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乐

杂曲歌辞·少年乐朗读

《少年乐》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探讨了少年时光的欢乐和豪情壮志。

诗词的中文译文:
芳草落花如锦地,
二十长游醉乡里。
红缨不重白马骄,
垂柳金丝香拂水。
吴娥未笑花不开,
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
夺得宝钗金翡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少年时代的快乐与豪情。起首的两句“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描绘了青春年少时绿草如茵、花开满地的美景,以及少年们陶醉于年轻活力之中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和自信。红缨是指官宦家族的荣耀,白马是指高贵英俊的形象。作者表示即便身负名门之姓,却并不看重威严声望,像垂柳那样以柔美馨香的力量来影响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描述了作者与吴娥之间的爱情故事。吴娥是指宛如吴王的美人,她的笑容能够让花朵绽放,她的青丝如同弯曲的兰云凝结成云团般绽放。

最后两句“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陆郎是指渔父,他倚酒迷离,一手牵着华美的罗袖,夺得了宝钗和金翡翠这两个象征美好爱情的宝物。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等手法,展现了李贺少年时代的快乐情感和豪情壮志。诗中运用各种形象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朗读
()

猜你喜欢

石屏溪上晚风柔,深念沉思註易楼。
好酒自能和性气,闲愁何必上眉头。
十风五雨天常顺,万绿一红春更留。
灶婢解炊新麦饭,提鱼仍就篆畦游。
()

双鹤冲天去不回,五云缭绕散花台。山中若见皇初起,为问留侯几度来。

()

行行将入郭,树下暂停鞭。远岫藏春雨,平田起暮烟。

无求安我拙,所到有人缘。莫笑游赀尽,看囊尚一钱。

()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

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名留汉关。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
门前。咫尺长安。但只恐纶音催禁班。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春光小,看庭闱岁岁,一笑梅间。

()
海岛丘刘谭马。
因师各弃荣华。
逍遥自在乐无涯。
休论高高下下。
()
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只空村。
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
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
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
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
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
点胸点肋独称尊,大口开张自矜伐。
都卢住世七旬馀,四十九年瓷忉怛。
()

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
官共狐裘三十年,纷纷南北笑莺迁。
未施云外射鵰手,且作山中骑虎仙。
()

园圃带城居,知君乐有馀。韭菘连疃绿,柿橘映窗虚。

自酿浇花酒,閒观种树书。如何车马客,忧患日相于。

()

义不为臣何地留,偶逢秦事未全酬。幸教东海容高士,绝胜西山指暴周。

()

岭南底处是端州,使君苦向个中游。黄茅千里烟岚晚,皂盖三年鬓发秋。

欻见崩松万壑底,遂闻埋玉九原头。不能执引远郊去,薤露蒿里令人愁。

()

娥眉遗冢草毵毵,尽日啼鹃亦太憨。怪底东京归未得,君王曾唱望江南。

()

不断蝉声,无拘蝶梦,相约看花韦杜。停车访、荒庄乔木,下马叩、芜围尺五。

对虚亭、半亩莲塘,似在野、遗贤幽居遐举。有列坐名嫒,初逢秀士,把钓三家儿女。

()

秋声入高梧,暝色上疏竹。
南山拢青螺,过已净如沐。
悠然孤飞云,窈窕转休麓。

()
看山朝不饭,画山夜不眠。
西蜀书生有此过传癖,呼镫索酒忘青年。
东吴朱家叔仲子,爱画更觉入骨髓。
清晨起来头不梳,快展溪藤泼秋水。
()

归蜀越关陇,栈阁危登天。适越河济隔,堰水丈尺间。

饥寒迫旦暮,舟车计茫然。东家有一叟,欲去初不言。

()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

大雅何寥寥,千载几绝笔。后来作者圣,间代亦辈出。

小枝何足言,纷纷比如栉。逮我治世音,昭然烂星日。

()

人生固有涯,胡为苦形役。晚岁赋归与,林间数椽屋。

紫芝晔春荣,白云满空谷。怡云更采芝,泮涣吾自足。

()

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
櫂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
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

()

江山黄落楚云寒,野老岩栖一坞宽。卖药长安不求识,如何飞墨下云端?

