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峰(端午)。宋代。曹勋。五云开,过夜来、初收几阵梅雨。画罗携芳扇,正喜逢重午。角黍星团,巧萦臂、龙纹轻缕。细祝降福天中,列箫韶歌舞。薰风凉殿开处。称绡裙雾縠,莲步俦侣。翠铺交枝艾,便手香微度。菖丝浮玉,向台榭、留连欢聚。笑语。自有冰姿消烦暑。
诗词《夏云峰(端午)》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作者曹勋描述了当天夏天的云峰,繁华的景象和欢乐的氛围,展现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的喜悦和放松的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云开,过夜来、初收几阵梅雨。
五云竟开,整夜的梅雨刚刚收束。
画罗携芳扇,正喜逢重午。
妆饰华美,手持芳扇,正逢午时,喜乐之情溢于言表。
角黍星团,巧萦臂、龙纹轻缕。
篮黍的星星饰扣,巧妙地装饰着袖带,像龙纹一样轻盈。
细祝降福天中,列箫韶歌舞。
细心机巧地朝天祝福,排列着竹箫的音乐和舞蹈。
薰风凉殿开处。
凉爽的微风吹开殿门。
称绡裙雾縠,莲步俦侣。
女子穿着轻细的丝绸裙子,行走如莲一般轻盈,与伴侣相偕行走。
翠铺交枝艾,便手香微度。
碧色的铺盖上交织着艾草和树枝,手中的香熏弥漫。
菖丝浮玉,向台榭、留连欢聚。
艳红的菖蒲花飘浮在水面上,向着亭台榭阁,留连着欢聚的人们。
笑语。自有冰姿消烦暑。
欢笑声传出,人们冰镇的姿态消散了夏日的燥热。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端午节的场景,整体气氛欢乐愉快。诗人通过形容云峰、梅雨和各种喜庆的装饰,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繁华热闹的节日氛围中。人们穿着美丽的服饰,行走在风凉的殿堂里,欢聚在一起,品味着端午节的快乐。诗词中交织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喜庆氛围,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给人一种愉悦和欣喜的感觉。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遂与南湖游,虚襟涤烦燠。
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细流信不让,动物欣所蓄。
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峭蒨瞩仙岭,超遥随明牧。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此时公权领湖州。唐代。皎然。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遂与南湖游,虚襟涤烦燠。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细流信不让,动物欣所蓄。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峭蒨瞩仙岭,超遥随明牧。知公爱澄清,波静气亦肃。已见横流极,况闻长鲸戮。中洲暂采蘋,南郡思剖竹。向夕分好风,飘然送归舳。
临高台。宋代。沈濬。上台意悲伤,下台梦颠倒。不缘台高下,心肠自草草。台下东西水,水绕南北道。一水一重山,红颜望中老。
南乡子。清代。顾贞立。粟粒不须赊。万斛千钟敢自夸。夜落金钱铺满地,豪华。分付双鬟莫扫他。衰柳晚归鸦。曲曲阑干淡淡花。为怯西风深护好,轻纱。移过炉香供著他。
满江红。清代。吴藻。丛桂迟开,又扫尽、满庭黄雪。罗衾卷、好秋难卧,凉宵翻热。把酒欲拚长夜饮,题糕又负重阳节。下晶帘、不许月窥人,人窥月。霜未饱,枝头叶。香正暖,花间蝶。记旧游如梦,梦中还说。春去横塘人事改,菱荒茂苑歌声歇。一年年、惟有寸心遥,云山叠。
蟹 其一。明代。徐渭。红绿楪文窑,姜橙捣末高。双螯交雪挺,百品失风骚。喂喜朝争谷,飕闻夜泣糟。大苏无缺事,只怪佞江瑶。
和从弟佑山家诗二首 其一。两汉。王褒。采药名山顶,时节无春冬。散云非一色,连岩异众峰。合沓似无径,间关定有踪。山窗临绝顶,檐溜俯危松。空林鸣暮雨,虚谷应朝钟。仙童时可遇,羽客屡相逢。若值韩众药,当御长房龙。
庚午九月廿五日梦中偶得。明代。孙一元。黄落献晚山,枫林有馀景。携鹤上渔舟,布袍弄江影。
信相院水月亭。宋代。李焘。水中之月不可取,收揽结成湖上亭。天光沉沉射虚白,夜色耿耿含空青。曷来穷冬所见异,但有破块黏枯萍。吾心皎洁竟何似,本自无物谁当铭。
泥菩萨。清代。缪徵甲。泥菩萨,何时灵。易欺者,昏夜之黑黑,难欺者,上天之青青。上天命尔镇一方,襆头象简何轩昂。尔须扶善锄豪强,莫贪豪强陈酒浆。
清平乐。元代。许有壬。赏梅观竹。不暇镵黄独。白玉吹香连碧玉。富杀山人林谷。几年行路艰难。眼明今日重看。便结岁寒心友,休教梦到槐安。
病衰。元代。丁鹤年。病骨秋增痛,衰容日减华。脸霞怜竹叶,鬓雪妒菱花。往事嗟何及,归程望转赊。少年歌舞地,此日属谁家。
鹦鹉。唐代。秦韬玉。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强分明。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辛卯元日三首。元代。方回。六十年前五岁儿,梦魂历历万艰危。数声春雨微中酒,绝好梅花大欠诗。老病自应无世味,退修焉用要人知。十兄弟行唯身在,未可全狂且半痴。
蜃楼歌。清代。成鹫。天空海阔波不兴,浴日浴月百宝生。海滨老人双眼明,昨宵仰见营室星。帝命海若修乾城,六丁六甲胥效灵。骑箕传说版筑鸣,吴刚伐柯声丁丁。扶桑若木为栋楹,龙宫珊瑚装画屏。天孙云锦交疏棂,空中楼阁随目成。千尺百尺通杳冥,瑶台璇室差可京。玉堂金马意所轻,便欲埃风予上征。排闼直入掉臂行,云霞接足飞腾腾。俛视下界如苍蝇,终朝仆仆昏不停。随人啄腐还吞腥,焉知大鱼化为鹏。六月一息九万程,何时与尔徙南溟。伫立久视中屏营,天门乍阖鸟西倾。繁华寂寞如转睛,重楼复道归太清。中星熠熠云英英,谛观乃是大蛤精。鼓吻吐气成幻形,老人自歌还自听。鼋鼍睡熟唤不醒,醒来但见桑田变沧海,高岸为谷深为陵。迷楼绮阁今何在,铜驼荆棘分纵横。乾城终古长如此,何须东海访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