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次韵李次山提举渔社词)

霜天晓角(次韵李次山提举渔社词)朗读
渔舟簇簇
西塞山前宿
流水落红香远,春江涨、葡萄绿。
蕲竹。
奏新曲。
惊回幽梦独
却把渔竿远去,骑鲸背、钓璜玉。

《霜天晓角(次韵李次山提举渔社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冠卿。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舟簇簇,西塞山前宿。
在西塞山前,渔舟密集停泊,作者可能在此处过夜。

流水落红香远,春江涨、葡萄绿。
流水中飘落着红色的花瓣,远远传来花的香气,春江涨潮,葡萄变得绿意盎然。这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

蕲竹,奏新曲。惊回幽梦独。
蕲竹是指一种高大的竹子,这里比喻作者的琴声。作者弹奏着新的曲子,使得幽梦中的人惊醒,唯有作者独自在弹奏。

却把渔竿远去,骑鲸背、钓璜玉。
作者却放下渔竿,远离渔舟,选择骑在鲸鱼背上,使用玉璜来垂钓。这里通过转喻,表达出作者离开渔舟,追求更高远的境界和艺术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离去,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以及追求高远境界的追求。同时,通过渔舟和渔竿的对比,反映了作者选择离开平凡安逸的生活,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整首诗词以流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鲜活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杨冠卿朗读
()

猜你喜欢

欲写乡书寄故园,行人已远意空存。举头却见南来雁,个个随春度塞门。

()

佳节喜逢长久日,魏文帝《与钟繇书》曰:“九月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惟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淳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翩翩凫_朋来。霜清天宇绝纤埃。老杜《九日》诗云:“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遥怜巴岭月,严武有《九日巴岭答杜二见忆》诗云:“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拟上曲江台。老杜有《九日曲江》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怀县从容留客宴,见老杜《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追欢正好传杯。使君归骑莫相催。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开。

()
过尽长滩唤帆,舟人取火上高岩。
已携败絮来投宿,记有珍茶旋启缄。
忽忆住时同短{左舟右定},要须于此办和鑱。
可怜一夜梅花雨,点滴犹随舳尾衔。
()

匡庐万仞高,松声千里涛。竹影空中啸,危楼云半帱。

消沮终入室,契阔莫相遭。明明知是湩,绝哺又长号。

()

生憎丹粉累幽姿,故着轻煤写瘦枝。
还似故园江上影,半笼烟月在疏篱。

()
有美有兮古锦官,落花芳草几凭栏。
纷纷世故肱三折,忽忽年华指一弹。
诗到考槃须熟讲,易於未济莫轻看。
门前尺雪青灯夜,尚欲从公扣两端。
()
要入此门,初无方便。
须是诸人,脚尖具眼。
苟或未然,客情步步随人转。
()
花开风雨后,忍病欲消磨。
未是疏狂极,其如困顿何。
梁间新燕乱,天外去鸿多。
总是灰心事,冥焉昼午过。
()
一雨山如沐,垂藤覆深屋。
不见踏花人,窗外生新绿。
()
大都春色三分耳,能得眉头几度开。
见说东家酒初熟,不论今雨也须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