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宋代。毛滂。晚色轻凉入画船。云峰飞尽玉为天。疏飙自为月褰帘。细酌流霞君且住,更深风月更清妍。为谁凄断小桥边。
《浣溪沙(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晚色轻凉入画船。
云峰飞尽玉为天。
疏飙自为月褰帘。
细酌流霞君且住,
更深风月更清妍。
为谁凄断小桥边。
诗意:
这首诗词以画船夜泊仙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晚霞轻柔地渗入画船,云峰逐渐消散,天空变得如同玉一般明亮。微风自然而然地吹动帘幕,仿佛是月光自己拨开了帘子。诗人邀请留客一同品味如流霞般细腻的美酒,享受更加深沉、更加明亮的风景。最后,诗人问道,这美景为了谁而凄凉地停留在小桥边?
赏析:
这首诗词以宛如画卷的景象,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各种自然元素和意象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温柔而悠然的感觉。晚霞、云峰、月光和微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夜晚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凸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诗中的"细酌流霞"一句,通过形象的描述,将美酒与流霞相结合,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
而最后一句"为谁凄断小桥边"则增加了一丝凄凉和神秘感。诗人似乎在问候留客,也在思考这美景背后的含义和归属,给人以一种深思的余韵。
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美妙的意象和抒发情感的技巧,展现了毛滂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美的感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寄答汪古矜。明代。徐渭。少陵鸬鹚唤不来,汪家鸥鸟了无猜。非关野老能争席,自是菩提无镜台。范式鸡偿明岁约,羊昙泪是几年哀。会须一哭胡司马,共踏黄山顶上苔。
寄友人。唐代。张籍。忆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时。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送客沙头宿,招僧竹里棋。如今各千里,无计得相随。
题赠宣州亢拾遗。唐代。项斯。传骑一何催,山门昼未开。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坐次欹临水,门中独举杯。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
胡万山脚气陆北岩遗诗问讯因次其韵。明代。陶宗仪。见说新秋仍病痹,南州土湿暑熏蒸。耳边愁听三江雨,胸次清涵万壑冰。卧起东山今谢傅,啸闻半岭昔孙登。北岩老子题诗寄,愧我才疏阙剡藤。
自题写真。金朝。密璹。枯木寒灰久亦神,因缘来现胙公身。只缘酷爱东坡老,人道前身赵德麟。
岁暮怀人诗 其十二。清代。黄遵宪。典属从公欲请缨,吓蛮草诏喜谈兵。迷云毒雾飞鸢坠,曾左星轺万里行。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元代。方回。本谓驰亨轫,焉知蹈骇机。七年当郡寄,一物不家归。池□鱼犹聚,庭看竹未稀。后人低价得,应免苦相讥。
菩萨蛮 对月同纬青妹作。明代。张绉英。轻风吹落枝头雪。杜鹃啼彻枝头月。宝鸭暗香消。开帘花影摇。白云流不尽。一片横斜影。闲倚画屏看。更深翠袖寒。
史镇江丐得请仍进职。宋代。赵汝鐩。帝念承流欲报功,力祈阊阖请琳宫。固知槐鼎身将爱,却爱莼鲈味不同。宝阁风云虽学士,沧洲烟雨且渔翁。到家宣室思前席,又使猿惊蕙帐空。
偶然书怀。唐代。姚合。十年通籍入金门,自愧名微枉搢绅。炼得丹砂疑不食,从兹白发日相亲。家山迢递归无路,杯酒稀疏病到身。汉有冯唐唐有我,老为郎吏更何人。
