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贺新郎·纤夫词。清代。陈维崧。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参考资料:
1、郁贤皓主编;江庆柏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6卷:清、近代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6:60-61
2、汪泰陵/选注.清词选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191-192
词作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是年五月,南明大将郑成功与张煌言合兵北伐,攻至江宁(今南京)城下,清廷急筹江防,从长江下游地区抓了大批民夫来给运兵粮的木船拉纤。此词出于避忌,词人不得不隐约其辞,以“真王”拟诸亲王,以“天边”拟指京城。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清词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09:236
词的上片概括强虏民夫拉纤的实况,下片抒写丁男病妇忍痛离别的情景,凄怆感人。全词一气贯注,笔力浑厚,开头“战舰排江口”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笼罩了全篇,这里所使用的是分镜头写法:一面写千万艘战舰排列在滔滔的江边渡口,另一面写远在天边的统治者正在派遣亲王出征的非凡场面。“真王拜印”是借用《史记》中韩信的典故。统治阶级对拜官授印,率兵出征当然是非常隆重的,但这种征服战争将给人民带来什么后果,词篇由此生发,逐层铺叙。作者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把笔锋紧扣主题,直写强拉船夫,“征发”二句,写朝廷命令各地郡县火速征集十万民夫,一场奴役人民的灾难,犹如急风骤雨洒向苦难的人间,弄得广大乡村鸡犬不宁,这里的“骚然鸡狗”前面还有“闾左”一词,可谓笔力重而用意深。在秦代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此处暗用了陈胜农民起义的故事。词中“叹闾左”三字,既点出了受压迫、被奴役的都是贫苦人民,又暗示出当时统治阶级的专横暴虐。“里正”句以下,紧接着写面目狰狞的地方官吏呵叱着逼迫大批劳苦农民拉纤,并把他们当作囚犯那样锁在空谷仓里。作者曾目睹官吏催逼租税的凶狠情景,在那种高压统治的环境下,被捉民夫连摇手也不敢,这不是夸张,而是悲惨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片“稻花”一句,承上接下而转入另一种境界,点明了时令季节:深秋霜天,田间稻花飘香。从上面强拉民夫的紧张、悲痛的气氛中,突然出现一幅乡村秋熟的自然景象,似乎用了闲笔,其实作者巧妙的笔法在于;意在言外。词人通过稻花霜天的物景透露出这样的意念,恰巧在这繁忙的秋收季节将来临的时刻,统治者不顾农事,强拉民夫这样不仅笔调清新而意脉不断,而且包含了作者对征服战争的愤慨和遭难者的同情。接着“有丁男”二句,既与上片相照应,又展现了丁男病妇在岔路旁草丛间诀别的凄惨情景“此去”三句承上铺叙“土牛”任意鞭打春牛,它都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活人的背却经不住皮鞭的抽打。凄惨的声音,如泣如诉,这是对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罪恶的血泪控诉,“好倚后园”四句,写丁男无力反抗,呼救无门的情况下,只能含着眼泪叮嘱病弱的妻子。词以“神佑我,归田亩”作结,使人感到更加真切、沉痛。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是通篇运用直叙其事的白描手法,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幅封建统治阶级到处掳掠民夫、奴役人民的悲惨生活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灾难深重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因而诗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从这首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风格沉雄的词中,可以窥见陈维崧反映现实的词篇中所放射出独有的艺术光彩。
