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朗读

《减字木兰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霄花络上,顺常昼卧其下。
子瞻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
松风骚然。顺指落花觅句,
子瞻为赋此词双龙对起。
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
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
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
时下凌霄百尺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诗中的"霄花"指的是高山上的花朵,"顺常昼卧其下"表示花朵在白天休憩的状态。诗中的主人公子瞻是一个郡守,某天他经过这里,松风吹拂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指着落花,寻找灵感写诗,双龙指的是对对联的形式,他赋诗时采用了这种形式。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湖边的幽静之地,湖风轻柔,有一位幽居的人在白天做长久的梦。最后两句描绘了双鹊在黄昏时分飞来争噪,翠绿和红色的花瓣轻轻飘落。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春日场景。诗中的"霄花"是一种山间的花朵,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对山水之美的赞叹。通过形容松风的骚动和落花的飘落,诗人成功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作者以双龙对联的形式来赋诗,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对诗歌形式的驾驭能力。

在描绘湖边的景色时,作者运用了"疏影微香"、"湖风清软"等形容词,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通过描述湖边的幽人长久的昼梦,传达了一种避世的意境,表达了对宁静和安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的两句以描绘双鹊争噪和花瓣飘落为结尾,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浪漫和活力。这里的"翠飐红轻"形容花瓣轻轻飘落的景象,使整首诗在静谧中显现出一丝生动和活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宁静。整首诗词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西台御史气如云,白简霜飞海外闻。归去海棠花下语,却妨鹦鹉作弹文。

()
些儿柄靶天来大。
闷损也、还知麽。
共伊合下、深盟厚约,比望收因结果。
这好事、难成易破。
()

师院清无敌,师心智不知。腊高清眼细,闲甚白云卑。

煮茗然枫枿,泥墙札祖碑。爱师终不及,谩住许多时。

()

杜鹃飞飞无定栖,寄巢生子百鸟依。园林花老昼夜啼,安得百鸟挟以归。

()

莫谩题情在粉墙,藕丝终日系柔肠。不知汉主黄金屋,何似卢家白玉堂?

好梦自抛桃叶后,闲愁似过柳条长。无端收得番罗帕,彻夜蔷薇露水香。

()

天下名山小白花,鲸波帖帖度仙槎。函香秘宇祈灵贶,出节宸廷振使华。

殿榜旧誇韦诞笔,锦衣重过买臣家。相门乔木殊无恙,万古清风碧海涯。

()

筋力都非少壮时,不烦揽镜觉吾衰。
展禽出仕曾三已,表圣归休有四宜。
饱阅交情悲世道,差强人意赖君诗。

()

墙头赤枣杵儿斑,打枣竿长二十拳。塞北红裙争打枣,江南白苧怯穿莲。

()
间维有常度,曜灵无停辀。
翩翩叶辞柯,过眼绿已稠。
弱榦不盈尺,忽已高岑楼。
念昔过庭日,朋来悉良俦。
()

少年驰逐燕齐郊,身骑骏马如腾蛟。耳后生风鼻出火,大呼讨来飞鸣

()
出仕虽无补,归耕宁买田。
聊将报明主,庶不愧前贤。
()
高岸为谷谷为陵,一时豪杰空飞腾。
身随造化不复返,忽若野雀逢苍鹰。
当年碑刻最深固,风吹土蚀消无棱。
遗文漫灭雨中迹,翠石断裂春后冰。
()

长策胸中不复论,荷衣蓝缕闭柴门。

当时汉祖无三杰,争得咸阳与子孙。

()

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原闻。
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
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片云。

()

华发相看四十年,饱谙世事欲忘言。
一春离别当寒食,再岁追随作上元。
湖外溪山明小槛,雨余花柳暗西园。

()
云根石圹,容身待老。
南来北来,闲且寻讨。
五叶一花兮堪对谁,寥寥万古兮空知有。
()

并马登临际,重云黯未开。班师存旧垒,遗策问荒台。

蜃气因风散,涛声挟雨来。筹边劳指顾,端藉出群才。

()

宦路厌风尘,高堂役梦频。
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
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

()
今朝腊月十,夜来天落雪。
群峰极目高低白,绿竹青松难辨别。
必是来年蚕麦熟,张公李公皆忻悦。
皆忻悦,鼓腹讴歌笑不彻。
()
()

外氏零丁一转蓬,欲从何处问孤踪。盍簪得遂平生愿,总属王刘雨露功。

()

青山出郭两相迎,潮去潮回客子程。
门外送车今岁辆,筵中祝酒已三行。
对状有弟酬佳约,拥髻何人诉别情。

()

