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乐。唐代。李贺。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少年乐》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探讨了少年时光的欢乐和豪情壮志。
诗词的中文译文:
芳草落花如锦地,
二十长游醉乡里。
红缨不重白马骄,
垂柳金丝香拂水。
吴娥未笑花不开,
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
夺得宝钗金翡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少年时代的快乐与豪情。起首的两句“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描绘了青春年少时绿草如茵、花开满地的美景,以及少年们陶醉于年轻活力之中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和自信。红缨是指官宦家族的荣耀,白马是指高贵英俊的形象。作者表示即便身负名门之姓,却并不看重威严声望,像垂柳那样以柔美馨香的力量来影响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描述了作者与吴娥之间的爱情故事。吴娥是指宛如吴王的美人,她的笑容能够让花朵绽放,她的青丝如同弯曲的兰云凝结成云团般绽放。
最后两句“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陆郎是指渔父,他倚酒迷离,一手牵着华美的罗袖,夺得了宝钗和金翡翠这两个象征美好爱情的宝物。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等手法,展现了李贺少年时代的快乐情感和豪情壮志。诗中运用各种形象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五月间与正仲立耕养堂前见石榴一花吐初因以。宋代。舒岳祥。石屏溪上晚风柔,深念沉思註易楼。好酒自能和性气,闲愁何必上眉头。十风五雨天常顺,万绿一红春更留。灶婢解炊新麦饭,提鱼仍就篆畦游。
赤松杂咏。元代。吴景奎。双鹤冲天去不回,五云缭绕散花台。山中若见皇初起,为问留侯几度来。
闲游晚归口占。宋代。王松。行行将入郭,树下暂停鞭。远岫藏春雨,平田起暮烟。无求安我拙,所到有人缘。莫笑游赀尽,看囊尚一钱。
客里书事。元代。熊鉌。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名留汉关。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
门前。咫尺长安。但只恐纶音催禁班。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春光小,看庭闱岁岁,一笑梅间。
沁园春(庚寅为亲庭寿)。宋代。李曾伯。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名留汉关。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门前。咫尺长安。但只恐纶音催禁班。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春光小,看庭闱岁岁,一笑梅间。
西江月。金朝。马钰。海岛丘刘谭马。因师各弃荣华。逍遥自在乐无涯。休论高高下下。不会琴棋书画。些儿营运无差。眠云卧月饮流霞。醉后惺惺洒洒。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宋代。王安石。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只空村。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点胸点肋独称尊,大口开张自矜伐。都卢住世七旬馀,四十九年瓷忉怛。赖有云门老破师,一棒当时要打杀。人人尽道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六 卧龙石。宋代。郭祥正。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题耕乐亭。元代。刘崧。园圃带城居,知君乐有馀。韭菘连疃绿,柿橘映窗虚。自酿浇花酒,閒观种树书。如何车马客,忧患日相于。