参考资料:
1、郁贤皓主编;江庆柏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6卷:清、近代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6:60-61
2、何绵山著.古代诗词鉴赏.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01:552-553
陈维崧。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叔坚宅同王损仲待月。明代。钦义。仲冬何日短,一饭忽黄昏。待月羁人醉,栖鸦竞树喧。涸阴交竹影,灯火射苔痕。不觉留深夜,清光到石根。
送刘太史子良册封周府。明代。欧大任。词臣握节向中原,帝宠亲藩玉册尊。过市更持公子辔,抽毫应赋孝王园。黄河浊浪今双下,少室三花尚几存。十载游梁曾作客,羡君兰佩奉明恩。
八日丹阳相遇。宋代。项安世。舟辑庭闱近,衣裳步武轻。逆风犹作态,寒日为开晴。独客天边住,全家水面行。今朝逢一笑,此乐冠生平。
题陈所翁双龙图。元代。揭傒斯。爱龙画擘玄渊开,万物颠倒随云雷。龙公被发向空下,身是真龙非画者。铁作须鬣玉作鳞,电出两目云绕身。偶然会合此何处?仰面向天天不嗔。世间眩转空形影,倏忽变化那能省。高僧说法夜来听,谁道相逢非梦境。牛斗苍苍风雨暮,泉阿岂识延平路。当时纵无雷焕与张华,未必终藏不飞去。
九月七日别墅池亭小酌。明代。林光。亭子初看落暮霞,南川吏隐渐成家。重阳未至菊先放,春色争妍杏亦花。元亮饱飧香稻美,懒残常啖芋魁嘉。王官却任醺醺醉,天与精神寿日加。
续古诗十首 其二。唐代。白居易。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劝学诗/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院宇帘垂地。银筝雁、低春水。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步蹙香裀,红浪随鸳履。梁州紧,凤翘坠。悚轻体。
绣带因风起。霓裳恐非人世。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玉阶霜透罗袂。
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宋代。晁补之。院宇帘垂地。银筝雁、低春水。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步蹙香裀,红浪随鸳履。梁州紧,凤翘坠。悚轻体。绣带因风起。霓裳恐非人世。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玉阶霜透罗袂。
和虚中见赠二首 其二。宋代。曹勋。销沈壮气已无馀,尚有床头数卷书。再命岂宜居旧物,三乘只合乐真如。脩门喜见平生友,穷巷何堪长者车。顾我久寻方外侣,按摩颇欲献呵嘘。
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忆姊。清代。陆懿和。昨日清晨别,今宵百转思。无聊看明月,有意写新诗。帘际拈毫久,灯前听漏迟。音书虽可寄,不尽诉君知。
可叹 其二。明代。王彦泓。由来巧妒擅机锋,江敩描摹总未工。阁后寂寥钗泽影,津头狂暴毁妆风。端忧孰敢窥南户,锁闭仍教记守宫。得谤似缘诗作祟,悔将吟笔教逢蒙。
寄晋陵吴生。明代。张元凯。永夜寒吹角,江天独倚楼。以君怀璧罪,同我戴盆忧。雁影吴关断,兰芳湘渚留。长安联辔日,曾与酒人游。
姚子昂寿日。金朝。李俊民。门外风光二月初,衣冠把酒庆悬弧。一生接物无肠蟹,万事随缘短胫凫。坐上书空窥草圣,醉中疥壁笑诗奴。年来世事俱尝遍,只合千金养客躯。
游汉州西湖。宋代。陆游。房公一跌丛众毁,八年汉州为剌史。遶城凿湖一百顷,岛屿曲折三四里。小庵静院穿竹入,危榭飞楼压城起。空蒙烟雨媚松楠,颠倒风霜老葭苇。日月苦长身苦闲,万事不理看湖水。向来爱琴虽一癖,观过自足知夫子。画船载酒凌湖光,想公乐饮千万场。叹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黄。
游丝次刘子迎韵四首 其四。清代。缪荃孙。天遣飘零过一生,愁烟愁雨更愁晴。牵来傀儡浑无力,织到璇玑总未成。尘海几人离茧缚,花天一例等蛛萦。负风倘作淩云想,莫阻鹏抟九万程。
寂照大师匣藏相国寺坏壁秋景。宋代。郭祥正。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崖平路转斗然绝,笔力未断空徘徊。胡为皴剥仅盈尺,鐍以大箧过琼瑰。师云昔是殿堂壁,治平大水馀皆摧。恰如卢仝玉碑子,中路扑折令人哀。玉碑一折乃无用,此画虽缺犹堪裁。君不见,山前路,路长不独忧风雨。前有毒蛇后猛虎,磨牙矫尾藏深坞。圣人皇皇嗟逆旅,画工意思非无补。非无补,谁信之,纷纷门外誇轻肥。
