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宋代。柳永。玉城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雅俗熙熙物态妍。忍负芳年。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城金阶舞舜干。
玉城中,金阶上,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朝野多欢。
朝廷和百姓都欢庆。
九衢三市风光丽,
城市的大街小巷繁华美丽,
正万家、急管繁弦。
每家每户都奏乐声声,歌声不断。
凤楼临绮陌,
凤楼建在美丽的街道边,
嘉气非烟。
气氛喜庆,犹如香气弥漫。
雅俗熙熙物态妍。
文雅和俗气一起繁荣热闹,景象美妙。
忍负芳年。
不愿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笑筵歌席连昏昼,
宴会上笑声不断,歌声唱到白天变黑。
任旗亭、斗酒十千。
自由畅饮,盛宴上的酒不计其数。
赏心何处好,
何处能让人心情愉悦,
惟有尊前。
只有在宴会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荣富饶的景象,诗人以描述宴会、热闹的街道和人们的欢庆为主线,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百姓的安乐。
诗中以“玉城金阶舞舜干”开头,形象地描绘了舜禹及玉城女儿妇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盛况。
全诗以繁荣的景象、热闹的氛围和欢庆的心情为主题,描绘了当时的盛世景象和民众的喜庆之情。同时,诗中既有雅俗共赏的场景,又有独酌歌笑的宴会,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整首诗增强了读者的愉悦感,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欢乐氛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和百姓生活的关注,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文化艺术在社会繁荣中的积极作用。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送黄钦之赴广州盐税三首。宋代。陈藻。一族名家叔度孙,同时入岭五华轩。使台帅閫终须到,官职高低且暂论。
赋匡庐叠翠送德辉游武昌。明代。徐庸。大江西来三百里,匡庐山高世无比。香炉紫盖拥后先,一一灵峰矗天起。衒奇献异无不妍,积翠万叠痕相连。金屏妆点展图画,玉宇皎洁消云烟。浓淡光铺九秋净,古今种秀洿形胜。彭蠡涵虚不动澜,影浸芙蓉入青镜。吾宗徐君以马迁,江湖游览人称贤。饯行赋诗效先招,欧公有赠刘同年。兹行逸兴更不浅,玩景好为停楼船。
云庄先墓有感。明代。林俊。枕壶开异胜,揖华拥诸峰。了寂生前分,还真梦里容。荒陂朝野水,新冢覆高松。细响微风入,神游自有踪。
病起简任公。唐代。张鸿。病起不知日,惟知身久闲。求医需赉梦,去疾若移山。柳脱栉间发,葵分镜里颜。莫嫌筋力尽,壮志已先删。
杂诗三首(一本连前春闺作杂诗四首)。唐代。沈佺期。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宋代。梅尧臣。水中兼木末,相拟有嘉花。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涉江从楚女,采菊听陶家。事与离骚异,吾将搴以夸。
五月晦江上送宋义卿民部。明代。陆深。重五月不至,望六送行舟。梅雨快初霁,荷风如早秋。天涯俱宦辙,江上倍离忧。欲采幽芳赠,因过杜若洲。
翠微山居八首 其一。宋代。赵彦端。閒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
归雁。唐代。陆龟蒙。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未高。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怀黄颇。唐代。马戴。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褭枫。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
吊古行。宋代。于石。苍梧之南湘水头,烟波逐客增离忧。重瞳孤坟閟白日,双娥贞佩摇清秋。江空夜开鬼对泣,泣罢仍为鼓瑶瑟。瑟声渐杳江声长,丹枫坠影天霜白。临江被发招帝魂,拔剑欲断东流奔。东流无穷帝不返,呜呼薄俗无由敦。
叹问塘东一二新旧。宋代。陈藻。数亩荒田不解耕,老年场屋又无成。更堪风雨飘摇甚,告放渠侬与养生。
次王伯奋。宋代。周必大。三槐交荫盛京华,八座摛文富五车。玉树合教依故国,霜蕤何事到山家。幸经泥轼新题品,全胜云軿昔诞誇。绝唱强酬书字大,固应传笑眼昏花。
秋日渡太湖。清代。秦涌。弥漫极目远,一叶剪洪流。浪走山疑簸,潮升岸欲浮。三洲天外迥,百族水中秋。欸乃渔人曲,苍然起暮愁。