咏古八绝 其六 鲁连东海。明代。郭之奇。义不为臣何地留,偶逢秦事未全酬。幸教东海容高士,绝胜西山指暴周。
挽潘端州。宋代。洪朋。岭南底处是端州,使君苦向个中游。黄茅千里烟岚晚,皂盖三年鬓发秋。欻见崩松万壑底,遂闻埋玉九原头。不能执引远郊去,薤露蒿里令人愁。
玉钩斜怀古。明代。张萱。娥眉遗冢草毵毵,尽日啼鹃亦太憨。怪底东京归未得,君王曾唱望江南。
金明池。清代。奕绘。不断蝉声,无拘蝶梦,相约看花韦杜。停车访、荒庄乔木,下马叩、芜围尺五。对虚亭、半亩莲塘,似在野、遗贤幽居遐举。有列坐名嫒,初逢秀士,把钓三家儿女。遂踏危桥寻古路。共指点西山,烟峦清楚。感人世、流光迅羽,且对酒、狂歌醉舞。记盍簪、高会城南,尽公子王孙,良朋仙侣。看树杪斜阳,重城欲闭,冠盖相望归去。
题崇因院信上人宿云轩。宋代。王之道。秋声入高梧,暝色上疏竹。南山拢青螺,过已净如沐。悠然孤飞云,窈窕转休麓。自疑归去晚,意欲窗下宿。道人等虚空,去来断追农。云来不吾拒,云去不吾速。相从一息顷,便觉静缘熟。何以照我心,老蟾挂枯木。
朱叔仲山水引为邹生作。明代。虞堪。看山朝不饭,画山夜不眠。西蜀书生有此过传癖,呼镫索酒忘青年。东吴朱家叔仲子,爱画更觉入骨髓。清晨起来头不梳,快展溪藤泼秋水。长年买船上会稽,耶溪云门随所之。越人煮海竞取富,孰肯相逐探幽奇。归来自喜胸腹饱,磊磈峥嵘挥不了。东家祯子高丈寻,落笔唯嗔烟嶂小。邹生拜揖长衣裾,得画一纸七尺余。就中貌得戴安道,一丘一壑松两株。前年我亦画匡庐,还有松巢安读书。昔年李太白,最爱云端蕖。焦桐不著童子抱,先生自是乘篮舆。仙人自在第九叠,牧竖樵夫皆可居。朱叔子,邹阳生,世俗那辨关与荆。齐君不好瑟,王子自吹笙。何当与子坐待海晏风尘清,更作昆仑顶上行。
后续咏贫士三首 其二。宋代。虞集。归蜀越关陇,栈阁危登天。适越河济隔,堰水丈尺间。饥寒迫旦暮,舟车计茫然。东家有一叟,欲去初不言。早朝听诏毕,唤马阊阖前。童奴受宿戒,向煖争相先。闻之嗔儿子:我何为汝牵?屦无千金贾,吾足安暇怜。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宋代。史达祖。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可诗斋分韵得瑟字。元代。周砥。大雅何寥寥,千载几绝笔。后来作者圣,间代亦辈出。小枝何足言,纷纷比如栉。逮我治世音,昭然烂星日。我登君子堂,主人盛文物。中筵列彝鼎,四壁罗书帙。置酒高宴会,众宾时促膝。高谈三百篇,下笔无壅窒。陶写性情馀,深入义理窟。空山风雨鸣,落叶秋瑟瑟。主醉客亦醉,卧予芝兰室。明日拂衣去,长歌返蓬荜。
冬日过山庄感兴二首 其二。明代。谢迁。人生固有涯,胡为苦形役。晚岁赋归与,林间数椽屋。紫芝晔春荣,白云满空谷。怡云更采芝,泮涣吾自足。易理永垂训,所贵不远复。白日坐来暮,且向山中宿。
疎山舟中联句。宋代。白玉蟾。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櫂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诗魂混雁鹜,草圣惊鱼龙。梦断江楼笛,吟余烟寺钟。电华飞我剑,虹晕挂吾弓。清啸骑汗漫,朗吟泛冥濛。谁云泽国小,乐亦在其中。
题许道宁溪山秋晚图。宋代。郑元祐。江山黄落楚云寒,野老岩栖一坞宽。卖药长安不求识,如何飞墨下云端?
读书堂五首。宋代。叶子强。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彼须匪所强,此售宁或求。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
方郑叔详回得花满盘作短诗以寄。宋代。毛滂。参军肯自笑苍颜,花趁篮舆簇玉盘。賸取必知丛蝶恨,款行聊许路人看。娟娟静静春情好,淡淡浓浓粧色残。已遣小蛮歌送酒,故教乱插竹皮冠。
华阳吟三十首。宋代。白玉蟾。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次韵赵云中饮呈孟君复二首。元代。方回。旧业田荒百顷莱,眉头长与醉怀开。春愁忍共金钗诀,夜禁偏嫌玉漏催。聚散有情都是梦,古今无物不成灰。何时再觅狭邪路,白骨谁非塌井苔。
寄泐季潭。明代。王泽。宝树香云合,龙池绿水新。凉多今夏雨,僧少去年人。一骑留京国,双鸿入塞尘。西天几万里,沙草阔无垠。
