深宵,竹阴趁清暇。引人书味长,佳境如啖蔗。女伴幸不来,憧扰片时谢。罗纨向夕挥,放我凉风借。妙理耐钻研,闺房当书舍。创获珍珠船,宝贵真无价。蛩吟豆花篱,萤堕蔷薇架。月解窥读来,玲珑穿树罅。
独立。宋代。陈与义。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乳燕飞。宋代。徐经孙。一雨炎□洗。似天知、溪山佳处,玳筵珠履。六十年前今朝庆,门左桑弧蓬矢。也似恁、郁葱佳气。绿鬓童颜春未老,问寿星、模样君真是。新甲子,从头起。应门有子能承志。总人间、皱眉底事,不关君耳。看不日孙枝毓秀,衮衮教人满意。更又报、门阑多喜。饱受人生真富贵,便蟠桃、三熟堪弹指。知几个,千秋岁。
和微之宴张大夫家园。宋代。韩维。郎官高会一时贤,胜践幽栖近接联。敢论怀黄夸故国,聊欣垂白上华筵。同心况是论交旧,二首何疑贵老年。东里作诗成故事,明珠当尽落吾前。
次韵杜安行见寄六首。宋代。郭印。蜗居营盖了,一色草茅新。庭砌才容马,斋房可授宾。竹轩聊寄傲,蔬圃未全贫。邻舍逢知己,过从岂厌频。
用常甫元韵寄彭泽曾移忠。宋代。孔平仲。清秋古邑气象开,健令曳组从南来。渊明已往狄公死,继有贤者荒山隈。九江安流息骇浪,百里和气迎新雷。积年逋事一朝决,落笔翩翩何快哉。幽潜曲折皆照见,正以宝鉴悬高台。古称岂弟民父母,君视百姓犹婴孩。近来俗吏狃文法,往往习尚以利回。惟君用心知自性,造次所发皆矜哀。政成讼简当暇日,间或吟诗持酒杯。言辞泠泠韵不俗,识子眉宇无纤埃。长篇示我已踰月,诗债甚久烦君催。我如荒田废耕垦,嘉谷不植岁且灾。为君游顽揠枯槁,满把所收惟草莱。金山万丈绝梯级,手聚沙砾空成堆。龙鳞难攀徒自苦,狗尾强续良可咍。想君风采方引领,忽见溯浪停高桅。迎门倒履喜如沃,相与一笑倾新醅。曹亭孤峙眺回远,杖策共寻幽磴苔。诸峰积雪倚天白,此处酬唱须清才。老鸡爪嘴未易犯,敛翅避子甘低徊。
送客入延绥。唐代。王铎。秦山东接太行山,山外黄河天际还。绿树连云看不尽,雁声飞过玉门关。
山中喜静和子见访。唐代。施肩吾。绝壁深溪无四邻,每逢猿鹤即相亲。小奴惊出垂藤下,山犬今朝吠一人。
代人上叔母张氏生辰三首。宋代。仲并。云汉良辰近,秋风一叶初。祥光连户牖,喜色动门闾。苹藻仪无间,芝兰庆有余。仁人宜上寿,不必问瀛居。
七娘子。清代。顾贞观。小屏风上山无数。就中只问西江路。指点孤舟,水村烟渡。还愁梦里行来误。一程程递相思铺。一更更漏离魂鼓。说向天涯,今宵最苦。怕伊憔悴还休诉。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柏。唐代。李德裕。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
踏莎行。元代。张雨。玉镜台前,看花如雾。交柯接叶纷无数。春寒约住柳丝圈,月明染下方诸露。庐阜神游,湘皋微步。玉奴老去羞樊素。韩郎解比影娥池,倩谁摘出香奁句。
席上答微之。唐代。白居易。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勿言一水隔,便与千里同。富贵无人劝君酒,今宵为我尽杯中。
留春令·画屏天畔。宋代。晏几道。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清明道中。宋代。陈炜。骢马行行过近畿,家家坟上纸钱飞。七千里外楸梧老,立断东风泪满衣。
答中道小疾见寄。宋代。梅尧臣。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吉祥寺。元代。吴莱。一昔逢寒食,行吟采物华。风生敲槛竹,雨湿堕船花。曲坞青龙树,长滩白鹭沙。回看江上水,直去到吾家。
蝶恋花 黄葵。清代。顾太清。小院钩帘人睡醒。曲角栏干,移过重重影。似水天光云叶净。微凉略觉风儿劲。不卷轻罗花态胜。慢卷轻罗,一片斜阳冷。浅淡衣裳妆束靓。比肩惟许芙蓉并。
包孝肃。明代。何转书。江流如箭逼城隅,中有神皋在奥区。畴昔庙廊推待制,至今河岳祀龙图。平生色笑曾谁假,七十冰霜本自孤。稍喜参知赵清献,独同皇路久驰驱。
渔家傲。元代。许有孚。云外宾鸿声渐杳。羁人听罢如尝蓼。我对清尊时复倒。风露早。黄鸡果是能催晓。莲褪残红凉乍到。水天一色供游眺。短笛悲秋知音少。吹别调。新翻商意渔家傲。
避暑图。元代。黄溍。一丘一壑古遗民,十里清风不属人。閒对青山挥白羽,世间何物是红尘。
