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历下立春)。宋代。晁补之。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最春先。乍微阳破腊,梅心已省,柳意都还。雪后南山耸翠,平野欲生烟。记得相逢日,如上林边。莫叹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还有明年。叹人生难得,常好是朱颜。有随轩、金钗十二,为醉娇、一曲踏珠筵。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八声甘州(历下立春)》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东风吹来,毫无疑问是从东海那边吹来的,海上最早迎来了春天。初春微微暖阳破开寒冷的冬天,梅花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柳树也开始发芽。雪后的南山峰巍峨挺拔,平野上的景色渐渐有了烟雾弥漫的迹象。记得我们相逢的那一天,就像置身于上林边的美景一样美好。
不要叹息春光易老,去计算今年的春天已经老去了,明年还会有新的春天。人生难得,最常常喜欢的还是年轻貌美的容颜。在座的有十二位佳人,她们随着车厢摇摆,佩戴着金钗,舞蹈在铺满珍珠的宴席上。功名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比起花下的欢宴,它显得微不足道。
这首诗词以描绘早春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东风、梅花、柳树、南山等元素,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提到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转,但作者并不感慨时光的流逝,而是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并期待未来的春天。诗词的最后,作者通过对比功名与欢宴的价值,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享受当下的欢乐和美好。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以及对人生和欢乐的思考,意境清新,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以及人生追求真善美的主题。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感受。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再次韵寄杨宰。宋代。陈造。小家作活鱼脱渊,凶歉之备渠能先。劳勤颇似抱瓮叟,安得心数如计然。人方渴羌欲沽水,龙公睡足那容已。怒卷淮江作飞雨,旱魃潜藏蝗蝻死。令君后祷亦鲁雩,天心默随人意孚。百里旄倪歌载涂,我亦饱饭竟潜夫。今君岂复池中物,中年默绶人称屈。高郎小邑径刺史,老子贺书当不日。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曲曲清溪有几湾,酒船笳鼓去仍还。闲情自合频来此,只在州衙咫尺间。
减字木兰花 春晓。明代。王畿。轻云初晓,金鸭微醺香篆小。春睡模糊,昨夜邀欢入梦无。远山描就,移步香阶花影瘦。悄倚阑干,试着宫罗尚带寒。
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明代。高启。每向人间望碧峰,石门今得问幽踪。路缘风磴泠泠策,寺隔烟萝杳杳钟。窗下鸟来多堕果,亭前鹤去只高松。一龛愿借依香火,莫道诗人非戴颙。
沙场夜。唐代。于濆。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东征纪事 其九。清代。王昌麟。夜深长鬣向艅艎,徐衍真成蹈海亡。不见檀公能出走,禦衣翻得赐鹅黄。
听乐怅然自述(一作病中遣妓,一作司空曙诗)。唐代。韩滉。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感时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世变类江河,滔滔逝不返。黔首亦何辜,共恨生逢晚。伊昔全盛时,宁迩不遗远。里巷寡诛求,朝作暮息偃。岁月相推斥,生理日乖蹇。寄言怀所钦,何以惠元本。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其二。宋代。黄庭坚。家在江东不系怀,爱民忧国有从来。月斜汾沁催驿马,雪暗岢岚传酒杯。塞上金汤惟粟粒,胸中水镜是人材。遥知更解青牛句,一寸功名心已灰。
松风。宋代。黎廷瑞。流水渡涧秋泠泠,怒涛拍天风雨惊。鸾锵鹤唳翻青冥,龙吟虎啸愁太阴。连山遍野流空明,飘飘音乐张洞庭。弹璈鼓簧吹雪笙,拊石击磬作天钧。忽然昭文不鼓琴,幽幽又作吟风筝。问童何如睡不应,起视月落天河倾。乃知虚皇集万灵,风伯起舞苍穹伶。世间郑卫聊足听,久笑舞此蓬莱音。传伯枝癢不可禁,篝灯起诵离骚经。
