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屋。唐代。徐夤。润屋丰家莫妄求,眼看多是与身雠。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玉烁火光争肯变,草芳崎岸不曾秋。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
润屋丰家莫妄求,
眼看多是与身雠。
百禽罗得皆黄口,
四皓山居始白头。
玉烁火光争肯变,
草芳崎岸不曾秋。
朱门粉署何由到,
空寄新诗谢列侯。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润屋享受富裕的家庭不要过分渴求,
眼看到处都是与自己争斗的人。
万鸟迁来都是年幼的雄鸟,
四皓仙山居住的人才成为老人。
宝玉发出的火光争相变化,
草木芳香的峭岸永不会有秋天。
红门玉案何处得到,
只能空寄新的诗谢谢列侯。
这首诗以唐代徐夤的视角,写了一个富裕家庭的境遇。诗中以富裕的家庭作为切入点,呼吁人们不要贪得无厌,应知足常乐。诗人以“润屋丰家莫妄求”为开头,表达了不要过于追求物质财富的主题。接着,描述了诗人眼中更多的是与自己争斗的人,传达了社会困境。随后,用“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来描写人们老去的境遇,表示时光荏苒,功成名就并不能避免老去。最后两句“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抱怨政治权势的局限,表示红门玉案只能以新诗寄托对列侯的感谢之情。
整个诗的意境清新,描绘了一个社会富裕但道德堕落的形象。通过生动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功名富贵的看法,并流露出对社会状态的郁闷和对政治的不满。整体语言平实而富有艺术感,用意深远。
徐夤。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大慈交师演古轩。宋代。文同。万法一轩中,周回百座容。曲燃薝卜久,横揭贝多重。信士供晨钵,门人集午钟。何时听雄辨,几柄换庭松。
五贶诗·诃陵樽。唐代。皮日休。一片鲎鱼壳,其中生翠波。买须能紫贝,用合对红螺。尽泻判狂药,禁敲任浩歌。明朝与君后,争那玉山何。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唐代。白居易。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惠山用东坡和王武陵窦群朱宿三诗韵 其二。宋代。刘藻。言入惠山寺,不见寺中人。石径松鳞古,玉甃泉流新。清瘦森毛骨,水石相磨磷。酌彼一泓乳,涤我万斛尘。散步得胜概,意气凌高旻。澹然忘身世,邈与泰初邻。
春日城南望春 其三。明代。区大相。春色忽无赖,客心伤此时。莺调传恨曲,柳挂断肠丝。山霁眉新画,屏开镜乍窥。池穿初出笋,窗袅寄生枝。弦管涩难理,绮罗娇不持。讵堪千里望,谁忍一朝离。
送行人二首 其一。宋代。耶律铸。十年鞍马往来程,学剑读书两不成。故国英雄应笑我,苦吟佳句送人行。
大业二绝。宋代。孔武仲。杳杳扬州只隔淮,龙舟彩舸映天来。春风咫尺伊川路,不放君王殿脚回。
挽蔡西山先生。宋代。吴雅。天乎不可问,吾道是耶非。国论成贝锦,台评及布衣。乾坤岂终否,泉壤再生辉。遗恨春陵路,生存不见归。
第二十三册初发琼州道中恭怀本师。明代。释今无。塞雪曾辽左,蛮烟复海南。风尘双短鬓,去住一征衫。山向望中阔,书从梦里缄。道情偏自重,翘首见慈严。
闺词四十首 礼佛 其二十九。明代。陈子壮。□□香台下界明,苕华未偶学修行。三时五体能投地,解脱娥眉忏此生。
生查子(诉别)。宋代。苏轼。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绍兴十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清代。佚名。窈窕其容,淑嫕其姿。烂其如云,瞻我母德。日天之妹,作合惟宜。粲然舞扑,畴不肃祗。
题李世南画扇。宋代。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雪后龟堂独坐四首 其一。宋代。陆游。丈夫自重如拱璧,安用人看一钱直。箪食豆羹不虚受,富贵那可从人得。读书万卷行愧心,幽有鬼神为君惜。龟堂乐处谁得知,红日满窗听雪滴。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宋代。苏辙。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梅花卷。元代。王行。漠漠素云迷,空山雪霁时。齐开一万树,都是向南枝。清影照碧水,寒香随晚飔。谁言林处士,独解为题诗。
繁华无定,问西湖、今日阿谁为主。閒约酒徒寻胜迹,直上南峰高处。
城郭依稀,江山冷落,系马閒凝伫。振衣长啸,划然声动林树。
念奴娇 其三 九日同钱右玉陈调士吴瑹符陆冠周吴长龄端公徐紫凝兄璈伯登南高峰感赋。清代。俞士彪。繁华无定,问西湖、今日阿谁为主。閒约酒徒寻胜迹,直上南峰高处。城郭依稀,江山冷落,系马閒凝伫。振衣长啸,划然声动林树。回忆南宋遗宫,寒鸦飞尽,筚篥鸣荒戍。黄菊紫萸长似旧,笑杀英雄尘土。落日当杯,西风吹帽,醉把青萍舞。天生我辈,烟霞未许归去。
怀友人。唐代。孟贯。浮世况多事,飘流每叹君。路岐何处去,消息几时闻。吟里落秋叶,望中生暮云。孤怀谁慰我,夕鸟自成群。