朋游族党死生分,老寿今居第二人。松竹饱经炎海瘴,柳梅空想越溪春。

身行九折心无转,息住三田气自新。白昼渐长窗日暖,始知羲驭解停轮。

()

风光开户牖,松下日张筵。陋矣陈蕃榻,何须计万钱。

()

苍茫遥望一平湖,落落星分岛屿孤。玄武有方通甬道,奚奴无马戏官衢。

诗从知己评工拙,酒向东家问有无。此日贤劳知不愧,廉明还拟誓冰壶。

()
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
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

忘却来时路。恨苍苍、寒冰弃我,江南闲处。世事早知今如此,何不老农老圃。更种个、梅花深住。冻雨前朝浯溪石,对苍苔、堕泪怜臣甫。山似我,两眉聚。
岁云暮矣如何度。但多情、寂寥相念,二三君子。越石暮年扶风赋,犹解闻鸡起舞。恨不减、二三十岁。一曲相思碧云合,醉凭君、为我歌如缕。君念我,似同祖。

()

一径缘云彻一台,玉楼银阙冠崔嵬。
连峰衮衮从天下,迥野茫茫匝地开。
晓日重溟红浪涌,夜灯千岭瑞光来。

()

瀼西一舍许,两山势回合。巨石状城门,铁衣护周匝。

楚蜀相犬牙,乾坤互辟阖。当关一夫守,万马不敢发。

()
内容未显名先显,事可伤悲。
坏道根基。
失了元初更怨谁。
寻思懵懂胜伶俐,做个憨痴。
()

佳人脉脉更亭亭,閒倚轩辕作画屏。应为牛郎频隔岁,故将鸾镜掩空冥。

天河泻恨云偏恶,风雨倾愁夜忍听。十二万年年一会,不知何事未能平。

()

虚亭结构美,驿路带垣斜。山芗含晚翠,池响集春蛙。

官荷已偃盖,僧蔬欲架花。俯仰宾从役,孰与测幽遐?

()

夹日授五飞,论功中兴主。宛宛龙父尊,兹山职霖雨。

()
拟拨残书出郭行,浮云忽已败春晴。
穷阎今雨无车马,卧听深泥溅履声。
()
之子敷王泽,迢迢蜀栈东。
颁条有馀刃,对酒与谁同。
身占贤良籍,家传道德风。
远民思静理,即此是阴功。
()

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岭春。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

()

去年敛板趋庭侧,门前杨柳金如色。
今年公去柳何如,已作凉阴舞寒碧。
岁月匆匆无足恨,离合人生那免得。

()
筹边无它长,幸此岁有秋。
吏无打门宣,民无失业忧。
史君来此邦,不但肉食谋。
有言天命之,为汝消穷愁。
()

儒生有策致时康,送子城南别意长。四十脱身辞簿尉,九重虚已问贤良。

杠梁往往农功后,榆柳阴阴官路傍。洧上曾过见佳政,于今父老不能忘。

()

茅屋依青嶂,松枝拂户低。鹤来休便住,留著白云栖。

()

彭山隔重湖,落日见孤塔。扬舲入空旷,烟树散鹅鸭。

山中老臞仙,万顷纤芥纳。乘风落珠唾,暝色远相答。

()

奉常龃龉坐刚肠,月旦评君小奉常。
父子相传似孤竹,越鄞两处有甘棠。
人间梦事一炊熟,宰上埋辞万丈光。

()

忠惠松楸过者饮,谁知藏伏祸机深。
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
下马三号空抆泪,磔蟆万段亦甘心。

()

野风吹荻苇,寂寂楚江秋。水气寒侵幌,涛声夜撼舟。

古今双社鸟,天地一沙鸥。欲作怀湘赋,官程不可留。

()
宴坐凌霄峰顶寺,时时音信得相闻。
十年寥落长为客,四海交游少似君。
杨柳重青相送处,鹭鸶洁白自成群。
寒思会面知何日,百里溪山隔暮云。
()
金阙路曾遥,行行值开泰。
石房云未闲,杳杳若相待。
高踪逾履冰,何人不倾盖。
早晚承帝恩,再卜林泉会。
()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

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

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金尊渌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
叶尽木无声,天高夜自明。
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
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後名。
惟应托长鑱,寂寞送浮生。
()
两喝与三喝,作者知机变。
若谓骑虎头,二俱成瞎汉。
谁瞎汉,拈来天下与人看。
()

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感怀》)

安知浮云外,日月不运行。(苦雨。见张为《主客图》)

()

甘露曾闻饮郑平,肯教弱水隔蓬瀛。云烟淡淡眉间见,佛祖明明指上生。

看尽桑田松阁冷,抛残丹灶笔床横。三彭未绝身先死,点泪黄沙哭紫清。

()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