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居。宋代。王周。公居门馆静,旅寄万州城。山共秋烟紫,霜并夜月清。无愁干酒律,有句入诗评。何必须林下,方驰吏隐名。
《公居》是王周创作于唐代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公居在万州城的静谧生活,以及对山水秋烟、夜月霜的赞美。诗意深远,既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又有对诗词创作的热爱。
诗中首句“公居门馆静”,描述了诗人公居的环境幽静静谧,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接着,“旅寄万州城”表明诗人是公居在旅途中暂时居住在万州城。
接下来诗人写道:“山共秋烟紫,霜并夜月清”,表现了秋天山水的美丽和幽深。山上的烟雾呈紫色,夜晚的月亮清澈明亮,夜霜使世界变得干净清爽。
在第四句中,诗人说:“无愁干酒律,有句入诗评”,表明他对饮酒的乐趣毫无烦恼,能够自由地写出佳句赋诗。这句话也暗示了他对自由创作的追求和才情的自信。
最后两句写道:“何必须林下,方驰吏隐名”,诗人表示,不必在深山老林中隐居,也能追求诗人的高贵名望。这是对诗人身份的自豪感和对诗人角色的认同。
《公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对闲适生活和自由创作的向往,赞美了山水秋色的美丽,表达出诗人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对自身才情的自信。整首诗淡雅流畅,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王周。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台湾竹枝词 其一。清代。郁永河。铁板沙连到七鲲,鲲身激浪海天昏。任教巨舶难轻犯,天险生成鹿耳门。
谒先墓 其二。明代。区大相。地下音容在,人间岁月侵。年将世泽远,江与泪痕深。鸟雀荒村路,松楸久客心。空劳岵屺咏,终废蓼莪吟。
中秋呈程少山。明代。邱云霄。小院开帘待月来,清秋三度醉金台。凄凉共话十年迹,潦倒还同此夕杯。素影渐移流几席,轻云初起近蓬莱。悲歌肮脏成南调,愁见联翩雁北回。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
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
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兰陵王。宋代。秦观。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登南浦亭。宋代。吴陵。飘泊豫章城,登临南浦亭。乾坤遗落羽,江海一浮萍。宿雨桃花水,春风杜若汀。古今离别地,那许客愁醒。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休论意外快遭逢,且喜安眠过暮冬。边计一时皆入粟,汉书连岁尚乾封。华堂决突仍栖燕,虎骨临湫未起龙。岭表秫田差不恶,酒杯寒夜得从容。
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宋代。梅尧臣。君荣初出守,我老未东归。病眼生花早,苍毛似叶稀。往还从更少,谈笑暂相依。不及秋鸿翼,能随向楚飞。
正愁予,可堪去马便騑騑。拟折一枝。堤上万垂丝。离思无边,离席易散,落日照清漪。苦是禁城催鼓,虚床难寐,梦魂无路归飞。
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将息偏难,更向分携处、立多时。吟鬓凋霜,世味嚼蜡,病骨怯朝衣。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
凤归云。宋代。赵以夫。正愁予,可堪去马便騑騑。拟折一枝。堤上万垂丝。离思无边,离席易散,落日照清漪。苦是禁城催鼓,虚床难寐,梦魂无路归飞。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将息偏难,更向分携处、立多时。吟鬓凋霜,世味嚼蜡,病骨怯朝衣。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唐代。权德舆。令节在丰岁,皇情喜乂安。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烟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天文丽庆霄,墨妙惊飞鸾。愿言黄花酒,永奉今日欢。
四月二日曾刚父招集崇效寺。清代。郑孝胥。刚父今荼山,诗法有所受。五言最沈著,意度一何厚。读之每叹息,风味如中酒。春归诗社晚,惘惘三月后。驱车白纸坊,赏此楸株丑。丁香裁及檐,讵出王朱手。壁间摩唐石,马厩迫隘湫。风流一消歇,文字亦何有。劳生过白驹,危局化苍狗。且极一日乐,今日可无负。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宋代。洪迈。寒崦人家碧豀尾,一树江梅卧清泚。仙姿态不受白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向来休沐偶无事,惟我亦游艺机二三子。弯碕曲径一携手,冻雀惊飞莫能委。班荆劝客少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多情入骨怜闵殊,休倚横斜嚼冰蕊。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素齿。韵高尚恨白难称,歪风有君诗清且美。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枕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亭泪如洗。
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夜阑天际堕金盆,膝上焦桐调转新。易水悲风轻按指,鸾胶难续断肠人。
舟中。宋代。戴复古。檥棹河梁畔,推篷得句新。云为山态度,水借月精神。密树藏飞翮,平波见跃鳞。饥年村落底,也有醉归人。
题画赠莫文辉。明代。杜琼。蜀中有士雷济民,天机之精如有神。远追顾陆得深趣,近于马夏尤相亲。朅来放浪学司马,足迹还令半天下。山川奇胜纳胸臆,熔会精神任陶冶。并刀剪取交州纑,笔洒墨沈翻金壶。峰峦嵲树参错,元气惨淡云模糊。夔塘险没天地户,神斧中分两崖竖。八阵深藏神鬼愁,三峡奔流雪涛怒。朝辞白帝暮江陵,一日经行千里程。篙工长年假水力,舟中人坐无忧惊。我生不作远游客,每检舆图心颇识。幸而得此川峡图,十二巫山若亲历。乃知妙夺造化功,几回坐对心神融。风雷欻翕妙不测,顷刻缩地来壶公。莫君与予交莫逆,髫龀以来今五帙。爱我能如鲍叔贤,惭予不似夷吾德。君来见画心亦珍,双手卷之持赠君。世间奇玩岂我独,眼底知心能几人。
湖外郊行。明代。许相卿。青鞋短策湖云东,漫搜妙语酬春工。野烟漠漠吞江树,晴雨丝丝织晚空。
送陆覃校书赴选西上。宋代。强至。朝饮送春酒,暮吟伤别诗。予愁莺语乱,君兴马蹄迟。五府何时辟,三铨会早辞。回鞭晋阳道,不负细侯知。
颂古三十八首。宋代。释慧方。捧来前面请安名,黄蘖高高唤一声。剖出从前真面目,从兹佐得国风清。
山居吟 其十一。元代。清珙。老来无事干怀抱,竹榻高眠石枕斜。梦里不知谁是我,觉来新月到梅花。
弃官归故庐。宋代。游九功。野塘漫漫板板东,家在春风畎亩中。阶草不芟新织翠,庭花初种小开红。酒赏村酿馀酸味,诗乏才华有淡工。邻里相过无杂语,但云饥后庆年丰。
无题和李商隐韵 其三。明代。何乔新。绮窗香透桂花风,梦绕披香别殿东。仙岛不容嬴使到,天河宁许汉槎通。长蛾锁恨微颦翠,娇靥伤春浅晕红。怊怅别来憔悴甚,镜中己见鬓如蓬。
次吴工部夜集韵兼述鄙意。明代。黄云。脱帻掀髯折堕簪,语长真似吐丝蚕。乞身岂待三宜去,养寿应无七不堪。屈产昔曾空冀北,人生只合住江南。赓诗赖有梅花主,吟处宜题退隐庵。
洛阳女儿行。唐代。王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宋代。李廌。商朝有仁人,为奴耻荣禄。九畴传帝秘,八教清濊俗。苗裔散诸华,庆泽锺左蜀。峥嵘多望人,冠冕称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