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朗读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冬日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冰雪晶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生病的无奈和遗憾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窗外虚明雪乍晴,
檐前垂霤尽成冰。
长廊瓦叠行行密,
晚院风高寸寸增。
玉指乍拈簪尚愧,
金阶时坠磬难胜。
晨餐堪醒曹参酒,
自恨空肠病不能。

诗词通过描绘窗外雪晴的景象,虚明的景色给人一种虚幻、朦胧的感觉。檐前的露水结成冰,形成了冰挂的美景。长廊上叠着的瓦片密密麻麻,晚上院子里的风越发凛冽,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美丽景象。诗词中还描写了宫廷内的景物,贵妇人戴着的玉簪在手指上一晃又下落,而金阶上的神龛中的磬也时不时地掉下来,显示了悠久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独特之处。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写雪晴、冰挂等景象,展示了冬日的美丽和宫廷生活的特殊魅力。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通过描写冰雪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由和纯洁的追求。但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诗人因生病而无法享受晨餐,并将自己与曹参(唐朝年间的文学家、饮食名家)相比,更显得自己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冬日的美景以及宫廷生活的一些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同时,也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生活中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

猜你喜欢

忆见红茵起袜尘,十年相遇浙河津。慇勤怪我凋双鬓,不似花枝却耐春。

()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

咸英备乐,簋席列斝。诗歌安世,声叶皇雅。翠旗羽盖,云车风马。

神其来兮,以燕以下。

()
蜀有古爱直。
公为令子孙。
驻原曾婉画,治狱辄平反。
槁落荣观尽,纡徐雅道存。
()
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渐渐分曙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