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高阳。唐代。胡曾。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中文译文:
咏史诗·高阳
我走进高阳感受到郦生的思绪,
遇到他时,我长揖致敬并谈论战争。
最令我怜悯的是伏轼东游的日子,
他下尽七十个城市统治的齐王。
诗意:
这首诗是胡曾的《咏史诗》系列之一,以历史为题材,描绘了古代历史中的一段故事。诗中描述了作者路经高阳,感受到了郦生的思绪,然后遇到了他,经过一番揖致敬和讨论战争的话题。接着,诗中提到了伏轼东游的日子,以及他所统治的七十个城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胡曾对历史的热爱和表达,运用了全篇对比短语的手法。作者通过描述郦生和伏轼两个历史人物,传达了对英勇和威严的敬意。诗中的高阳和齐王七十个城市象征着激烈的战争场景,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整首诗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宋代。学士院。肆类上帝,怀柔百神。槀秸既设,珪币既陈。精诚潜交,已事而竣。佑我亿载,基图日新。
上已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 其一。明代。王慎中。雅性遗生迫,微尚在幽深。联珂遵城隩,肃轸逗河阴。春气柔且嘉,明霁旷遥寻。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萦阜上岩嵌,攒石下亏嵚。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陟峻或拆秀,乘风时披襟。目施晞阳葩,耳夷悦候禽。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寝痾怅在昨,真蕴惬自今。
次王古直哭兆先韵柬方石(二首)。明代。李东阳。极知世事如春梦,不信人生是昼游。今日眼看埋玉树,当年心许撞烟楼。空烦挂剑来吴季,却悔藏书似邺侯。回首西湖湖上水,一时和泪共东流。
次韵送刘都干赴金陵 其四。宋代。项安世。商妇唱歌歌断魂,吴姬压酒酒盈樽。金陵子弟相呼唤,醉著轻衫过市门。
诗偈 其一○三。唐代。庞蕴。大唐三百六十州,我暂放閒乘兴游。瞬息之间知事尽,若论入理更深幽。共外知识呷清水,总是妄想无骨头。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后望青山平似掌,前瞻汉水水东流。试问西域那提子,遗法慇勤无所求。自入大海归火宅,不觉乘空失却牛。有人见我归东土,我本元居西海头。来去自然无障碍,出入生死有何忧。
大水寓武信二首。宋代。李石。民无穴居智,不知彼狐狸。奔流决户入,尚怀囊橐资。仓卒老稚计,共此高树栖。茫茫无舟筏,渺渺失陵陂。号呼性命急,千钧悬一丝。引手幸免鱼,十五为流尸。古今民父母,唯有恺悌诗。吾诗本不作,聊以箴厥堤。
一年老一年。宋代。陆游。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譬如东周亡,岂复须大疾。嬾惰已废书册久,病来亦复疏杯酒。轫车小住固自佳,拂袖便行亦何有?下床拥火暖有余,咸豆数粒粥一盂。平生常笑愚公愚,欲栽堕齿染白须。
绝句八首 其四。元代。清珙。田地无尘长不扫,柴门有客叩方开。雪晴斜月侵檐冷,梅影一枝窗上来。
赋龙沙赠友人别。元代。刘崧。朝出城北门,遥见城下沙。簌簌鸣北风,萧萧入人家。坡陁浩如雪,漫漫不可越。水落黄金澄,天晴紫烟灭。别君沙下亭,逝此歌扬舲。春来倘相忆,芳草是中青。
出塞曲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边城雪初下,都护远从戎。长驱十万众,直赴青海东。并抚如霜剑,齐弯似月弓。兵威连杀气,耿耿贯长虹。本为怀恩苦,宁知岁月终。生平暮勋伐,麟阁待书功。
丁未春五首。宋代。刘克庄。端平淳祐两匆匆,过眼光阴掣电同。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书村店壁。宋代。陆游。裹茶来就店家煎,手解炉鞍古柳边。寺阁重重出山崦,渔舟两两破溪烟。近秋渐动寻幽兴,绝俸难营觅醉钱。到处不妨闲著句,他年好事或能传。
