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拍。宋代。陆游。骑鲸云路倒景。醉面风吹醒。笑把浮丘袂,寥然非复尘境。震泽秋万顷。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湘妃睡起,鬟倾钗坠慵整。临江舞处,零乱塞鸿清影。河汉横斜夜漏永。人静。吹箫同过缑岭。
《隔浦莲近拍》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骑鲸云路倒景。
醉面风吹醒。
笑把浮丘袂,
寥然非复尘境。
震泽秋万顷。
烟霏散,水面飞金镜。
露华冷。
湘妃睡起,鬟倾钗坠慵整。
临江舞处,零乱塞鸿清影。
河汉横斜夜漏永。
人静。
吹箫同过缑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江湖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感悟。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骑鲸云路倒景”,以奇特的景象描绘,展示了作者的遐想之情。接着,“醉面风吹醒”,形象地描述了自然力量的唤醒,使人从醉梦中清醒过来。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观的醒目和震撼,也可以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觉醒和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笑把浮丘袂,寥然非复尘境。震泽秋万顷。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湖泊秋水的美景,以及水面上金色的倒影,展示出秋天的宁静和凉爽。这里的景象和意象呈现出一种静谧和超越尘俗的意境。
接下来,“湘妃睡起,鬟倾钗坠慵整。临江舞处,零乱塞鸿清影。”描述了湘江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湘妃起床准备的场景,以及飞舞的鸿雁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繁华的感觉。这里的景色和情感相互交织,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最后,“河汉横斜夜漏永。人静。吹箫同过缑岭。”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人们静静地依偎在一起,吹箫共度时光,这里既有对友情的描绘,也有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在表面的美景之下,诗人透过景象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人情的深沉,给人以深思和共鸣。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象,凸显了陆游的情感和洞察力,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唐代。白居易。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宋代。司马光。雪霜衰鬓拔还生,桃李新园长未成。五十尚能胜六十,今年又减去年情。
寿石制军 其三。明代。岑徵。枌榆系籍盛朱轮,三锡殊方秉大钧。万里东南分节制,两年山海静烟尘。鸣条风歛秋雷薄,触石云生化雨新。南极近临牛女次,青天遥望紫微辰。
题徐俞山居。唐代。牟融。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岚锁岩扉清昼暝,云归松壑翠阴寒。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
题米元晖云山万里图为倪郎中赋。元代。刘崧。远山如眉,近山如茨。洲渚盘互,林木纷披。云浓浓以凝宇,烟淡淡而凌陂。望佳人兮极浦,伤暮春其多离。意怫郁以终夕,心低回而独悲。瞻彼长江兮浩浩其驰,我无舟楫兮将安所施。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宋代。苏轼。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开门不见人与牛,(言有诗见寄,云林下闲看水牯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浮邱八景 其四 大雅堂。明代。梁柱臣。词臣高唱柏梁台,为采风谣海上来。载酒名山开雅社,赋成谁不羡仙才。