()
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
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
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
彼须匪所强,此售宁或求。
()

参军肯自笑苍颜,花趁篮舆簇玉盘。
賸取必知丛蝶恨,款行聊许路人看。
娟娟静静春情好,淡淡浓浓粧色残。

()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
旧业田荒百顷莱,眉头长与醉怀开。
春愁忍共金钗诀,夜禁偏嫌玉漏催。
聚散有情都是梦,古今无物不成灰。
何时再觅狭邪路,白骨谁非塌井苔。
()

宝树香云合,龙池绿水新。凉多今夏雨,僧少去年人。

一骑留京国,双鸿入塞尘。西天几万里,沙草阔无垠。

()

妙乐空传入太清,浊心尘耳不关情。而今静里耽玄思,学听流云作水声。

()

兽之穷,逼我墙,
韩卢走兔无窟藏。江麋假息尚扑朔,
穴鼠无技犹张皇。我{左饣右甘}岂不甘,

()

水为月之精,月乃天之镜。除却春夏节,惟秋得金令。

金水相生焉,光辉故井井。一年几中秋,达人所以兴。

()
施身空造作,欲求无上觉。
勤苦历僧祗,对面还失却。
()

钟阜白云边,桥陵锁暮烟。圣谟真远矣,王气故依然。

玉帛诸番会,金汤万世传。谁陈根本计,有力可回天。

()

黄山别去恨绵绵,华表重寻第几巅。
马迹苔肥连碧汉,龙潭水暖涨灵泉。
断无花逐桃溪外,别有春留药圃边。

()

潜沂入地中,谁识真源处。谢却桔槔劳,为霖天上去。

()
积雨空阶生绿衣,幽幽点点弄秋姿。
黄昏楼角看新月,还是去年牛女时。
()
金鼓轰轰百里声,绣旗宝马照川明。
王师仗义从天下,莫道南兵夜斫营。
()

画龙近代数云翁,下笔斯须变化同。漠漠天阴连海水,纷纷云气逐溪风。

偶看全体惊垂老,安得真形走画工。纨素萧条悬壁堵,不为霖雨梦高宗。

()
橘井苏仙宅,茶经陆羽泉。
万峰团雉堞,二水汇城輭。
()

问君那向城中住,赖有清风濯市尘。
门外数根杨柳树,细看别作一家春。

()

千仞壁立着银山,铁山对跂烟霭间。凭高一望朔云外,形胜岂企山海关。

汉祖平城轻冒顿,宋宗滦水酿完颜。职方版宇今全盛,北狄祈瞻供奉班。

()

白马饰朱愤,回鞭驻荜门。国风吴季札,家世赵平原。

斗饮投壶捷,停歌说剑喧。归途多绿草,默默望王孙。

()
肃肃路寐,相维明堂。
二信鉴止,三圣侑旁。
灵期诉后,祠节齐庄。
至诚闰贶,降福地疆。
()

奇缘水饮上池深,肺腑无劳按脉寻。垣一方人能洞见,不曾窥得李醯心。

()

瑶草攀春空,衣舄生轻霞。以我尘中目,瞻此天上花。

()

河水拍堤清且涟,堤联南陌与东阡。
浮家泛宅苕溪路,老却春光又一年。

()
()

平沙漠漠露皑皑,晓望青齐曙色开。泰岱千寻排汉入,河流一带自天来。

东周胜迹原非旧,北海遗踪半欲颓。见说尼山衣钵在,令人瞻对却徘徊。

()

痴雨歇檐滴,顽云开日华。穴垣惊暗笋,抢地惜幽花。

市隐静于野,客居閒似家。故园亦皆寓,心定自无哗。

()

西风吹暮雨。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蝉声带残暑。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故乡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
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离觞缓举。收玉箸,听金缕。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

欲雪浓云冻不收,凄寒偏著敝貂裘。客愁有许要排逐,岁事无多难挽留。

畴昔谩怀三径约,飘零聊用一樽酬。即看瑶草光风转,作意湖山汗漫游。

()

观海难为水,登山半是仙。未从赤松隐,来证白衣禅。

净土疑无地,层楼别有天。消愁一杯酒,归路夕阳边。

()

冶游已倦归何晚,残岁难留去太匆。知否家中人忆汝,一番儿女又青黄。

()

应天以实,已事而踆。
毡案朝帝,竹宫拜神。
灵光下烛,协气斯陈。

()

浮世蹉跎易白头,毋令旧约负沙鸥。蚤知裘剑归山好,不傍风尘作远游。

()
请托或有求,攀附谓可羡。
不羡复不求,贵公何必见。
耻折元亮腰,免向宣明面。
江淹所赋恨,未必识冯衍。
()

春中景物尚凄然,小立崇台古树边。
潮信不嫌城寂莫,山光似与客留连。
英雄马鬣无余地,气势龙蟠得几年。

()