眼病中遣闷二十首 其四。宋代。李祁。妙乐空传入太清,浊心尘耳不关情。而今静里耽玄思,学听流云作水声。
兽之穷。宋代。吴泳。兽之穷,逼我墙,韩卢走兔无窟藏。江麋假息尚扑朔,穴鼠无技犹张皇。我{左饣右甘}岂不甘,我缨岂不长。貍步张侯虎为落,{左豸右开}未及献弓先亡。兽之穷,莫抵当,泽虞不戒专诸忙。春蒐犹禁塞榆白,秋战不耐泾水黄。昔闻养鹰志在逐,无使饱食栖平冈。
中秋次韵。魏晋。欧阳建。水为月之精,月乃天之镜。除却春夏节,惟秋得金令。金水相生焉,光辉故井井。一年几中秋,达人所以兴。家酿浮玉壶,山芋烹铁鼎。金谷诗将成,彭泽醉欲醒。最爱赵知微,识破天形影。共登天柱山,不愁仆马病。出门无复碍,绰绰任所骋。玄鹤一声过,此机谁与领。天上有圆光,人间无穷境。耳听霓裳歌,手握玉麈柄。五百负元回,三万乾坤迥。因此良月夜,浩然生万景。
金刚随机无尽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宋代。释印肃。施身空造作,欲求无上觉。勤苦历僧祗,对面还失却。
舟过南京。明代。李昌祺。钟阜白云边,桥陵锁暮烟。圣谟真远矣,王气故依然。玉帛诸番会,金汤万世传。谁陈根本计,有力可回天。
别黄山。宋代。文天祐。黄山别去恨绵绵,华表重寻第几巅。马迹苔肥连碧汉,龙潭水暖涨灵泉。断无花逐桃溪外,别有春留药圃边。鶗鴃一声人亦老,鬓丝惊笑玉颜仙。
神泉为大参将钟君题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潜沂入地中,谁识真源处。谢却桔槔劳,为霖天上去。
七月六日二首。宋代。张耒。积雨空阶生绿衣,幽幽点点弄秋姿。黄昏楼角看新月,还是去年牛女时。
题云翁龙。明代。蓝仁。画龙近代数云翁,下笔斯须变化同。漠漠天阴连海水,纷纷云气逐溪风。偶看全体惊垂老,安得真形走画工。纨素萧条悬壁堵,不为霖雨梦高宗。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宋代。戴复古。问君那向城中住,赖有清风濯市尘。门外数根杨柳树,细看别作一家春。
游银山用杜韵八首 其五。明代。霍韬。千仞壁立着银山,铁山对跂烟霭间。凭高一望朔云外,形胜岂企山海关。汉祖平城轻冒顿,宋宗滦水酿完颜。职方版宇今全盛,北狄祈瞻供奉班。
送赵生。明代。顾璘。白马饰朱愤,回鞭驻荜门。国风吴季札,家世赵平原。斗饮投壶捷,停歌说剑喧。归途多绿草,默默望王孙。
皇祐观享明堂六首。清代。佚名。肃肃路寐,相维明堂。二信鉴止,三圣侑旁。灵期诉后,祠节齐庄。至诚闰贶,降福地疆。
鄚州扁鹊故里。清代。吴养原。奇缘水饮上池深,肺腑无劳按脉寻。垣一方人能洞见,不曾窥得李醯心。
继韩尚书春日舟行韵。宋代。杨冠卿。河水拍堤清且涟,堤联南陌与东阡。浮家泛宅苕溪路,老却春光又一年。
早发阜城。明代。陈慧嶪。平沙漠漠露皑皑,晓望青齐曙色开。泰岱千寻排汉入,河流一带自天来。东周胜迹原非旧,北海遗踪半欲颓。见说尼山衣钵在,令人瞻对却徘徊。
久雨初霁书所寓壁。元代。张养浩。痴雨歇檐滴,顽云开日华。穴垣惊暗笋,抢地惜幽花。市隐静于野,客居閒似家。故园亦皆寓,心定自无哗。
西风吹暮雨。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蝉声带残暑。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故乡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
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离觞缓举。收玉箸,听金缕。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瑞鹤仙(送王季夷)。宋代。韩元吉。西风吹暮雨。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蝉声带残暑。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故乡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离觞缓举。收玉箸,听金缕。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岁晏感怀 其一。宋代。赵鼎。欲雪浓云冻不收,凄寒偏著敝貂裘。客愁有许要排逐,岁事无多难挽留。畴昔谩怀三径约,飘零聊用一樽酬。即看瑶草光风转,作意湖山汗漫游。
