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龙门废寺。唐代。刘沧。因思人事事无穷,几度经过感此中。山色不移楼殿尽,石台依旧水云空。唯馀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
经过龙门废寺,我因为思考人世间的种种事物而感叹不已。山色没有改变,只是楼殿已经没有了,石台还依然存在,而四周却是空无一物。仅有的是滴着春露的芳草,以及时不时被晚风吹落的残花。杨柳覆盖的河滩上,清濑发出悦耳的声音,而沙鸟在暮天中自东向西飞行。
《经龙门废寺》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间易变的事物的思考和感慨,以及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尽管人事物事都会发生变化,但在这个废弃的寺院中,山色依旧,石台依然存在。这与人世间的变幻莫测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尽管一切都会改变,但大自然却有着自己的规律,与人事相比更为恒定和永恒。
诗词的语言简练明了,用意象描绘细腻入微。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景物中的芳草滴露、残花落风,杨柳覆滩以及沙鸟飞翔,都是生命中瞬间的片段,带给读者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废弃的寺院为背景,通过对寺院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易变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在生命流转中,人事物事会不断改变,但大自然的规律恒定不变,唯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安宁和永恒。这种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富有哲理和寓意,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刘沧。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吕子固置会有诗张芸叟邀予席上依韵和。宋代。李复。故国归来晚,相逢共老年。聊从浮白饮,莫拟畔牢篇。花近红侵坐,槐新绿媚天。还丹消息断,无惜放杯传。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一公路涧。宋代。梅尧臣。我来袁公溪,断岸犹残垒。僵柳远临湾,新蒲初出水。行行古台近,两两惊禽起。鸡犬何处闻,人家深坞里。
秋日杂咏八首 其三。宋代。陆游。菰蒲风起暮萧萧,烟敛林疏见断桥。白蟹䱥鱼初上市,轻舟无数去乘潮。
水龙吟 其三 九日次前韵。宋代。袁去华。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寄林运使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门第违离又一冬,素书寥阔便艰通。身随回雁辞湘水,官许骑驴看华峰。人笑半生耽落拓,自欣三径著疏慵。顾惭囊粟无功受,勤动终年是老农。
兰谷辞为黄时雍尊人赋。明代。顾清。兰之生兮于彼空谷,抱幽贞兮不群以独。白石兮清泉,纷紫茎兮冒寒。渌兰之香兮扬扬,汎光风兮朝阳。谷无人兮自芳,谷有人兮吾与子兮徜徉。谷中之人兮清且真,不可见兮徒名闻。仰丹崖兮千仞,思委佩兮江滨。折芳兮谁赠,羌云路兮愁人。抚瑶琴兮叹息,长寄情兮斯文。
如梦令 春闺。明代。归淑芬。数日珠帘慵捲。槛外初来新燕。绣袂倚朱栏,春暖风吹人倦。人倦。人倦。且向海棠消遣。
重九会光化二阕 其二。宋代。韩琦。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和董良史宪佥西郊草堂杂兴八首 其五。明代。陶宗仪。日长双燕语深堂,树木参天枕簟凉。龙德光明今宇宙,犬牙相制古封疆。人庞俗厚宜栖止,岁泰时康匪禬禳。我亦有家归未得,浙江东去路微茫。
次韵睡起答何中蒙赵元默二举人 其二。明代。罗钦顺。眼前真合口三缄,山有黄精忆旧镵。美酒如渑输客醉,翠屏当牖要人监。吟多未觉风光尽,梦少何妨燕语喃。行止分明天意在,北风长夏送归帆。
兴元府园亭杂咏·静庵。宋代。文同。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
太常引·两株如玉瘦相邻。元代。张之翰。两株如玉瘦相邻。尽红复、抱芳春。看到不同群。比问白寻黄更亲。出尘态度,倚风标格,消得一词新。谁解按歌唇。教唱与、青崖故人。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六。宋代。释居简。智不到处,满口道著,与你大书特书。屡书于虚空中,不怕风吹日炙,有名不用镌顽石。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六 愚。金朝。李俊民。膏以明自煎,薰以香自薪。善哉柳侯意,一字辱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