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
竹窗松迳幽深处,只有黄花认着人。

()

远树拥川断,晴云抱日流。

()

嶰管声催。人报道〓嫦娥步月来。凤灯鸾炬,寒轻帘箔,光泛楼台。万年春未老,更帝乡日月蓬莱。从仙仗,看星河银界,锦绣天街。欢陪。千官万骑,九霄人在五云堆。紫袍光里,星球宛转,花影徘徊。未央宫漏永,散异香、龙阙崔嵬。翠与回。奏仙歌韶吹,宝殿尊罍。

()

玉阶初献九阍书,金虎遥分百里符。锦里春光归驷马,楚天明月迟双凫。

悬知范釜长如水,更愿刘鞭好用蒲。歧路相将情独结,吴钩欲解几踟蹰。

()

行过险栈出褒斜,出尽平川似到家。

万里客愁今日散,马前初见米囊花。

()

峨峨万岁山,翠色淩苍穹。下临太液池,上接广寒宫。

琪林炫晴旭,秀色何葱葱。翠华或临幸,万岁乐无穷。

()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神龙困渊蛰,野鹤凌空飞。飞潜不同调,一喜复一悲。

我生悟物理,独立恒无依。饮酒得真趣,读书探指归。

()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
望衰柳、尚色依依。
暮天静、雁阵高飞。
入碧云际。
()

朝行良常南,暮息良常北。山水互萦纡,松篁相依绿。

尚拟效古人,夜游迭秉烛。嗟我独何为,红尘走车轴。

()

今辰忘我劳,幽事随所历。
翠麦回一川,黄花明半壁。
山林契宿尚,老大悲物役。

()
从劝出门去,天寒独自宿。
门外单栖乌,夜夜啼上屋。
()

故人亦何在,乃在青山东。山家何寂寥,高树来天风。

貂裘日以数,龙剑何其雄。下可制巨鳌,上可断长虹。

()

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
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
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

()

一龛灯火月微明,似听孤猿坐五更。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

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假我百千疏散计,乱云叠嶂老馀生。

()

烟散前林霁,茅檐罢午炊。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

糁米田家饭,《豳风》壁上诗。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

()

吴兴父子俱能画,笔端往往追曹霸。
当时托意知为谁,恻怆令人伤此马。
此马虺颓未可轻,昔陪八骏天衢行。

()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
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
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
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
()
稻塍粟垅绿相连,野老欣逢大有年。
人意物情俱自适,溶溶佳气满江天。
()

识面论心已半生,买山无计得同盟。
行藏为是关天理,会聚因难遂客怀,
月户评春花影澹,风廊逃暑竹声清。

()

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

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

()

轻罗熨帖展溪湄,溅沫飞涛顷刻移。莲子焦时红蓼紫,采菱船小不禁吹。

()
去国迢迢路八千,归心日夕九重天。
当机不领到家句,且向途中快著鞭。
()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行人半倚户。飞去黄鹂自语。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闻歌犹是淋铃处。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报伊共歌舞。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玉关万里知何许。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

野艾乘时加束缚,奋髯嚼齿似能神。偶然抬举在高处,白眼难堪不视人。

()
黄鹂占高枝,蝴蝶恋芳草,达人能岸胡,儿女被春恼。
和风吹衣裳,白日照怀抱。
天地为我园,众目一何小。
东皇行仲月,南极现朱鸟。
()

隔岸孤村远,临溪一径开。有山都积雪,无处不逢梅。

□□□□□,□□□□□。□□□□□,□□□□□。

()

为我殓王,送之北邙。誓将从汝,不惜新丧。王魂已归土,同穴终何补。

利刃怀满身,欲切奴为脯。奴血何淋漓,痛楚莫予侮。

()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
嵯峨石壁不可梯,列仙之癯实居之。
下视茫茫渺何许,风帆浪舶多积贮。
舟中贾客莫浪喜,山上高人解笑汝。
()
灵山山下初逢处,溧水水边重见时。
草划犹传出山句,勤勤更枉送行诗。
传闻恍惚疑升报,问讯凄凉自越医。
略计别离能几日,谁知生死遂分岐。
()

杨花点点冲帆过,燕子双双掠水飞。淮上渔人閒不得,船头对结绿蓑衣。

()

半亭凉月落花香,剪剪轻风飐烛光。杜宇一声春梦醒,乡心千里客愁长。

()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
我去日以远,君留谁与居。
难忘畴昔意,故有圣贤书。
窗几深潇洒,尘埃痛扫除。
入官纷万事,濠上有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