辰沅道中五首 其五。明代。卢龙云。径转漫疑无路,林开忽复有天。立马层厓四望,山容雨过澄鲜。
刘函山招游大明湖。明代。王慎中。轻舟恣所往,适趣何必深。居然在城郭,而得混鱼禽。翠岫远衔席,绿波清照襟。明湖既得性,芳岁亦娱心。暮景媚涵水,春风吹满林。岸木稍变色,汀草微生阴。浩荡纷言笑,满盈递酌斟。不能日日至,勿云乐太湛。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唐代。刘禹锡。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胡宪使归自滇中年六十。明代。王世贞。三朝循吏赞升平,一疏归来万事轻。隼幰尚沾滇僰泪,渔舠先结㟙湖盟。青山甲子从仍数,丹穴鹓雏有嗣名。他日胡威蒙召对,定知能让乃公清。
暑怀。清代。姚鼐。乘化日行逝,童稚固已然。朝徂暮复改,矧此将颓年。一室旷清暑,桐荫落疏悬。凉飙倏西起,和鸟鸣阶前。飞雨遂飘飒,坠叶亦联翩。适赏在须臾,顾思弥怅焉。混成故无尾,象帝讵有先。悟彼空外旨,汎此世閒缘。夕阳忽西露,倚槛听悽蝉。
中隐堂二首。宋代。鲍同。问舍知君困欲还,才高那得卧南山。由来甘井人争汲,却恐心闲身未闲。
晚霁望岳麓。唐代。刘昭禹。湘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城内,屏开万户前。崖崚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
过西岭下临眺和萧汉高韵。元代。刘崧。南村西崦路何穷,草屋柴扉处处同。山雉独鸣千嶂雨,野凫争飏一池风。长怀石洞吹箫侣,不见华峰采药童。何许碧溪流不尽,桃花源里若为通。
早梅芳 梅花。明代。高濂。竹篱风,山店月。更著些儿雪。一枝轻云韵,不受半分尘垢涅。万花难比态,一水堪同洁。笑含情寄思,和雨和烟折。吐檀心,飞玉屑。羌笛声清绝。石桥湖水,想零落、黄昏时节。分香醒客梦,酿粉笼宫额。更破禅机,自许心如铁。
咏史上·卢植。宋代。陈普。泓泓眸子宿渊亭,不见蛾眉只见经。未似马家亲子婿,终身不踏绛纱庭。
古墙行。元代。杨载。建炎白马南渡时,循王以身佩安危。疏恩治第壮舆卫,缩板栽干由偏裨。下锸江城但沙卤,往夷赤山取焦土。帐前亲兵力如虎,一日连云兴百堵。引锥试之铁石坚,长城在此势屹然。上功幕府分金钱,欢声如雷动地传。尔来瞬息逾百年,高崖为谷惊推迁。华堂寂寞散文础,乔木惨淡栖寒烟。我入荒园访遗古,所见惟存丈寻许。废坏终嗟麋鹿游,飘零不记商羊舞。王孙欲言泪如雨,为言王孙毋自苦。子孙再世隳门户,英公尚及观房杜。如君百不一二数,人生富贵当自取,况有长才文甚武。公侯之后必复初,好把家声继其祖。
兴福寺。清代。丘逢甲。西山俯清溪,中有招提地。今晨发游兴,行蹑樵迹至。寺古门半颓,剥落馀榜字。乡人利邀福,因乡遂名寺。残僧缺梵诵,一饱无佗志。依稀临济宗,欲说犹能记。自从达摩来,妙法指心示。渡江芦径折,面壁石留志。莲宗衍花叶,顿渐派遂异。初惟北宗显,蝉联帝师位。南宗晚出抗,衣钵鸣法器。南祖北则祧,顿兴渐乃避。遂教曹溪水,一滴十方醉。兹地本岭峤,固应濡染易。宗风昔方盛,英伟多法嗣。初祖各开山,并擅大神智。此间百里近,遂有神僧二。南岩坐圆应,阴那据惭愧。禅宗不可作,僧反为佛累。岂知古天竺,象教亦颓坠。祅神出持世,魔氛日以肆。瞿昙佛故种,受侮来异类。豆瓜强剖分,净土遽易置。五部皆孱王,龙象力难庇。慈悲睹末劫,慧眼应垂泪。昙华久不现,见叶纷相弃。惟扇芙蓉妖,流毒远相被。东来遍震旦,民财坐疲匮。即今寺中僧,与俗亦同嗜。犹借福田说,鼓众博檀施。木佛寂不言,村女竞相媚。因之变供养,得为口腹备。冷观发浩叹,懒复著言议。寺左有奇石,山静林意邃。徘徊抚石坐,欲说西来意。
大隐屏。宋代。李纲。高峰崛起翠微屏,何事呼为大隐名。自是市朝人不到,非关洞户锁峥嵘。
子瞻画枯木。宋代。孔武仲。寒云行空乱春华,西风凛凛空吹沙。夫子抱膝若丧魄,谁知巧思中萌芽。败毫淡墨任挥染,苍莽菌蠢移龙蛇。略增点缀已成就,止见枯木成槎枒。更无丹青相掩翳,惟有口鼻随穿呀。往年江湖饱观画,或在山隈溪水涯。腹中空洞夜藏魅,巅顶突兀春无花。径深最宜系画舸,日落时复停归鸦。苏公早与俗子偶,避世欲种东陵瓜。窥观尽得物外趣,移向纸上无毫差。醉中遗落不秘惜,往往流传藏人家。赵昌丹青最细腻,直与春色争豪华。公今好尚何太癖,曾载木车出岷巴。轻肥欲与世为戒,未许木叶胜枯槎。万物流形若泫露,百岁俄惊眼如车。树犹如此不长久,人以何者堪矜夸。悠悠坐见死生境,但随天机无损加。却笑金城对宫柳,泫然流涕空咨嗟。
黄菊二十首。宋代。史铸。可意黄花是处开,芝兰风味合相陪。应须学取陶彭泽,左把花枝右把杯。
送路纠归老丹阳。宋代。陈师道。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余。宁闻有余论,但问我何如。才名四十年,盛气盖诸儒。独无金水力,竟与蛙黾俱。晚为府中掾,直前不趑趄。曾何愧俯仰,颇亦因嗫嚅。有粟尚可糊,有酒尚可娱。一朝脱章绶,用意不踌躇。富贵亦何有,惜君宁挽裾。人生一世间,谁得还其躯。谢公江海人,此计竟亦疏。千金一大钱,两子双明珠。妙语发幽光,东坡为欷歔。不知两疏去,能亦有此无。聊为三径资,从子并门居。
闻鹧鸪。清代。赵俞。月照霜华石磴危,钩辀苦怨客归迟。故乡亦是惊魂地,只恐山禽尚未知。
少连笏。清代。洪亮吉。秀实笏,击贼臣。少连笏,击奸臣。奸臣击纵不得死,不可谓非伟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