有感十二首甲午。清代。雷钟德。满眼山河拱上都,乾坤局变古曾无。紫霄竟日天沉醉,碧血中原鬼乱呼。苍海茫茫求大剑,朔风浩浩发阴符。湘累幽怨兼身世,泽畔吟成泪欲枯。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只解恁麽去,沙禽夜宿沧洲树。不解恁麽来,石笋穿开古路苔。莫道鲲鲸无羽翼,今日亲从鸟道回。
馆娃宫。唐代。殷尧藩。宫女三千去不回,真珠翠羽是尘埃。夫差旧国久破碎,红燕自归花自开。
绛都春(为李B672房量珠贺)。宋代。吴文英。情黏舞线。怅驻马灞桥,天寒人远。旋翦露痕,移得春娇栽琼苑。流莺常语烟中怨。恨三月、飞花零乱。艳阳归后,红藏翠掩,小坊幽院。谁见。新腔按彻,背灯暗、共倚E059屏葱茜。绣被梦轻,金屋妆深沈香换。梅花重洗春风面。正溪上、参横月转。并禽飞上金沙,瑞香雾暖。
次韵叔祖阁学题逸村亭壁。宋代。张镃。桥迥有牛过,村深无马嘶。哨风惊客袂,膏雨慰耕犁。游目花通野,吟情絮著泥。幽坊惬虚眺,况复见新题。
次韵红白莲间生。宋代。周必大。闲花不遣倚门墙,独挹芙蕖冉冉香。艳质施朱窥宋玉,冰姿傅粉试何郎。青茎翠盖元相映,缟袂霞裾各自芳。闻道金銮行豹直,炬莲先已兆嘉祥。
悲哉行。唐代。鲍溶。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入门。生结千岁念,荣华及百孙。黄金买性命,白刃酬一言。宁知北山下,松柏侵田园。
长相思·惜梅。宋代。刘克庄。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简无功。元代。宋无。种种念予发,垂垂怀老禅。公卿既无分,巾钵欲随缘。布袜云门外,铜瓶雪宝泉。他年调水牯,鼻孔不烦穿。
杨恒叔山堂听雨限韵。明代。李廷仪。昨夜毕星吾已占,朝来雨气映须髯。不劳行蚁先移穴,且听鸣鸠故傍帘。满地星红风片委,半池鸭绿夜痕添。偶来一聚逢三益,无限馀波醉里沾。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五代。牛希济。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门巷。宋代。丘葵。门巷萧条绝市声,吟肩终日耸崚嶒。瘦如华表秋来鹤,贫似丛林旦过僧。渴吻漫消茶一碗,枯肠不饱稻三升。交游岂是相违意,四十无闻自可憎。
寄郭价夫学士。明代。王廷相。玉堂清切紫宸朝,献纳从容鬓雪销。君相明良新宝历,神仙行队旧丹霄。时平重有金钱会,海晏何烦铜柱标。苞凤文章今瑞世,莫从芸阁羡渔樵。
秋怀十二首 其二。元代。王冕。明月下西窗,窥我席东枕。枕中梦忽破,俄然转凄凛。美人天一方,相见犹拾沈。何时引金罍?开怀笑歌饮。
冬夕与诸公宴集贤梅学士西斋分得今夕何夕探。宋代。杨亿。今夕知何夕,良交会以文。烛花寒旋落,漏滴远稀闻。酒面轻浮蚁,歌喉细遏云。明河光未没,候管气初分。玉笛梅花怨,金炉蕙草焚。唯愁曙光发,搔首欢离群。
古贤图四绝为临塘婿范樟题 其二 召平。明代。程敏政。金貂并与世尘空,老圃馀情寄郭东。莫笑种瓜生计拙,此心原慕采薇翁。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金圈栗蓬,炉鞴鎔鎔。吞得透得,钝铁顽铜,百丈徒夸三日聋。
至后书事。宋代。苏简。岁尽意不尽,日长愁更长。将士介生虮,黔黎疻复疮。拊膺念江夏,掩面向山阳。大隐未高枕,巨鳌仍望洋。旧闻死可祷,或以酒自戕。废卷三太息,抚时徒感伤。
贫妇行。宋代。陈藻。故人身死妻贫病,买药无钱留性命。半箪赤饭一盂蔬,对不能餐双泪迸。阿官卖田妾未归,税在夫家田卖谁。乡胥改割全隐匿,妾典衣裳空被追。零落生涯种片园,朝朝夜夜盗开门。邻翁苦妾妾租客,客也无输叫妾论。那更双棺四缶灰,伐山博米图葬埋。坞呼豪强欺妾夺山去,不许盐丁燃妾柴。十岁孤儿出县庭,空手携状投杳冥,黄堂走罢走使軿。文书送县已三月,依旧含冤说我听。
赠刘矮跛相士。宋代。文天祥。炼石为形,铿金为音。世方好圆,痴守方心。阴阳絪緼,人一气质。善恶之微,证于声色。意所欲发,虽吾不知。彼美子刘,洞其先几。骯脏难合,今世道病。如子所言,生禀已定。戆夫勇士,往往一偏。以视妾妇,岂不犹贤。洪范得三,二曰刚克。会其归其,好是正直。学问工夫,气质用微。汝能观形,安知其馀。子术已定,吾情已成。子执子术,吾安吾情。
老子。宋代。释文珦。老子深栖趣已成,尘鞿何计可相萦。寒泉一道知来脉,灵木多年产寄生。云外暗藏龙虎穴,风中清度鹤猿志。挝从等是无心侣,同吃山厨芋颗羹。
滦河曲二首 其一。元代。贡师泰。椎髻使来交趾国,橐驼车宿李陵台。遥闻彻夜铃声过,知进六宫瓜果回。
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宋代。度正。自洛而闽幸有传,更相私淑百馀年。面言犹及金为口,手墨何妨锦作笺。在昔见闻迷卓约,至今鑚仰叹高坚。分明太极图中意,更续源源付后贤。
夜泊湘陵县逢袁公礼戍贵州。明代。郭武。青山如龙渡江去,江上波涛湿烟树。三湘七泽枉帆过,水绿蘋香是何处。清波渺渺愁予心,寒猿故故啼枫林。谁将横笛叫清夜,一曲《武溪》深复深。怜君远戍乌蛮客,把酒灯前话离别。相逢何必旧相知,惆怅回船江月白。
颂古五十七首。宋代。释道昌。马前相扑,入交失脚。不来外求,当面修削。六合彼中身,分明举似人。到处世界总成就,脱略窠臼还渗漏。
道州途中即事。唐代。吕温。零桂佳山水,荥阳旧自同。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舟移明镜里,路入画屏中。岩壑千家接,松萝一径通。渔烟生缥缈,犬吠隔笼葱。戏鸟留馀翠,幽花吝晚红。光翻沙濑日,香散橘园风。信美非吾土,分忧属贱躬。守愚资地僻,恤隐望年丰。且保心能静,那求政必工。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
