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圣朝。宋代。杜安世。东君造物无凝滞。芳容相替。杏花桃萼一时开,就中明媚。绿丛金朵,枝长叶细。称花王相待。万般堪爱,暂时见了,断肠无计。
诗词:《贺圣朝》
贺圣朝,东君造物无凝滞。
芳容相替,杏花桃萼一时开,
就中明媚。绿丛金朵,枝长叶细。
称花王相待,万般堪爱,
暂时见了,断肠无计。
中文译文:
庆贺圣朝,东方的造物无所停滞。
美丽的容颜相互交替,杏花和桃花同时绽放,
其中光彩照人。绿色的花丛中金黄的花朵,
枝干修长,叶子细腻。
它们互相竞相争艳,彼此等待,
无数种花儿堪称心爱,
虽然只是短暂相见,却让人心碎无法挽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贺圣朝》是宋代诗人杜安世所作,通过描绘花朵盛开的景象,表达了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无奈和人生的脆弱。诗中的“东君”指的是太阳,象征着光明和繁华,而“造物无凝滞”则表达了时间不停止流动的概念。
诗人首先描述了花朵的盛开景象,杏花和桃花竞相开放,明媚动人。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让人赞叹,它们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耀眼。诗人形容花朵如金黄的宝石点缀在绿色的丛林中,枝干修长,叶子细腻,展现了花朵的娇嫩和精致。
然而,尽管花朵如此美丽,它们的绽放只是短暂的。诗人用“称花王相待”表达了花朵之间的竞争和等待,每一朵花都想成为最美的存在。虽然花朵有着无数值得爱慕的品质,但它们的辉煌只是暂时的,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挽回。
整首诗以花朵的生命短暂来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失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脆弱,让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发对于时间和存在的深思。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花朵的短暂美丽和人生的无常,启发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思考。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杜安世。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仲春三衢道中。宋代。胡宿。隔闰年芳早,天风泛暖晖。酒香迎社重,村语向蚕稀。林际新莺出,楹间故燕归。湖头春在否,人去柳花飞。
望江南/忆江南。唐代。吕岩。瑶池上,瑞雾霭群仙。素练金童锵凤板,青衣玉女啸鸾笙。身在大罗天。沉醉处,缥缈玉京山。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海水又桑田。
雨中遣闷。宋代。杨万里。船蓬深闭膝难安,四面千峰不得看。莫厌霏微闷人雨,插秧怕热爱轻寒。
送上舍孙氏叔侄还镇江 其二。明代。符锡。霜落寒城听晓钟,客帆无计又江东。风花不作飘零态,春色还看点缀同。御史直声光汉册,贤良曲学愧辕公。若将途径分泾渭,末路何人令始终。
清平乐 重题碧梧苍石图候 凄断·人语西风。元代。陆行直。来雁。可怜瘦损兰成。此友人张叔夏赠余之作也。余不能记忆,於至治元年仲夏二十四日,戏作碧梧苍石,与冶仙西窗夜坐,因语及此。转瞬二十一载,今卿卿、叔夏皆成故人,恍然如隔世事,遂书於卷首,以记一时之感慨云。季道陆行直题楚天云断。人隔潇湘岸。往事悠悠江水漫。怕听楼前新雁。深闺旧梦还成。梦中独记怜卿。依均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
昨方为桑麦说苦今日忽喜得雨。宋代。陈著。连日南风雨不成,今朝忽有洗檐声。春膏唤起地元气,仁脉流行天本情。桑妇惊传二叶迸,田翁痴望两歧生。穷阎系命皆蚕麦,最是难供急急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