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处士。唐代。李商隐。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读遍先贤传,如君事者稀。
中文译文:《崔处士》
真人居住在里面,
先生进入机拘门。
他不愿打开竿子,
只愿意高兴地背米回家。
在雪地里步行到东郭,
在堂上穿着老草衣。
阅读过前人的传记,
像你这样的人很少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崔处士为主题,是一首颇具婉约风格的诗词。诗人以质朴的笔触描绘了崔处士的生活,展现了他的孤寂和清贫。
首先,诗人形容崔处士“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表达了崔处士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境遇。他不追逐物质的名利,而是以“背米”为乐,拒绝“投竿起”,意味着他不屑于为了功名利禄而忙碌追逐。
其次,诗中描绘了崔处士在雪地中行走,“堂上老莱衣”,生活简朴而朴实无华。这种朴素的生活态度表明了崔处士对于世俗荣华富贵的淡漠和超然。
最后,诗人提到崔处士阅读过前人的传记,说明他有学识渊博,从而强调了他的与众不同。崔处士的风采和品质在当时是罕见的,这也是诗人称颂他的原因之一。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不谋求富贵的人物形象,崔处士以其超凡脱俗的品质和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展示了唐代士人的精神追求和境界。同时,诗中所描绘的崔处士形象,也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对于自身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和境遇的写照。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窠臼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自在、淡泊名利的向往。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送陈漕时权帅还自静州。宋代。吴则礼。汉节亭亭晻霭间,邦人多看锦鵰。初传使者驱千骑,俄见将军定百蛮。云尽月光依组练,雪消春信满湖山。伫闻禁掖催颇牧,玉陛归亲咫尺颜。
白腊上。清代。牛焘。白腊尊严蔚接天,钟灵岞崿独巍然。岚拖玉带晴开嶂,翠拥螺鬟澹锁烟。风雨分疆标一柱,儿孙列戟镇三边。神来夜月丛祠古,万壑松声奏野弦。
移居图二首 其二。宋代。陆文圭。细君散髻抱婴儿,底事移家不皱眉。有句曾嘲穷处士,四婆元自解吟诗。
寄江朝宗。宋代。吴芾。君来已是后花期,不见春风烂熳时。槛外止余新芍药,檐前只有旧酴醾。尚堪共泛忘忧酒,亦可同吟遣兴诗。倒指春归能几日,速来相就赏残枝。
【越调】天净沙_嘲歌者茶茶。元代。周德清。嘲歌者茶茶根窠生长灵芽,旗枪搠立烟花,不许冯魁串瓦。休抬高价,小舟来贩茶茶。舟阻女儿港庐山面已难寻,孤山鞋不曾沉,掩面留鞋意深。不知因甚,女儿港到如今。
醉花阴 其二 冬夜偶拈。明代。俞彦。岁暮凄然风雨夜。小鼎微兰麝。窗纸印瓶梅,旧事心头,辗转浑无藉。荧荧灯火蜗牛舍。金粟开还谢。寒漏促铜壶,被烬薰篝,好梦凭谁借。
岧峣孤馆祝融峰,一榻长悬紫翠中。为问群星谁共摘,由来帝座可能通。
不须白日招黄鹄,且向青天驾赤龙。□□□□□□□,□□□□□□□。
邓玄度开府衡阳筑天尺馆于祝融峰上以书见招时奉母山居不能奔命诗以寄谢。明代。张萱。岧峣孤馆祝融峰,一榻长悬紫翠中。为问群星谁共摘,由来帝座可能通。不须白日招黄鹄,且向青天驾赤龙。□□□□□□□,□□□□□□□。
次韵汉卿舅即事二绝 其一。宋代。范成大。风捲南枝一夜休,孤芳宁肯为人留。淡妆素服真成梦,落月横参各自愁。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唐代。方干。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赠农(一作孟郊诗)。唐代。聂夷中。劝尔勤耕田,盈尔仓中粟。劝尔无伐桑,减尔身上服。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狂风一飘林,万叶不著木。青春如不耕,何以自拘束。
乱雨敲春,深烟带晚,水窗慵凭。空帘谩卷,数日更无花影。怕依然、旧时燕归,定应未识江南冷。最怜他、树底蔫红,不语背人吹尽。
清润。通幽径。待移灯翦韭,试香温鼎。分明醉里,过了几番风信。想竹间、高阁半开,小车未来犹自等。傍新晴、隔柳呼船,待教潮信稳。
琐窗寒(旅窗孤寂,雨意垂垂,买舟西渡未能也。赋此为钱塘故人韩竹闲问)。宋代。张炎。乱雨敲春,深烟带晚,水窗慵凭。空帘谩卷,数日更无花影。怕依然、旧时燕归,定应未识江南冷。最怜他、树底蔫红,不语背人吹尽。清润。通幽径。待移灯翦韭,试香温鼎。分明醉里,过了几番风信。想竹间、高阁半开,小车未来犹自等。傍新晴、隔柳呼船,待教潮信稳。
