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使君赴夔州。唐代。刘驾。铙管随征旆,高秋上远巴。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凭几双瞳静,登楼万井斜。政成知俗变,当应画轮车。
《送卢使君赴夔州》是唐代刘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铙管随征旆,高秋上远巴。
铙管声声相随着军旗行进,高秋时节前往远离的巴州。
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
白色水波连绵起伏,雾雨笼罩之间,青壁上的繁茂蒹葭断绝。
凭几双瞳静,登楼万井斜。
依靠几根栏杆,双眼注视着远方的平静,登上楼阁,可见到千家万户倾斜的景象。
政成知俗变,当应画轮车。
治国有方能洞察俗世的变化,应该画下轮车二字。
诗中通过描绘一幅行军场景和登高远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思考。铙管随征旆,描述了军队行进的场面,传递着离别和别离的情感。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以自然景色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凭几双瞳静,登楼万井斜,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一句政成知俗变,当应画轮车,则从治国的角度思考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于时代的理解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于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与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时代和人生的触动和思考。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刘驾。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何许相求,且不是、南温北石。也欲学、绝交高论,自陈余癖。万里鱼书长记忆,十年波浪伤离拆。算此舟、不是剡溪舟,空回得。
非出处,何须惜。非瑕类,何须摘。看雪销鸿去,有何留迹。安石岂无同乐意,玄真不是朝廷觅。但眼前、真率暂相违,歌声寂。
满江红(古岩以马,观复遣舟,约余与中斋和后村海棠韵,后寄述怀)。宋代。刘辰翁。何许相求,且不是、南温北石。也欲学、绝交高论,自陈余癖。万里鱼书长记忆,十年波浪伤离拆。算此舟、不是剡溪舟,空回得。非出处,何须惜。非瑕类,何须摘。看雪销鸿去,有何留迹。安石岂无同乐意,玄真不是朝廷觅。但眼前、真率暂相违,歌声寂。
题兰蕙。宋代。释绍昙。一茎四花,挺然拔萃。其臭如兰,其标如芷檀啄簇烟而不繁,劲节疾风而不倚。是以昂山有山林轩昂之志。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宋代。苏辙。灯笼白葛扇栽纨,身似山僧不似官。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道林寓居。唐代。齐己。秋泉一片树千株,暮汲寒烧外有馀。青嶂这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风骚未肯忘雕琢,潇洒无妨更剃除。即问沃州开士僻,爱禽怜骏意何如。
用彭太守喜雨韵 其二。明代。郑真。商羊缥缈舞层空,涧谷深深起蛰龙。阊阖九重传帝命,云霆千里沛神工。有年喜续麟经笔,乐事欣传鹤发翁。争似盛明贤太守,恩波湛湛不论功。
将至兰溪夜宿沙浦。明代。徐渭。中夜依水泽,羁愁不可控。远火澹冥壁,月与江波动。寂野闻籁微,单衾觉寒重。托踪蒲稗根,身共鸥凫梦。
送陈博仲随任琼山学。明代。岑徵。一叶微茫背穗城,南溟绛帐伴谈经。天涯有父传诗礼,同业无人识姓名。官舍春开椰叶密,郡楼秋接海潮平。倦游我亦乘桴客,珍重临歧百感生。
送施宗锡归福州一首。明代。黄省曾。花移北窗日,竹洒南荣风。双燕语度水,一蝉吟流空。晋安施宜生,别我吴城中。因谈三山秀,问尔长春宫。但云草木繁,巳无台观隆。功名不值一杯水,忽然使我怀庄公。君平昔日于此地,延年秘诀留山翁。飘飘今日拂衣去,亦可岩壑求遗踪。他年我作石,䦵其待之降虎峰。
长相思。宋代。吕胜己。体夭夭。步飘飘。绶带金泥缕绛绡。珑璁趁步摇。浅霞消。两峰遥。斜插层楼金系腰。花羞人面娇。
答陈植父。宋代。林景熙。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向。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郭评事。宋代。许棐。廷评满腹贮阳春,笔下从来活几人。厅小似分幽寺住,俸轻如在旧山贫。堆书教子犹疑少,倒屣迎宾不厌频。欲效林宗巾角垫,自嫌双鬓有红尘。