癸亥仲秋游狼山饭于白衣庵。清代。耿苍龄。观海难为水,登山半是仙。未从赤松隐,来证白衣禅。净土疑无地,层楼别有天。消愁一杯酒,归路夕阳边。
和仲侄 其二。清代。林朝崧。冶游已倦归何晚,残岁难留去太匆。知否家中人忆汝,一番儿女又青黄。
郊祀乐章·皇帝还大次宫架奏黄钟宫憩安之曲。宋代。崔敦诗。应天以实,已事而踆。毡案朝帝,竹宫拜神。灵光下烛,协气斯陈。神禄时万,基图日新。
送叶山人归恒安 其二。明代。戚继光。浮世蹉跎易白头,毋令旧约负沙鸥。蚤知裘剑归山好,不傍风尘作远游。
杂兴十二首。元代。方回。请托或有求,攀附谓可羡。不羡复不求,贵公何必见。耻折元亮腰,免向宣明面。江淹所赋恨,未必识冯衍。甘作岂天谴。
雨花台。宋代。梁栋。春中景物尚凄然,小立崇台古树边。潮信不嫌城寂莫,山光似与客留连。英雄马鬣无余地,气势龙蟠得几年。眼底兴亡总闲事,不如有酒醉花前。
重游禅林寺。宋代。杜耒。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竹窗松迳幽深处,只有黄花认着人。
嶰管声催。人报道〓嫦娥步月来。凤灯鸾炬,寒轻帘箔,光泛楼台。万年春未老,更帝乡日月蓬莱。从仙仗,看星河银界,锦绣天街。欢陪。千官万骑,九霄人在五云堆。紫袍光里,星球宛转,花影徘徊。未央宫漏永,散异香、龙阙崔嵬。翠与回。奏仙歌韶吹,宝殿尊罍。
瑶台第一层(上元扈跸)。宋代。赵仲御。嶰管声催。人报道〓嫦娥步月来。凤灯鸾炬,寒轻帘箔,光泛楼台。万年春未老,更帝乡日月蓬莱。从仙仗,看星河银界,锦绣天街。欢陪。千官万骑,九霄人在五云堆。紫袍光里,星球宛转,花影徘徊。未央宫漏永,散异香、龙阙崔嵬。翠与回。奏仙歌韶吹,宝殿尊罍。
宋方麓进士令崇阳便道过里。明代。游朴。玉阶初献九阍书,金虎遥分百里符。锦里春光归驷马,楚天明月迟双凫。悬知范釜长如水,更愿刘鞭好用蒲。歧路相将情独结,吴钩欲解几踟蹰。
西归出斜谷。唐代。雍陶。行过险栈出褒斜,出尽平川似到家。万里客愁今日散,马前初见米囊花。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其六。明代。陈琏。峨峨万岁山,翠色淩苍穹。下临太液池,上接广寒宫。琪林炫晴旭,秀色何葱葱。翠华或临幸,万岁乐无穷。
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唐代。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孤帆 一作:归帆)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和陶诗二首 其二。明代。桂彦良。神龙困渊蛰,野鹤凌空飞。飞潜不同调,一喜复一悲。我生悟物理,独立恒无依。饮酒得真趣,读书探指归。匪为究穷达,亦复知荣衰。前贤有遗则,行行慎无违。
两同心。宋代。杜安世。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蜀道巇崄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宋代。俞德邻。朝行良常南,暮息良常北。山水互萦纡,松篁相依绿。尚拟效古人,夜游迭秉烛。嗟我独何为,红尘走车轴。有如嗜饮者,性命寄芳醁。时于茅檐下,支颐望浮玉。或梦泊西岩,汲湘然楚竹。终然缠世故,欲往竟未卜。安得乘天风,翩翩出嚣俗。士生一世间,衣食贵裁足。谁为翔蒿鴳,谁为冲霄鹄。誓将与子游,保此受命独。
之石窟寺马上作。宋代。韩维。今辰忘我劳,幽事随所历。翠麦回一川,黄花明半壁。山林契宿尚,老大悲物役。便欲从溪僧,分居窟崖石。
赠伊文学。明代。宗臣。故人亦何在,乃在青山东。山家何寂寥,高树来天风。貂裘日以数,龙剑何其雄。下可制巨鳌,上可断长虹。风云起一朝,宁复嗟途穷。去去重相思,寄言双飞鸿。
殷十一赠栗冈砚。唐代。李白。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携此临墨池,还如对君面。
秋夜述怀。明代。释函是。一龛灯火月微明,似听孤猿坐五更。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假我百千疏散计,乱云叠嶂老馀生。
河北村题壁。清代。延君寿。烟散前林霁,茅檐罢午炊。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糁米田家饭,《豳风》壁上诗。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