王丽竹别号。明代。张天赋。天易象苍筤,卫诗咏淇澳。矫矫龙凤姿,清标脱尘俗。长稍拂青云,疏枝筛白玉。劲节凌秋霜,雄风震空谷。夜气满山隈,看看生意足。平地一声雷,头角崭崭绿。
和人闻角 其一。宋代。黄裳。胡笳羌笛此声同,一曲梅花万感浓。吹转满城蝴蝶梦,利名心动五更钟。
菩萨蛮(秋老江行)。宋代。赵长卿。炊烟一点孤村迥。娇云敛尽天容净。雁字忽横秋。秋江泻客愁。银钩空寄恨。恨满凭谁问。袖手立西风。舟行秋色中。
送慧上人之九顿岭 其二 送杜九皋之金华。元代。刘崧。公子华年思远征,浙山千里入脩程。筵开候馆林花落,柂转官河春水生。健马长风朝挟箭,惊鸿凉月夜鸣筝。旧游寂寞筠阳道,芳草离离寄远情。
铃斋。宋代。冯时行。乱离固多事,贤哲有要领。一切本仁义,条教日月炳。邦民用不犯,闭阁自非省。犹能肖盖公,使我醉清净。春风花满门,午梦日转影。先已戒铃下,吏至无辄请。
憩舍北大树下。清代。黄锡朋。重阴隔朝暾,暑气始澄廓。柯叶相低昂,回飙散林薄。兹情与之远,罕滞从所托。贫家废营构,安有台沼乐。求之虚寂中,意造足丘壑。天高渊则深,攸往见飞跃。尘壒纷目前,形迹久可略。
入关言怀。唐代。黄滔。背将踪迹向京师,出在先春入后时。落日灞桥飞雪里,已闻南院有看期。
探春令 迎春。明代。高濂。和风咋夜报窗前,道东君来也。洒繁枝、翠羽黄金屑。又喜是、春回节。些小芳心先引惹。占东风台榭。看从今撩乱,千红万紫,都为伊漏泄。
溪泉命客。宋代。徐鹿卿。湛泉泉水镜样明,清溪溪水玉似清。是中风物俱可人,一尘不到世累轻。诗家者流修水裔,笔头春工不择地。川君水灵圣得知,争遣酒兵互招致。泉声似喜嘉客到,㶁㶁琴鸣徐弄操。两榕伛偻巧逢迎,万竹敲铿当呵导。清溪忽走间使来,言传号涣驱风雷。鼻祖校文游览旧,对垒者谁人姓柳。百年遗事傥可徵,今夕寻盟一杯酒。客闻斯言但唯唯,熊掌固奇鱼亦美。赏心乐事古难并,到此如何决行止。凭栏会意梦非梦,止者静兮流者动。嗟嗟此水真吾师,去流皆可随所之。挥手谢泉归路晚,风雨潇潇溪上馆。明朝收拾入新诗,两处溪泉皆意满。
郡中次友人韵。明代。陈镒。茂宰远见招,偶此到公府。留连日复日,及兹已徂暑。子乃自远回,衣湿冒风雨。如何父母邦,栖栖若行旅。赖有同心朋,尊酒忘宾主。谓言丧乱馀,一饭皆天与。我亦念前冬,登山听鼙鼓。然火中夜行,子实同此苦。虎口幸脱生,佚老还可许。且当浩浩歌,无为踏瓮舞。
送衣石师下山 其三。清代。成鹫。何物相随药一笼,杖头明月与清风。老师未得全收拾,留半山僧住此中。
木兰花慢(虎丘陪仓幕游·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宋代。吴文英。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销,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开尊。重吊吴魂。岚翠冷、洗微醺。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追和元马伯常学士无题韵四首 其二。明代。边贡。微微碧草亦生光,金屋何知夜自香。一遣浓春閒蝶粉,几看新月上鸦黄。箫疑云外过王子,佩似风前著女郎。欲理残机多少恨,先愁寒到寄衣裳。
杂兴十二首。元代。方回。请托或有求,攀附谓可羡。不羡复不求,贵公何必见。耻折元亮腰,免向宣明面。江淹所赋恨,未必识冯衍。甘作岂天谴。
守一卷头。元代。张弘范。世事翻腾尽万般,一心长拟泰山安。酒壶书卷林泉意,更要诗人仔细看。
奉和大人送行韵上呈 其一。明代。罗钦顺。可人秋月满楼光,明发谁教促去装。清梦尚随灵寿杖,兼金难觅返魂香。前周后鲁知何日,北斗南箕各一方。惟有训辞长在目,要看千里作寻常。
三闾庙。唐代。汪遵。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钟(一作宋之问诗)。唐代。李峤。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和人双柏。宋代。王令。一时封植由谁力,万古樵莱偶自全。不惜以材同失地,好留更老共支天。人疑久有神灵守,客爱生无雨露偏。为语长松号孤劲,得秦封爵果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