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宋代。晁端礼。金碧觚棱斗极边。集英深殿听胪传。齐开雉扇双分影,不动金炉一喷烟。红锦地,碧罗天。升平楼上语喧喧。依稀曾听钧天奏,耳冷人间四十年。
《鹧鸪天》是一首宋代晁端礼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
金碧觚棱斗极边。
集英深殿听胪传。
齐开雉扇双分影,
不动金炉一喷烟。
红锦地,碧罗天。
升平楼上语喧喧。
依稀曾听钧天奏,
耳冷人间四十年。
中文译文:
鹧鸪鸟的天空,
金碧辉煌的觚棱棱,
宫廷深处聆听使臣的传召。
齐心协力展开雉扇,分出双重影子,
而金炉上的烟却静止不动。
地面织就着红色锦缎,天空披着碧罗绸天。
在升平楼上,有喧嚣的话语声。
依稀记得曾经听过天子的乐曲,
但耳朵已冷落在尘世四十年。
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景象。诗中的金碧觚棱斗、集英深殿、雉扇和金炉等词语,用来形容宫廷的华丽和富丽堂皇。红锦地、碧罗天则表现出地面和天空的绚丽色彩。整首诗以描绘宫廷景象为主题,展示了宫廷豪华的场景和热闹的氛围。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带有一丝忧伤和无奈。诗人提到自己耳冷人间四十年,暗示自己已经在尘世中度过了很长的时间,与宫廷的辉煌和繁华渐行渐远。这种情感上的冷落和隔离,与前文描绘的宫廷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的独立和超脱之情。
整首诗以娓娓动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宫廷景象的准确描绘,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的淡漠和超脱。它既展示了宫廷的繁华和辉煌,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给人以沉静和思考的空间。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晁端礼。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减字木兰花(仙吕调)。宋代。柳永。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寄山中道友三首 其一。宋代。周文璞。玉函捧上五云堆,著意通幽此一回。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
季共闻余赋五诗犹未之见以三诗见索因次其韵 其二。宋代。周紫芝。梦对清樽看玉山,荔枝空嚼水中寒。心知不与公同味,始信人生一笑难。
菩萨蛮。清代。沈岸登。梨花满地东风恶。平芜一片烟如幕。着意柳条低。香芹污燕泥。春潮两岸拍。最误归时客。望断小楼人。挑灯听夜分。
杜鹃花。宋代。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附于旧编之末。唐代。刘禹锡。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三鸟咏之二竹鸡词。宋代。贺铸。东南泽国陂塘阔,旱岁少逢晴五月。田间蛙喜雨冥冥,竹下鸡啼泥滑滑。而予不耕陂下田,田皋驱马挥长鞭。稻塍微茫绝复连,如蹑镜面流鲛涎。植蹄沮洳不敢前,何暇顾惜青莲乾。竹鸡鸟,汝幸飞翔罗罻外,安知此涂吁可畏。雄雌更鸣方自慰,汝不能言意为对。君不见日围赫赫是长安,大明宫阙开云端。鸡人唱漏辰三刻,左右相君朝谒还。前驺谁敢干,後乘不可攀。飘颻青盖望已远,绿槐阴下沙堤闲。长堤千步沙漫漫,风不惊尘雨亦乾。君能驰骛此其所,何事江乡行路难。
登师山诸生有书二首 其一。唐代。郑玉。城上钟声度远溪,扶桑破曙海云低。披衣欲起还敧枕,山下晨鸡四面啼。
日本杂事诗 其一一七。清代。黄遵宪。短衣窄袖曼胡缨,意态纵横一座倾。耳后生风鼻头火,拓弦时作饿鸱声。
和许守重阳出城韵。宋代。吴芾。晓从千骑越重闉,轧轧篮舆渡古津。万叠青山烟漠漠,一溪寒水石粼粼。笑携红袖寻莲社,醉折黄花上葛巾。此会从今成故事,他年应记座中人。
闲居对食书媿。宋代。陆游。老病家居幸岁穰,味兼南北饫枯肠。满脾蜜熟餭餭美,下栈羊肥餺飥香。鱍剌河鲂初出水,迷离穴兔正迎霜。山僧一钵无余念,应笑先生为口忙。
夏日杂兴四首。宋代。张耒。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