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房处士闲游

送房处士闲游朗读

送房处士闲游

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
刀圭藏妙用,岩洞契冥搜。
花月三江水,琴尊一叶舟。
羡君随野鹤,长揖稻粱愁。

译文:

送别房处士悠闲自在地游历

采取达到许远的地方采药材,
寻求山川的美景,尽情远游。
精巧的匕首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在岩洞中探寻冥冥之秘。
花香、月光、流淌的江水,
以及一个琴和一艘小船。
我羡慕你,像野鹤一样随意自在,
向你深深鞠躬,送别你备尽愁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房处士,房处士自由自在地游历山川,追求自然之美,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美丽的花香、月光和江水,以及一个琴和一艘小船,将处士生活的悠闲和自在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描述处士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闲逸自在、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的房处士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能够进入岩洞中,探索冥冥之秘,这象征着他超越了尘世束缚,探索内心的宇宙。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传统士人生活中束缚和烦恼的厌倦之情。诗的语言简练而精确,意象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追求自由和心灵层面的放松的感觉。它呈现了一种向往和追求无拘无束、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方式的理念,引发人们对自然、人文和自由生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朗读
()

猜你喜欢

雾扫山如泼黛浓,一开口笑古难逢。
斩新种柳辋川水,火急移莲玉井峰。
甚爱名花当辇致,远求佳果莫函封。
人生惟有田园乐,未可轻将仕易农。
()

身不作村农,不知村农苦。今夏苦淋漓,秋来仍多雨。

万顷与千畴,茫茫无片土。始尚望开晴,新秧还可补。

()

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

进不惊人退不藏,朅来士术惠殊乡。疏馀益信琴多乐,拙甚方虞锦重伤。

顾我未能精俗事,感公偏遗好诗章。怀间得胜千金直,莫谓无人识夜光。

()

淡淡疏疏不惹尘。暗香一点静中闻。人间怪有晴时雪,天上偷回腊里春。
疑浅笑,又轻颦。虽然无语意相亲。老来尚可花边饮,惆怅相携失玉人。

()
了生始可言常事,知性方能议大猷。
只此长川无昼夜,为谁驱逼向东流。
()

章台春嫩碧芽肥,又见阳和使者归。南纪霜崖留政迹,洞庭波月澹容辉。

弱萝有寄千寻直,狐鹗乘吹万里飞。三载少林门下士,谬持空钵乞传衣。

()

白玉堂前双燕飞,堂中思妇怨残晖。臂环寄远青芜合,琼宇题乾白雁归。

醉倚合昏惊叶暗,愁寻豆蔻妒花肥。窗间昨日同心锦,染罢香丝不上机。

()
头白不知今几龄,儿时犹及见升平。
可怜野老无知识,却认钱塘是汴京。
()

别通一路仰窥天,深入重崖直到泉。何事频来观不足,璇台云物石房烟。

()
草色青青汉水新,异乡听雨怕逢春。
客怀不似今年恶,频向东风送故人。
()
寒云静如痴,寒日惨如戚。
解鞍寒山中,共坐寒水侧。
新甘出短绠,一酌烦可涤。
仰攀青青枝,木醴何所直。
()

夏木千章厚影铺,澄湾楼阁杂芙蕖。吴王魂魄应游此,可惜西施在五湖。

()
无风香篆吐长丝,收架凝尘不下帷。
鸟雀声和晴日暖,午窗扪虱坐多时。
()
花花,满枝红似霞。
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