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好(有口号·九之一)。宋代。王安中。胜日佳时一醉同。安阳好,形胜魏西州。曼衍山河环故国,升平歌鼓沸高楼。和气镇飞浮。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
《安阳好(有口号·九之一)》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安中。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胜日佳时一醉同。
安阳好,形胜魏西州。
曼衍山河环故国,升平歌鼓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春秋。
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
风物更清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诗人在胜利的白天和宜人的时光中,与朋友们一同欢饮畅谈。诗人称赞了安阳的美景,形容它胜过了魏西州的风景。安阳的山川环抱着古老的国土,升平时期的歌声和鼓乐使高楼沸腾。和谐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平静地驻留在飘逸的画卷之中。大街上的画家们在创作他们的作品,高大的乔木经历了多少春秋的变迁。花朵盛开在窗外,窗子排列得好像远山,竹林中的门巷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整个风景更加清幽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城市风光为主题,通过对安阳美景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乡土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安阳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气势恢宏,描写细腻,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安阳好(有口号·九之一)》是一首描绘美丽景色和平和生活的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王安中。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沁园春 龙洲先生以此词咏指甲小脚,为绝代。元代。邵亨贞。强庚兄示我眉目二作,真能追逐古人于岁之上,不既难矣。暇日偶于卫立礼座上,以告孙季野丈,为之击节不已。因约相与同赋,翼日而成什焉巧斗弯环,纤凝妩媚,明妆未收。似江亭晓玩,遥山拂翠,宫帘暮卷,新月横钩。埽黛嫌浓,涂*讶浅,能昼张郎不自由。伤春倦,为皱多无力,翻作娇羞。填来不满横秋。料着得人间多少愁。记鱼笺缄启,背人偷敛,雁钿胶并,运指轻揉。有喜先占,长颦难效,柳叶轻黄今在否。双尖锁,试临鸾一展,依旧风流。
秋雨。宋代。陆游。毒热秋未衰,吾庐况浅迫。虽云日一浴,流汗沾衣帻。萧萧三日雨,出此炮烙厄。潇湘应更佳,恨我无六翮。
杂诗。魏晋。曹丕。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和信臣游简夫太丞申园。宋代。韦骧。洞门流水地仙家,弃禄归来饵晓霞。不比钟山多怨语,未饶金谷足名花。风弦静舞千龄鹤,夜枕閒听一部蛙。此乐人间无觅处,只应天畔有灵槎。
过赤壁。宋代。袁说友。 几年青史说周郎,赤壁乌林在武昌。明日有人山下过,一樽容我吊兴亡。
闭门。宋代。陆游。残发凋零不满巾,闭门聊得养天真。恐伤药草停除地,为惜松槎禁伐薪。独木架成新略彴,一峰买得小嶙峋。萧然便觉浑无事,谈笑时时过近邻。
丁尚书挽词二首。宋代。司马光。彤阙晨趋退,萧然忘世荣。闲斋虚自白,永日澹无营。脱略簪绅累,沈冥丘壑情。贪夫诚有激,千载素风清。
渔家傲·杨柳风前香百步。宋代。晏殊。杨柳风前香百步。盘心碎点真珠露。疑是水仙开洞府。妆景趣。红幢绿盖朝天路。小鸭飞来稠闹处。三三两两能言语。饮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黄昏更下萧萧雨。
鹧鸪天·比屋烧灯作好春。宋代。王千秋。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春雨二首 其一。明代。夏良胜。晓风吹面软,轻帽送寒归。山阁雨声碎,野亭云气霏。草知催地力,青欲上人衣。闲数随来雁,今朝似较稀。
题灵峰寺。宋代。赵抃。雁荡林泉天下奇,谢公不到未逢时。碧霄万壑千岩好,今日来游尽得之。
代任阆州和人重午二首。宋代。项安世。灵符高卧辟方良,宝剂旁搜纳众芳。穰穰人情随节变,冥冥古意与□长。新裁白雪罗衣润,旋剥黄金角饵香。尚想中流见荃棹,徘徊洲浦待巫阳。
还渡五洲诗。南北朝。何逊。我行朔已晦。泝水复{氵公}流。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睠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春雨。清代。姚鼐。日暮东风休,掩卷幽窗静。飒然春雨来,一室生微冷。时有栖鸟声,自令虚怀警。
三五七言/秋风词。唐代。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晚次安南吕块站。明代。许天锡。琼云归路正匆匆,十里官亭坐晚风。何事最关孤客思,数声啼鸟木绵红。
次林见素中丞见寄之韵 其一。明代。王鏊。山林滋味老尤长,肯羡裴家碎锦坊。却羡云庄千颗玉,炎风五月擘红香。
玉蝴蝶 苕溪署中。清代。顾贞立。一抹晴空无际,烟光淡荡,微月当楼。点缀平芜树色,暮霭初收。断霞边、慈乌千点,看反哺、争择枝头。漫凝眸。亲帏何处,旅梦难留。飕飕。风吹鬓影,寒生肌粟,唤起千愁。不堪回望旧家,庭院早惊秋。忆当初、栖迟三楚,今日个、落拓湖州。愿难酬。聊凭斑管,写我心忧。
还剑叔骥庐山诗卷。宋代。项安世。浔阳江上督邮谁,能使陶公去不疑。今代庐山非昔日,督邮能酒更能诗。
中秋月。唐代。齐己。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病起十首。宋代。刘克庄。有粟二囷书数厨,一生受用小规模。要令后裔师吾俭,不愿多财使尔愚。旋作续书传福畴,偶成小楷付官奴。自惭未至韩公地,老语谆谵谩劝符。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宋代。李弥逊。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别。化工翦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长鲸一饮宁论石。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登盘山绝顶。明代。戚继光。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