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叶。宋代。袁去华。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挂晚景、寒林数幅。对冰盘莹玉。印枕娇红透肉。眼偷垂、睡犹未足。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诗词:《金蕉叶》
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
对冰盘莹玉。印枕娇红透肉。
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中文译文:
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
夕阳映照下,庭院和翠梧树投下浓绿的阴影。
挂晚景、寒林数幅。
夜幕降临,寒冷的林木在霓虹灯光下显现出几幅景色。
对冰盘莹玉。印枕娇红透肉。
面对着冰冷的纱帐,宛如晶莹剔透的玉盘。枕头上留下了娇艳欲滴的红唇印记。
眼偷垂、睡犹未足。
眼睛偷偷低垂,仍未满足地继续入睡。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轻轻试探着手指,戏水的清泉在手中玩耍。观赏着风吹动庭院的竹子。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宋代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下庭院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翠梧树的绿影在庭院中投下,与夕阳的余晖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夜幕降临后的景色,寒冷的林木在城市的霓虹灯光下显得更加冷冽。这种对比描写,表达了城市夜晚的寂静和冷漠。
诗中的冰盘、纱帐、枕头等细节描写,通过触觉和视觉的感受,增加了诗词的层次和韵味。纱帐如同冰盘一般冰冷,而枕头上的红唇印记则暗示着柔情和温暖。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的视觉和触觉体验。眼睛低垂,试图进入梦乡,但仍未能满足地继续醒着。诗人通过试纤手戏水的描写,表达了对清泉的亲近和对自然的喜爱。同时,诗人观赏风吹动庭院竹子的景象,展现出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词在情感和意境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示了宋代诗人袁去华独特的艺术才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袁去华。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述怀五十三首 其二十四。明代。周是修。十载长安路,始出咸阳关。倦行吊今古,落日北邙山。山上何所有,万冢榛芜间。强半金井塌,朽骨露斑斑。人语狐兔走,烟景莽愁颜。多少英雄人,弃世不复还。贵贱共无主,叹息未应閒。
百四从妹挽词。宋代。楼钥。姊妹二十四,凋零余二人。他乡忽传讣,老子倍伤神。已叹嫠居久,何堪逆境频。佳城千里外,西望泪沾巾。
送刘克昌文显二首。宋代。赵蕃。驿使相看合寄梅,日边消息几时回。平生所积故已厚,九万不须风更培。
为伯卿题山水障子 其一。清代。朱景英。泉细静相求,山深静已古。真性得峥泓,幽人静无语。
福山寺。宋代。傅翼。隐隐晴空露翠微,也知深处有禅扉。几回待入烟霞去,只恐烟霞不放归。
寓言十首 其一。元代。胡奎。客从海上来,探彼明月珠。下沈无底谷,不惜千金躯。得之骊龙颔,行险何其愚。君子保明哲,荣名安可趋。求鱼不投饵,待兔当守株。
享太庙乐章。长发舞。唐代。魏徵。濬哲惟唐,长发其祥。帝命斯祐,王业克昌。配天载德,就日重光。本枝百代,申锡无疆。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六。南北朝。庾信。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下邳黄石公。宋代。苏辙。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京师八景 其一 居庸叠翠。明代。杨荣。群山耸列势峥嵘,日照峰峦积翠明。高出烟霞通绝塞,低回城阙拥神京。休论函谷双崖险,绝胜匡庐九叠横。扈从常时经此处,坐看天际白云生。
和送春四首。宋代。廖行之。潇湘江上送春归,酒榼何人共我携。不是吾侬怨春别,明朝车马各东西。
寄董子元。明代。黎民表。江都千载后,槐里复名家。日下无荀鹤,人中识孟嘉。封书寄萝薜,投赠比疏麻。泖渎烽烟异,罗浮道路赊。玄珠君自抱,青鬓我将华。落月空馀梦,寒梅未有花。因风询良觌,何处上仙槎。
题太白五松书堂。宋代。林桷。千载名山乐有余,功名常愧十年书。英风凛凛无今古,醉草明光一梦如。
谒和靖先生墓借斗山韵。宋代。杨公远。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只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惜别词端孝思同赋 其一。明代。刘炳。玳瑁筵前海榴树,歌舞翻成离别处。花间藏却珊瑚鞭,手挽郎衫怕郎去。
喜德甫彦文至。宋代。韦骧。昏昏山雨锁春晖,褊邑萧条客至稀。怜子远来求所益,愧予无术慰焉依。文章未易论高出,行谊当须及庶几。幽阁群书足游意,圣贤虽邈欲谁归。
联句。明代。殷奎。雨晴苔径滑如饴,乌帽檐斜屐齿危。一鸟不鸣秋树暗,数峰如立晚云奇。道傍野老邀相饮,坐上乡人别有期。泉石也须还我辈,丁宁猿鹤莫深疑。
苏幕遮。清代。王时翔。不须留,侬去罢。才转身时,又作愁人话。肠断春风杨柳下。落日看看,早月儿来也。两眉低,双袖把。直恁情多,怎忍轻抛舍。一笑重回离恨卸。并坐红窗,且再过今夜。
一翦梅。唐代。无名氏。恨入椒觞暖未拈。春葱微蘸,谁是纤纤。别来愁夜不胜长,明日从教一线添。夜久寒深睡未忺。旧愁新恨,占断眉尖。一钩斜月却知人。直到天明,不下疏帘。
宗人缄见过。宋代。宋庠。慈恩题墨七彫年,霰雪相逢倦客天。男子诣曹羞会课,秃瓮无版欲归田。爻占后笑馀艰象,书入穷愁有剩篇。闻道汉家求失职,可能梁甲信灰然。
长春花。宋代。释德洪。人间花亦有仙骨,卯酉发妆呼不醒。醉里那知更岁月,韵高班草卧空庭。
和阳。南北朝。张正见。玄泉开隧道,白日照佳城。一朝嗟此路,千载几伤情。秋气悲松色,凄风咽挽声。归云向谷晚,还柳背山轻。唯当三五夜,垄月暂时明。
高枕。宋代。陆游。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偶亡塞马宁非福?太察渊鱼恐不祥。每与诸儿论今古,常思百世业耕桑。危机正在黄金印,笑杀初心缪激昂。
邓纯彦家兰盛开见借一本 其四。宋代。李纲。纤纤碧叶浅黄花,暗淡香飘物外家。培壅莫教摧露下,春风岁岁长灵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