清平乐。宋代。王炎。儿曹耳语。借问何处去。家在翠微深处住。生计一犁春雨。客中且恁浮游。莫将事挂心头。纵使人生满百,算来更几春秋。
书。宋代。丁谓。始向龟图妙,爰从鸟迹成。偃波如制妙,例薤更难精。蔡表崩云重,曹章缀露轻。忆曾思刻玉,琼简镂金英。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贵妃阁。宋代。洪咨夔。鳷鹊雪残笼霁景,鵁鶄波暖飏纹漪。宫中不用催行乐,草木群生各自熙。
夜归。元代。黄溍。空山四寥寥,落日翳榛楚。蜿蜒草中径,蹑屩度寒雨。楠杉窈深黑,忽忽疑休虎。林穷涧水明,稍听归人语。
早朝。宋代。郑獬。花鬣斑虬驾早朝,玉栏宫殿压云涛。九州画地中原壮,万象横天紫极高。日月辉明留阙角,龙蛇蟠结动旌旄。群仙遥望蓬莱拜,五色非烟绕赭袍。
答赵景猷。魏晋。曹摅。素秋授终。玄节敬御。逝将离征。我整我车。命彼仆夫。驾言北徂。告别津裔。执手歧路。泛舟中流。□□载遡。临河难逝。眷眷长顾
从军行三首 其三。唐代。李约。候火起雕城,尘沙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霜落滹沱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说添兵。
送盛秋亭兼柬吴克温。明代。靳贵。趋庭有梦天应觉,故遣东风送画船。冗我尚逋端友咏,祝君频寄惠山泉。松窗滴露临苏帖,月榭分光校楚编。间过义兴吴季子,相思烦为道悬悬。
柘溪道中。宋代。释文珦。荒烟迷小市,细雨隔遥津。麦浪农畴晚,桐花客路春。几番时序换,两鬓雪霜新。唯有溪边鹭,相看似故人。
曾吏部。清代。钱澄之。临川昔多英,哲人迈时辈。自挺冰雪操,不受床前诲。毁室祭义旗,师少战士倍。所悲国事非,宁惜身家碎!天运一朝回,日月还昭代。志士睹中兴,斯人独不逮!畴昔关弓仇,至今抚膺悔!来往公旧居,榛墟生感慨!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
紫河车,乘赤凤,入琼楼。谓之玉汞,与铅与土正相投。五气三花聚顶,吹着自然真火,炼得似红榴。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水调歌头(赠九霞子鞠九思)。宋代。陈楠。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紫河车,乘赤凤,入琼楼。谓之玉汞,与铅与土正相投。五气三花聚顶,吹着自然真火,炼得似红榴。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读书 其一。清代。蒋湘南。浮志维利名,灵源浚经策。转此径寸珠,照活千秋魄。生龙怒天风,咽凤翔地脉。掩卷聆古音,都如远行客。客去精光蟠,渴虹烛霄白。蠹鱼夜窥人,一笑敛仙格。
次韵斯远别后见寄六言四首。宋代。赵蕃。学道了无得处,空云孟子鲁论。为文老益退步,怀哉赋鵩招魂。
题读书秋树根图。清代。周之瑛。微霜下木末,丹黄变庭绿。翻风飒高寒,清籁散岩壑。中有幽居人,旷焉绝尘俗。把卷坐林根,忘形静耽读。兀兀千古心,烂烂双电目。道妙一以探,神理早涵蓄。茂先三十车,金楼八万轴。秘之生蠹鱼,曷若贮诸腹。用舍得自然,纵横洵是乐。先生黄门裔,书仓有旧筑。车箭与南金,世誉仍相属。稽古继前荣,好学真为福。
枕上。宋代。郑刚中。三面屏围屈曲山,篆炉灰冷柏无烟。霜钟不管春阴薄,声到寒窗客梦边。
柳。唐代。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花。唐代。薛能。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发自谁家树,飞来独院春。朝容萦断砌,晴影过诸邻。乱掩宫中蝶,繁冲陌上人。随波应到海,沾雨或依尘。会向慈恩日,轻轻对此身。
寿阳曲·远浦帆归。元代。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奉酬臞菴李侍郎。宋代。白玉蟾。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吹香弄粉些。淡淡着烟浓着月,深深笼水浅笼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