病骥图。明代。周忱。吴兴父子俱能画,笔端往往追曹霸。当时托意知为谁,恻怆令人伤此马。此马虺颓未可轻,昔陪八骏天衢行。彩云禁御春如海,曾听玉辂和鸾鸣。一从谢病离天仗,骨耸毛焦气凋丧。耻与驽骀竞粟刍,自甘偃卧沙丘上。孙阳去后苦难逢,寂寞谁加剪拂功。羁金络月复何日,顾影怀恩悲晚风。古来千金市骏骨,况此精神那可忽。饲秣重归十二闲,犹堪万里奔腾出。
秋寄微之十二韵。唐代。白居易。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馀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宋代。李廌。稻塍粟垅绿相连,野老欣逢大有年。人意物情俱自适,溶溶佳气满江天。
忆钱人塘。宋代。陈郁。识面论心已半生,买山无计得同盟。行藏为是关天理,会聚因难遂客怀,月户评春花影澹,风廊逃暑竹声清。安舲何日来城角,细举前吟为再赓。
题窗上诗。唐代。隔窗鬼。 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
苕溪晚归。宋代。释居简。轻罗熨帖展溪湄,溅沫飞涛顷刻移。莲子焦时红蓼紫,采菱船小不禁吹。
韩愈请益大颠图赞。宋代。释心月。去国迢迢路八千,归心日夕九重天。当机不领到家句,且向途中快著鞭。
再和。宋代。张栻。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行人半倚户。飞去黄鹂自语。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闻歌犹是淋铃处。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报伊共歌舞。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玉关万里知何许。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兰陵王(渭城朝雨)。宋代。彭履道。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行人半倚户。飞去黄鹂自语。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钿车暗相遇。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闻歌犹是淋铃处。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报伊共歌舞。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玉关万里知何许。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艾人。南北朝。王寂。野艾乘时加束缚,奋髯嚼齿似能神。偶然抬举在高处,白眼难堪不视人。
春怀十首。宋代。汪莘。黄鹂占高枝,蝴蝶恋芳草,达人能岸胡,儿女被春恼。和风吹衣裳,白日照怀抱。天地为我园,众目一何小。东皇行仲月,南极现朱鸟。虞帝被袗衣,周五在灵沼。天飞既览德,於{左牛台刃}亦知道。感此弥恨长,冉冉以空老。
题陈主事崇谦山水图三首 其三。明代。柯潜。隔岸孤村远,临溪一径开。有山都积雪,无处不逢梅。□□□□□,□□□□□。□□□□□,□□□□□。
二妃操 其一 益阳王妃。清代。屈大均。为我殓王,送之北邙。誓将从汝,不惜新丧。王魂已归土,同穴终何补。利刃怀满身,欲切奴为脯。奴血何淋漓,痛楚莫予侮。自刭以报王,黄泉相鼓舞。
海山图二首。宋代。赵文。嵯峨石壁不可梯,列仙之癯实居之。下视茫茫渺何许,风帆浪舶多积贮。舟中贾客莫浪喜,山上高人解笑汝。
挽李子永二首。宋代。赵蕃。灵山山下初逢处,溧水水边重见时。草划犹传出山句,勤勤更枉送行诗。传闻恍惚疑升报,问讯凄凉自越医。略计别离能几日,谁知生死遂分岐。
渡淮即事。元代。萨都剌。杨花点点冲帆过,燕子双双掠水飞。淮上渔人閒不得,船头对结绿蓑衣。
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 其三 春夜。明代。张弼。半亭凉月落花香,剪剪轻风飐烛光。杜宇一声春梦醒,乡心千里客愁长。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宋代。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