舟过浯溪湘林太守邀与山阴赵质堂同游 其二。清代。朱琦。峿台特高倨,{厂吾}亭稍逊退。遥遥东西峙,望若次肩背。俯瞰潇湘流,无挹众山翠。竹树森下风,拔戟自成队。中间豁清旷,嶙峋杂无碍。疏密高低间,烟云变万熊。恰如漫叟文,其妙正在碎。
齐云岩。明代。袁宏道。江滨有异石,好事持作供。珊瑚木难珠,似者即矜重。齐云天下岩,深壁连绀洞。山山玛瑙红,高古复飞动。只是作盆景,鲜妍已堪弄。假饶置篚筐,岂不充奇贡。幽崖鬼斧穷,玄壑飞仙恸。帘两万丝飞,云采千年冻。
【中吕】朝天子_褪咱,赑咱。元代。周文质。褪咱,赑咱,拟不定真和假。韩香刚待探手拿,小胆儿还惊怕。柳外风前,花间月下,断肠人敢道么。演撒,梦撒,告一句知心话。
秋风。宋代。王安石。揫敛一何饕,天机亦自劳。墙隈小翻动,屋角盛呼号。漠漠惊沙密,纷纷断柳高。江湖岂在眼,昨夜梦波涛。
次儿栋代运北征 其四。清代。顾永年。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所仗童仆亲,苦与乐相顾。小心事长官,莫更逢其怒。汝当少壮年,风霜非所虑。所虑情性疏,未必谙世故。出门尽荆榛,有罪孰肯恕。岂乏老成人,药石语无误。志不图封侯,图此骨肉聚。安得柴桑翁,归来及早赋。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唐代。元友直。柳色新池遍,春光御苑晴。叶依青阁密,条向碧流倾。路暗阴初重,波摇影转清。风从垂处度,烟就望中生。断续游蜂聚,飘飖戏蝶轻。怡然变芳节,愿及一枝荣。
紫薇精舍为陆孟昭赋其父别号怡晚 其一。明代。何乔新。丹霞坞里草堂开,移得薇花绕舍栽。紫艳半含春露湿,清芬轻逐午风来。百年相业知重振,二妙文风喜载回。怪底虹光射牛斗,五花鸾诰閟泉台。
次韵刘常甫见赠二首。宋代。陈造。重来触目总宜诗,颇费行吟与坐思。旧友相过有嘉惠,满篇更喜胜前时。连朝把玩惊飞动,万象低摧受控时。尘翳玉笙嗟耳冷,何人度曲颤鸾篦。
胡陵城。明代。邱云霄。落霞映江江水红,垂杨不动天无风。扁舟高挂半帆月,卧听胡陵五夜钟。
中秋望亭驿对月代祀北还。元代。张翥。月色沧波共渺茫,驿亭杂坐看湖光。仙家刻玉青蟾兔,帝子吹笙白凤凰。芦叶好风生晚思,桂花清露湿空凉。回槎使者秋怀阔,倒泻银河入酒觞。
木末楼。清代。朱筼。绝磴盘空上,来登木末楼。潮声分旦暮,山色变春秋。树古藏猿狖,江清散鹭鸥。午钟送僧梵,云水思悠悠。
望江南。宋代。张继先。四通九达,青玉交辉。天作高山,地灵若此。常相谓曰:身处真人之墟,而不知也。登戏珠峰,以见虎蹲龙蹑,远壁遥岑,皆在其下。考室在靖,建名榜之,水中花、圃中蔬,山光竹翠,白屋逾静,得其居矣。昔之思归,见十二篇之曲。同声相应,故和之。西源好,仙构占仙峰。一鹤性灵清我宇,万龙风雨乱霜空。高静太疏慵。天地乐,山水静流通。行坐卧怜尘外景,虚空寂是道家风。非细乐相从。
琐窗寒。清代。俞士彪。剪雪成花,堆云掩月,小楼孤宿。纹衾叠起,惆怅后期难卜。忆当初、风情万千,把旧书一日千回读。向黄昏寂寞,魂迷烟树,心惊风竹。幽独。愁千斛。但事事关情,时时寓目。彩云何处,别后年华偏速。对寒窗、自抚玉琴,繁弦难理肠断曲。把临岐、未尽离言,梦里重叮嘱。
读白乐天传及文集。宋代。韩维。才高文赡富时名,感物伤时动有情。不识无生真目体,一尘才遣一尘生。
次韵徐仲车。宋代。苏轼。恶衣恶食诗愈好,恰是霜松啭春鸟。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
宿飞来次韵。明代。释南野。岭南多胜迹,此地最幽深。殿角空天外,风泉落石音。猿啼山有月,花笑客无心。不尽登临兴,凭高几度吟。
俞秀老画赞。宋代。李之仪。青山白云中人,对面若不相识。笑我吟咏自如,终□□□居士身得度,住平常人窠窟。谁谓半山多□口,却作丰干指出。
木兰花。宋代。晏殊。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蛾眉,暗拆海棠红粉面。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问讯大渊痔疾。宋代。刘克庄。秋来日日候双凫,霍地光阴迫岁除。古有客过雄寂寞,今无人问白何如。苏先自说饥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车。纵使村翁穷到骨,岂无薄醴与枯鱼。
送李卿晔(晔,淮安忠公琇之子,时以罪贬岭。唐代。杜甫。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临高台。明代。霍与瑕。临高台,望隔洲,白蘋红树送新愁。惜远别,起离忧。勖灵修,加飧食,浔州之水不咫尺。男儿投笔自封侯,何况金章紫绶照兰舟,勖灵修。
淮上杂诗六首。宋代。梅尧臣。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淮东楚客。宋代。陈郁。淮邦产宝皆奇士,楚客能词只小夫。些语凄凉君自感,未应山色独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