摸鱼儿(和中齐端午韵)。宋代。刘辰翁。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朝又暮。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画般沈雨。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君且住。能歌吾不如汝。悠悠鼓枻而去。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羌自苦。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无人自语。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
醉花阴二首 其二。清代。李慈铭。小院秋灯光乍定,露湿瑶阶冷。香篆隔窗纱,团扇风前,人与花相并。晶帘瓜果筵前饤,又漏声催饮。莫道暂时欢,杯底银河,刚度凉蟾影。
除夕客桂岭。宋代。白玉蟾。谁使诗狂堕桂林,鸣鞭袅雪一伤心。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真个飘蓬将欲老,何曾卤莽似如今。黄刘不喜瑜蒙喜,须信甘宁有赏音。
寓居写怀。金朝。赵沨。平陆温风雪半消,孤烟篱落隔溪桥。趁墟人去林皋静,时有晚鸦衔堕樵。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唐代。刘禹锡。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四。元代。黄镇成。五月炎蒸日似年,金龙山下有林泉。不知杖锡何时去,裹饭从师借榻眠。
杜敬叔寓僧舍开轩松下以虚濑名之来求诗。宋代。陆游。君不见洛阳八节滩,未至一舍闻惊湍,生绡六幅谁所画?入眼能令三伏寒。又不见桐庐七里濑,溅雪跳珠舞澎湃,羊裘老子去千年,绝世孤风凛如在。杜陵之孙今胜流,飘然不必事远游,结茆古寺听松吹,坐擅洛水桐江秋。放翁百念俱已矣,独有好奇心未死。约君少待秋月明,抱琴来宿写滩声。
翠袖娇扶,红阑暖熨,新词惯唱疏影。东风未放春酣,南枝又添香冷。
珠妍玉瘦,羡花底、并禽栖暝。奈别来、江国萧疏,唤起罗浮人醒。
东风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与况夔生刘伯崇联句韵。清代。吴昌绶。翠袖娇扶,红阑暖熨,新词惯唱疏影。东风未放春酣,南枝又添香冷。珠妍玉瘦,羡花底、并禽栖暝。奈别来、江国萧疏,唤起罗浮人醒。钗索卸、夜窗初静。车毂转、归装劝整。输他画里真真,消受盛名鼎鼎。一枝折寄,应念我、天涯愁并。问甚时、染却铅华,去泛五湖艇。
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宋代。孙应时。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齿。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亲年当喜惧,药裹属覼缕。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子往事佔毕,可但费樽俎。窗明棐几净,坚坐勿规户。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何妨坐椎钝,未可心媚妩。万里须坚车,百步要疆弩。书来说新功,吾欺俟习羽。
已亥杂诗 192。清代。龚自珍。花神祠与水仙祠,欲订源流愧未知。但向西泠添石刻,骈文撰出女郎碑。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唐代。李洞。病居废庙冷吟烟,无力争飞类病蝉。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
洪炉滴水试烹煎,穷措生涯有火传。哀雁频分弦上怨,冻蜂长惜纸中天。
知恩不浅难忘此,别调相看更冁然。旧识五湖霜月好,寒梅春在野塘边。
极丸老人书所示刘安礼诗垂寄情见乎词愚一往呐吃无以奉答聊次其韵述怀。明代。王夫之。洪炉滴水试烹煎,穷措生涯有火传。哀雁频分弦上怨,冻蜂长惜纸中天。知恩不浅难忘此,别调相看更冁然。旧识五湖霜月好,寒梅春在野塘边。
古意三首。唐代。常建。(一)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後人立为庙,累世称其贤。过客设祠祭,孤狸来坐边。怀古未忍还,猿吟彻空山。(二)明月照高阁,采女褰罗衣。歌舞临碧云,箫声沸珠箔。青鸾临南海,天上双白鹤。万里齐翼飞,意求君门乐。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两翅自无力,愁鸣云外来。态深入(人)空贵,世屈无良媒。俯仰顾中禁,东飞白玉台。(三)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驻舟春溪里,皆愿拜灵颜。寤寐见神女,金沙鸣佩环。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含笑尽不语,化作朝云飞。
钓矶怀古十章 其十 刘遗民。宋代。杨杰。雨笠烟蓑细草巾,持竿谁识白莲人。当时若得文王猎,泾水还应似渭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