无梦令 赠元公。金朝。马钰。德茂元公兄弟。月帔星冠随意。奉劝更修持,炉炼丹砂无比。无比。无比。占得蓬瀛仙位。
诉衷情。宋代。晏几道。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寄潮州于公九流。宋代。赵希昼。扁舟如叶路东西,一片滩声下恶豀。当日亭台旧时客,相逢莫惜醉如泥。
水仙 其四。明代。徐渭。海庙元君断百荤,粉腮胭颊弃如焚。江心罗袜从渠踏,不乱长波皱绿纹。
好事近(赠赵制机)。宋代。葛长庚。行到竹林头,探得梅花消息。冷蕊疏英如许,更无人知得。冰枯雪老岁年徂,俯仰自嗟惜。醉卧梅花影里,有何人相识。
和仲巽过度云岭。宋代。苏颂。磴道青冥外,跻攀剧箭飞。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
怀旧诗 伤王谌。南北朝。沈约。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心从朋好尽。形为欢宴留。欢宴未终毕。零落委山丘。
山居杂咏为顾玄言赋十八首 其十四 修竹埤。明代。欧大任。十万翠琅玕,阴霏洒寒云。周遭渭滨宅,何可无此君。
留别学生孔义韩即送北上八首 其四。清代。缪烜。揽衣陟高山,不上还即下。中道无客足,眷言古学者。雪窗萤案閒,一晌酿藏写。漫诩春华浓,春华不我假。
赠天台潘山人。宋代。戴表元。老潘双眸如绀珠,带以秋阳朝露之清腴。山形水熊出没千百变,经君指顾不得藏锱铢。我昔少年好狂走,风餐雨沐逐逐忘朝晡。至今卧游想共处,但觉云涛烟瘅千晨行须臾。匡庐春风锺阜云,彭浪之矶大小飞来孤。秦淮震泽洞庭野,峨眉缥缈南接五岭东苍梧。归来把锄剡山下,有时一竿钓月贺家湖。笼鹰枥马困羁束,每逢风鸣草惊动号呼。闻君谈诊到骨髓,褰衣振迅恨不六翮生形躯。寻牛卜龙古所有,君家祖孙三叶传青鸟。人言河流可移山可凿,秦皇汉武已类愚公愚。相留徘徊山南山北一百里,胜处忽然开酒壶。
春词。宋代。柴随亨。采蘩春日咏迟迟,何事于今咏黍离。夜到子中分旦气,岁从寅上授人时。野花啼鸟般般意,流水孤村岸岸移。且向醉中歌一贡,自怜吾及共吾儿。
虚斋。宋代。晁补之。虚斋闭疏窗,竹日光耿耿。更无司业酒,但有广文冷。人怜出入独,自喜往还省。时作苦语诗,幽泉汲修绠。
武昌江汉亭。宋代。章云心。 江汉亭前江汉浮,岷嶓万里会吴头。江穿南北天心落,汉接东西地脉流。水上龙争方一梦,山中鹊起已千秋。张刘精爽知何在,安得同来赋远游。
送林吾宗南还时余将入燕。明代。徐熥。相逢虽暂喜,相别倍含情。渡水雁孤影,出关鸡一声。愁从归路减,寒近故乡轻。所叹飘零者,风霜向北平。
西江月 继张孝纯韵。元代。王恽。郢下空歌白雪,琴中谁听高山。人生何用钉疏顽。不过两盂日饭。梦到钓台老树,秋风闲煞渔竿。沙鸥无数点江干。知我忘机去慢。
寄李太无。元代。宗衍。不见能诗李谪仙,东湖吟望两经年。丹光迥出青云上,紫气长临碧海边。拟对棕衣论涧竹,更留茅屋赋江莲。疏钟细磬匡山里,头白归来也自贤。
梅花集句 其一○九。金朝。李龏。倚树空惊白发新,风飘万点正愁人。不知谁唱归春曲,更在朱栏绿水滨。
宿山寺思归。唐代。李端。僧房秋雨歇,愁卧夜更深。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归萤入草尽,落月映窗沉。拭泪无人觉,长谣向壁阴。
浪淘沙 山居十首 其五。明代。高濂。披雾葛衣轻。树底凉生。阴阴修竹翠为屏。池浸紫薇和月冷,几点流萤。花影湿棋枰。北牖风清。酣酣梦醒夜三更。最好深山更深处,避却炎蒸。
将军行。宋代。司马光。示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余。腰垂金印结紫绶,诸将不敢过庭除。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钟鼓观麾旟。肥牛百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娱。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长寿仙促拍(太母生辰)。宋代。曹勋。舜德日辉光,正初冬盛期。东朝喜、诞生时。向彤闱、清净均化有,自然和气。长生久视,金殿熙熙。宴瑶池。袆衣俱侍、玳筵启。花如锦、耀朝晖。太平际天子,天下养、共瞻诚意。南山虔祝,亿万同岁。
闻子规。元代。梵琦。啼来啼去一声声,却笑离人不解听。何处故乡归未得,白云空锁乱山青。
喜迁莺 题荆溪小隐图,赠林天友别驾。明代。钱肃润。荆南山麓,看烟树苍茫,层楼叠屋。中有高人,呼之不出,共说其人如玉。阳羡茶真可爱,九里水原非浊。暂栖住,任逍遥容与,为盘为谷。不俗,算自昔宦隐名流,争向溪边宿。杜榭犹存,任台在望,山为苏公称蜀。君复结庐到此,恰尔追芳齐躅。是图也,置五云罨画,平添一幅。
闻平湖僧绍义自岭归又入浙。宋代。周暕。曾写当年送别诗,小窗几度梦魂飞。句从檐葡林中得,人在梅花岭外归。礼罢祖师无有相,遍参老宿悟来机。归舟久驻西湖上,闻道新来景又非。
秋怀 其四。明代。王元俸。日下繁香不自持,红泉翠壁薜萝垂。鹤和云影巢高树,蝉曳残声过别枝。万古风尘供醉咏,一轩秋雨对僧棋。分明更想残宵梦,暗指遥山学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