题濯鼎泉。宋代。张继先。几千年浪碧澄澄,对景难忘我祖情。乐就也知曾借力,轩成方见不辜名。
南唐浣溪沙 十四夜。清代。徐灿。已试华灯照锜筵。渐添奇巧斗新悬。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
秋夜怀归。宋代。寇准。渭水苔矶阻旧游,梦回空馆却凝愁。一声江笛巴云暝,半夜山风楚树秋。星落古池孤影动,灯摇疏壁冷光幽。迟明不寐空搔首,踪迹何由得狎鸥。
菩萨蛮。清代。顾太清。海棠倦倚东风重。梨花共结同心梦。阶下自徘徊。苔侵金缕鞋。春光深几许。共坐花前语。风动柳毵毵。花酣酒亦酣。
宿石桥宗人家。明代。吴与弼。遥遥西蜀出长垣,奕叶青云几百年。今日石桥楼阁话,青灯绿酒怅前缘。
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清代。佚名。肃肃嘉承,唯德其物。工祝以告,翳民之力。神哉广生,孔蕃且硕。奠于嘉坛,吐之则弗。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其十二。明代。邓云霄。凌风却月尽荒邱,何逊多情恋旧游。借问弄珠来洛浦,能如骑鹤上扬州。年年春到催花发,处处风吹逐水流。回首别离心欲折,数声长笛倚危楼。
秋怀二首。宋代。汪炎昶。乾瓦鸣疏雨,虚檽受远风。平生负奇志,此地吒微穷。人笑书成癖,吾疑道未穷。数峰青人眼,天际失孤鸿。
谒忠简公祠饯长子用宾赴池郡二首 其一。明代。岑万。江间片石最称雄,莲宇璇房岛屿中。别酒却缘催解缆,老怀浑似逐飞蓬。风随乌鹊凉生袂,雨洗银河色映空。期汝策名原不细,文溪吾土有高风。
和子野。元代。仇远。此日始生日,避喧作溪行。出门阻风雪,仆瘁马亦惊。归卧春一窗,隔窗听雪声。拥衾守药鼎,客至慵出迎。颜色日已老,何由得青精。未能歌雪儿,聊复呼麴生。梦中游西园,一壶梅下倾。
怀玉山一首书珠帘氏便面。元代。杨维桢。五月江声入阁寒,故人西望倚阑干。珠帘新卷西山雨,第一峰前独自看。
观锡宴。唐代。章碣。倾朝朱紫正骈阗,红杏青莎映广筵。不道楼台无锦绣,只愁尘土扑神仙。鱼衔嫩草浮池面,蝶趁飞花到酒边。日暮骅骝相拥去,几人沉醉失金鞭。
花犯 咏浩然堂后池上白山茶用周美成梅花韵。清代。陈维崧。封西风,亭亭一树,个侬好风味。和烟和月,也无人怜惜,不胜清丽。水晶帘额深深倚。天寒私自喜。似小玉、夜长无伴,上床铺粉被。珠窗一层障疏花,似无还似有,共人憔悴。愁杀是、青霜轻坠。记一种、红颜窈窕,曾开在、三春台榭里。只薄命、年年流落,秋天凉著水。
酬王檀见寄。唐代。喻凫。驰心栖杳冥,何物比清泠。夜月照巫峡,秋风吹洞庭。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
蜀山花神庙。清代。悟开。小小园林倚碧山,万花攒簇翠微间。世人只解求神祐,也要花枝耐驻颜。
烛影摇红 杜鹃。明代。高濂。咽露啼风,残春留得三更月。红巾绛焰占芳时,迸火风前热。为想巴云楚水,洗不尽、枝头泪血。落日争明,残霞出艳,繁星当夕。莫问兴亡,洛阳啼处曾悲客。哀魂犹似怨当年,声里含凄切。偏是春宵易晓,更莫遣、歌闲酒歇。满酬坞使,沉醉花王,鹤休占绝。
永嘉试院谢曾使君送酒 其一。宋代。楼钥。一帘疏雨洗尘埃,满架酴醾自在开。正恨烹茶杀风景,忽惊门外白衣来。
上陵。明代。边贡。卧病长夏晚,出门秋草生。聊因上陵日,一寄看山情。野水侵平道,寒云覆古城。圣君方用武,群盗敢纵横。
宋·羊玄保。唐代。孙元晏。运命将来各有期,好官才阙即思之。就中堪爱羊玄保,偏受君王分外知。
蛇倒退。宋代。范成大。山前壁如削,山後崖复断。曏吾达陇首,如海到彼岸。那知下岭处,栗甚履冰战。牵前带相挽,缒後衣尽绽。健倒辄寻丈,徐行廑分寸。上疑缘竹竿,下剧滚金弹。岂惟蛇退舍,习鸟望崖反。稍喜一径平,犹有千石乱。仍逢新烧畲,约略似耕畔。心知人境近,颦末百忧散。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腰鑱走迎客,再拜复三叹。谓匪人所蹊,官来定何干?傥为饥火驱,平地岂无饭?意者官事迫,如马就羁绊?我乃不能答,付以一笑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