赠张君玉。宋代。于石。闭门十日雨,萧然抱孤琴。之子从何来,踏雨叩我门。对床话达晓,山窗耿青灯。挽衣不可留,何以赠子行。问子此何时,眯目凄黄尘。四海非不宽,可语今几人。潇潇风雨中,奔走欲何营。愿子重自爱,堂有白发亲。
春日杂咏九首。宋代。李弥逊。春到陵阳市,人家泊翠微。南烹甘入筹,北户暖生衣。花暗昭亭寺,鱼肥句水矶。乐游须结社,倒著接{上罒下离}归。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普度。前不构店,后不迭村。当阳坐断,上下平分。更看直透云霄之顶,独步乾坤。
过奉口战晨。明代。高启。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惊沙四边起,寒日惨欲昏。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白骨横马前,贵贱宁复论。不知将军谁,此地昔战奔。我欲问路人,前行尽空村。登高望废垒,鬼结愁云屯。当时十万师,覆没能几存。应有独老翁,来此哭子孙。年来未休兵,强弱事并吞。功名竟谁成,杀人遍乾坤。愧无拯乱术,伫立空伤魂。
瑞鹤仙(秋思)。宋代。吴礼之。风传秋信至。颤叶叶庭梧,飘零阶砌。年华迅流水。况荣枯翻手,存亡弹指。谁编故纸。论古往、英雄斗智。在当时、唤做功名,到此尽成闲气。芏为行客,死乃归人,世同驿邸。十步九计。空捞攘,谩儿戏。忍都将、有限光阴萦绊,趁逐无穷天地。我真须、跳出樊笼,做个俏底。
祝融峰。宋代。赵葵。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家童寻著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送黄鸣瑴宰梓潼。清代。成鹫。雄才岂合老征尘,暂借儒官作远臣。但使文翁能化俗,应知蜀道即通津。风云有命宁辞晚,琴鹤随身不厌贫。我去入山君作宦,相逢那得下车人。
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
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不如早还家,山林专素封。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其十三。元代。仇远。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不如早还家,山林专素封。扫松栖霞岭,结茆慧日峰。山南与山北,春风入修筇。时止可以止,道隆从而隆。抱膝且长吟,吾其师卧龙。
新春又雪有感寄怀金水兄京城。清代。陈忠平。梅君续作辞春赋,吹借东风写满天。一缕香氲销俗骨,三分寒意耸颓肩。漫垂玉笋蓬檐下,几误痴人路阱边。此景须当共君醉,京华路远愧吾钱。
寄宋仲珩(三首)。唐代。郑瑽。丛桂在庭前,与子昔同植。风霜昨夜紧,晨起视颜色。庭树已凋落,桂枝一何直。亮节自中怀,贞性非外饰。对之思所亲,俯案不能食。一日十二时,万虑在一刻。寄诗非尽言,聊用明相忆。
寿程隐君。明代。胡应麟。瑞日华筵启,明霞彩袖陈。玄关悬大药,漆圃现灵椿。嶂挹三天子,峰携五丈人。朝来海筹屋,紫气正嶙峋。
泊横春馆。明代。吴学礼。枯葑冰消水路遥,短长亭下一停桡。寒烟两岸客炊晓,残月小桥人待潮。山外钟声何处寺,柳边春入隔年条。到城不必争先后,华盖峰头手可招。
报具阙。宋代。方岳。百不如人且罢休,又携书册上孤舟。归欤雅有一黄犊,愧甚何来双白鸥。但得浊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研冰自补山人处,莫为区区费庙筹。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宋代。宋高宗。夫孝要道,周训群生。以纲百行,以通神明。因子侍师,答问成经。事亲之实,代为仪刑。
史次仲钱子武与余在报恩寺纳凉分题各以姓为。宋代。李廌。天地怒气散,凯风若颠喜。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北风何其凉,雨雪雱不止。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六月如蒸炊,执扇犹秉毁。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老农悲不获,飞鸟喜自恣。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
陈推官幽居十咏·山堂旷望。宋代。王炎。俗物令人眼白,钩帘领略湖山。袖手倚楹独立,孤鸿灭没人间。
重阳后三日犹热多病者死者。元代。方回。重阳已过两三日,真好菊花全未开。合已楼前横雁字,却于地上汹蚊雷。爬搔最苦疮疡痒,擗踊时闻哭泣哀。南客不堪况北客,生民何罪降天灾。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唐代。方干。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闻师却到乡中去,为我殷勤谢酒家。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宋代。司马光。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松坚终发石,鱼变即辞流。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