玉楼春。宋代。黄笋。龟纹晓扇堆云母。日上彩阑新过雨。眉心犹带宝觥酲,耳性已通银字谱。密奁彩索看着午。晕素分红能几许。妆成挼镜问春风,比似庭花谁解语。
赠东庵约公。宋代。翁卷。问今年八十,退院久清闲。白雪髭慵剃,青松户早关。取泉来煮茗,与客话游山。弟子何僧是,缁衣多往还。
风中柳。清代。屈大均。趁取花朝,与客探梅光福。恨横塘、千株未足。北船偎玉。南船偎玉。恣春情、冷香中浴。峰头白尽,不见髻螺青绿。扫绿苔、琼英万斛。香泾三宿。帆泾三宿。约笙歌、总归林屋。
题未斋别号。明代。张天赋。道在天地间,茫茫无终穷。天地高且深,日月西复东。寒暑如循环,昼夜似转蓬。茧丝与牛毛,七圣皆迷踪。所以古人心,终身忧忡忡。尧舜事允执,竞叶无停功。禹汤与文武,兴起闻高风。孜孜与慄慄,肃肃兼雍雍。仲尼上祖述,发愤摅天衷。天德日出宁,优入圣域中。卓哉钟氏子,锦绣填心胸。交游半天下,气味芝兰浓。手持庖丁刀,小试长沙封。上恬与下熙,和气成昭融。仕优事问学,立志迥不同。羹墙苦思慕,未得唐尧容。佐理仿治平,未如汉吴公。我有珍重言,子试思相从。思之又再思,不得神将通。心有未于始,事无未于终。坦然坐中流,一毛轻艨冲。诞先登于岸,六合行将空。
好事近 和梅缘韵。清代。朱祖谋。飘簟烛花凉,阑外水荭风急。箫罢忽催归去,有万千怜惜。铭心百遍许云英,料理寸肠直。别有当筵廋语,是红鹅不食。
题岳武穆王坟二首。唐代。潘纯。海门寒日澹无晖,偃月堂深昼漏稀。万灶貔貅江上老,两宫环珮梦中归。内园羯鼓催花发,小殿珠帘看雪飞。不道帐前胡旋舞,有人行酒著青衣。
青草孝贻祠堂和张子翼韵 其一。明代。梁必强。栋宇千寻壮里居,如何祠下草长除。炉烟袅袅灵如在,水木悠悠意自舒。种德一心无望报,传家万卷有藏书。知君对此无他羡,只羡吾生乐有馀。
寄静佳朱明府。宋代。释斯植。伤心独立旧池台,日日西风送雨来。别后思君无限事,一封书发两番开。
赋祝次仲八景·渔村晚照。宋代。刘学箕。轻蓑著篷背,日暮渔者还。新月印浅水,夕阳生乱山。谁歌采菱词,隐隐过前湾。
晦夕。明代。王夫之。初暄留宿雨,向夕尽归云。远树山镫晕,流萤湿雾熏。天情馀叆叇,春赏忆殷勤。莲叶无情甚,波光一半分。
长门怨。明代。薛采。玉莲合殿散青烟,花泣长门春可怜。自恨此身不如燕,寻常飞到御床前。
次韵丁大监见怀。宋代。魏了翁。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用郑梅园大尹自述韵。元代。黎伯元。官閒世运忆重熙,几夕华胥入梦稀。归里尽高彭泽节,题诗不比永嘉时。还寻旧约同年乐,谁画流亡民色饥。千载橐金羞不掩,饮泉风概自家知。
赠马敬子孝廉。清代。成鹫。弯弓射雕不射虱,拥书读礼不读律。词流倒峡赋凌云,意气干霄虹贯日。雄才大略非等夷,斯人岂是池中物。昨日诵君孺慕篇,凉风在树声萧瑟。今来识得白眉良,万里斑衣仍素韠。山人赤脚入军门,将军于我成胶漆。半月不来人事疏,内庭突见龙驹出。相逢一揖问姓名,贵人许结王生袜。羡君风度似翁閒,羡君藻思如翁疾。羡君特达能不骄,羡君文章能继述。云台事业相后先,钜下风流难髣髴。我在东林懒见人,疏情不觉因君密。莫辞有约去还来,浮生相见旋相失。升沉回首各云泥,云去飘飘泥滑滑。
丁香结 咏竹菇。清代。陈维崧。碎锦成斑,馀霞弄点,小圃胭脂隐隐。正丛篁摇粉。桃花靥、偷把烟梢扶衬。竹郎门第好,姑年小、卯酒添晕。潇湘二女去远,积下啼红盈寸。淹润。被雨后莺啼,唤出满林芳嫩。樱笋年光,饧箫节候,做他轻俊。小巷筠篮提入,带笑争相认。似开元钱样,一缕娇痕巧印。
西江月 观蜀史梼杌王宗衍事。明代。杨慎。舞影金波月浸,歌声玉叶云留。益州风物似扬州。卓女烧春绿酹。琼树何如锦树,缯楼却赛迷楼。露桃花下不知秋。正是酒悲时候。
皇后閤春帖子 其四。宋代。胡宿。东风初入长春殿,碧溜新融太液池。社远未当迎燕日,川晴先近浴蚕时。
谢孟都宪时元四首 其二。明代。孙绪。淮阴非萧相,竟作逋逃客。世无汾阳王,谁矜李太白。援手坎阱中,寘之云梦泽。勋名登庙堂,休光照简册。感此国士知,一死安足惜。
养疾。宋代。释文珦。介特无门徒,室亦如垂罄。隤然类枯株,聊以养衰病。朝来启篱户,落叶满苔径。流光遽如斯,脆质安能竞。虚籁起高林,助我发长咏。
和别驾喜雨四绝。宋代。魏了翁。四山鎔日泻黄金,谁载亭皋一尺霖。息处生机无间断,划然有顷验天心。
和景夔梅四首。宋代。张明中。雪映横塘月浸阶,半扃庭户未全开。猛香特地清人骨,多谢溪风为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