和虞相喜雪二首 其二。唐代。王质。六花飞堕九重天,冻折旌竿裂弩弮。不夜尝衔九龙烛,未春先贡八蚕绵。暂开晴色供前日,复作奇祥饯故年。留得馀生食贱麦,杨林江上海楼船。
蝶恋花 夏日。明代。王九思。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绕屋重重绿。人在绿阴深处宿,午风枕簟凉如沐。树底辘轳声断续,短梦惊回,石鼎茶方熟。笑对碧山歌一曲,红尘不到人间屋。
又寄龙学。宋代。李覯。三十年交旧,相逢各白头。海壖曾共饭,洛社又同游。脱屣风波地,开怀松桂秋。两眉从此后,应不著闲愁。
鼎河口枕上作。宋代。范成大。漂泊离巢燕,弯跧负壳蜗。瘦嫌莞席硬,老觉画屏奢。报道帆当落,传呼鼓已挝。且投人处宿,未到已闻蟆。
感叹二首 其二。宋代。李觏。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闻宫车晏驾怆然书感。明代。庞尚鹏。惊传遗诏下江村,忍向邮亭问改元。紫禁何年回御辇,孤臣无地报深恩。遗弓怅望龙髯远,负扆争看帝座尊。相国古来重伊傅,先朝耆旧几人存。
席上。宋代。张宪。彼美璚林姬,绿云何盘盘。清歌珠落斗,妙舞玉成团。风急酒晕薄,月斜花露寒。剪灯续残醉,把袂接馀欢。虽非长夜饮,犹胜万钱餐。
同上修文海外楼,李唐榜署到今留。千金未计求真骨,一傅犹能敌众咻。
反哺漫言乌尽孝,补天终与石为谋。书生踏遍抟抟土,日入还为日出讴。
丙午八月日本修文馆讲席赠南菁旧同学 其二。清代。姚鹏图。同上修文海外楼,李唐榜署到今留。千金未计求真骨,一傅犹能敌众咻。反哺漫言乌尽孝,补天终与石为谋。书生踏遍抟抟土,日入还为日出讴。
和胡宿韵寄蒋之奇。宋代。邓忠臣。梦罢静思岩野回,何心商鼎作羙梅。东门祖帐新光宠,北斗枢星旧冠魁。无故弟兄真可乐,相忘父子总多才。扁舟若向乐吴去,几杖何由日夕陪。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亚献终献。唐代。包佶。膋芗备,玉帛陈。风动物,乐感神。三献终,百神臻。草木荣,天下春。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宋代。姜特立。四方男子志,当在壮年时。民社非轻异,才猷且小施。附庸今列邑,大国古称随。莫谓朝廷远,行看召驿驰。
世上吟。宋代。邵雍。世上偷闲始得闲,我生长在不忙间。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坐卧边身唯水竹,登临满目但云山。醉眠只就花阴下,转破花阴梦始还。
登碧岩寺卢舍那瑞像阁 其三。南北朝。邹浩。我住莲华法界中,尘尘刹刹本来同。旃檀一瓣聊兴供,吹满岩前万窍风。
题长松二首。宋代。何耕。路穷山百转,云拥木千章。蕞尔人间世,萧然古道场。龙神森拱卫,旱魃走祈禳。地远斋厨薄,重来剩裹粮。
渔父词/渔父。宋代。赵构。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晖。纵远舵,适天机。水底闲云片段飞。
赠笔生杨君显。元代。杨维桢。杨君缚笔三十年,高艺岂止千人传。梁园学士为作传,虎丘道人会乞钱。桐叶秋风来古寺,苔花春水放归船。白头懒草《长门赋》,自写江南踏鞠篇。
寄罗明道。元代。刘崧。曾过溪南访草庭,绝怜高隐静仪型。雨沾竹色侵书帙,云拥岚光落座屏。松径晓开岩雪白,稻田冬护水烟青。何由跨犊閒来往,日听先生讲道经。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宋代。苏轼。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虽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天初若相我,发迹造弘大。岂敢负所付,捐躯欲投会。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低回畏罪罟,黾俛敢言退。若人疑或使,为子得微罪。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
苦雨。明代。张萱。正月至二月,未有不阴时。天漏石难补,春寒龙转痴。莺花偏见妒,笠屐最相宜。曝背何时献,愁霖且赋诗。
寄题材永新顾成这粟庵。宋代。王洋。学诗学礼孱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鹍鹏羽翼自垂天,蜩与飞鸣有馀地。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棲吒。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
潇湘八景·洞庭秋月。宋代。宋宁宗。 白水连天远,吴淞一幅秋。橘洲冰魄满,竹阁佳华留。凫雁不饮啄,鱼龙与拍浮。垂虹寓今夕,清胜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