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朗读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译文

那是为着什么闲愁才这样愁眉不展的呢?还不是由于老来无奈,百无心绪的晚景堪悲啊!人生百年,只不过像是阳光移动着花影那么飘忽匆忙。每当对镜看到自己的两鬓渐成斑白,更感到心灰意懒,万事皆空啊!
每日来只是溪头醉饮,竹林对弈,打发着这闲暇的岁月,哪儿还有邀朋呼醉、作赋吟诗的旧时豪兴呢?当年那逞强好胜、遇事不甘人后的精神意气如今安在呢?所余只不过是年来久病初起时的弱不禁风了啊!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重九:旧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旋:渐。花阴:花荫。阴,同“荫”。
溪上枕:喻隐居生活。
竹间棋:喻隐居生活。
十分:全部。筋力:犹体力。
年时:往年。

参考资料:

1、王延梯.辛弃疾词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201

2、易蓉.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98-399

3、包杰.宋词意译新探:学林出版社,2008:125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创作背景

  这是词人罢居上饶带湖前期的作品。观词意,当在游鹅湖归来病体恢复后的第一个重阳节。此前词人先有《鹧鸪天·重九席上作》,于重阳酒席上着意称扬“黄菊清高”,末二句谓“明朝九日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知作于重阳前一日,而意犹未尽,再作此篇,故题称“重九席上再赋”。   

参考资料:

1、郑小军.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93

赏析

  这首词是于重九席上吟咏老人心怀的,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喟。全词以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既写自己衰老的形态,又写自己不服老的精神,沉郁苍凉,显示出作者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力求超越自我,获取心理平衡的努力。

  开头二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感喟人生,点出题旨。“有甚闲愁可皱眉”,实际是说自己愁眉不展,并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闲愁。作者接下指出为什么要皱眉头,主要是因有老人心怀,故无情无绪,往往自伤自悲。在这里,作者强调了老人心怀,点出了题意。作者的老人心怀也不是否凭空产生的。作者在《满江红》(曲几团蒲)词中借朋友之口劝他:“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而在《满庭芳》(西崦斜阳)中又说:“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这一切都表明他想极力超拔人生困境,但终究不易,“百年”二句写出了他对人生困境的觉悟与认识。前一句是说人生百年,转眼即逝;而后一句则是说世路坎坷,壮志莫伸,人情冷暖,晚景落寞,这一切的磨难,都在自己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回首往事,反思人生,使他产生了某种空漠感和幻灭感,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他来说,枕流洗耳的高洁,竹间下棋的幽雅,饮酒赋诗的超逸,乃至访亲问友的欢快,一概没有兴趣,也懒于去学去做。“溪上枕”三句,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淡漠。但人生的遗憾,并没有使他走上颓唐和玩世。他还是要乐观地面对现实。故词的结尾二句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指出现在所说的我身体强健也好,还是说我十分精神也好,都是相对的,是和“年时病起时”相比较而言的。这样结尾既照应了开头,又点出了产生老年心怀的原因,还表现了作者力求超拔人生困境的潇洒的生活态度,意义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

参考资料:

1、叶嘉莹.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6:456-457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元宵三五酒半醺。
马蹄前、步步是春。
闹市里、看灯去,喜金吾、不禁夜深。
如今老大都休也,未黄昏、先闭上门。
()
春半暖初回,疏雨兼和风。
新晴临晓江,万象一镜中。
策杖访僧寮,披榛小径通。
梵音令人静,世事皆楚弓。
()

沼花惟有荷花红,卿比荷花又不同。爱得花开将结子,再三珍重五更风。

()
白发人惊老阿童,横江聊借半帆风。
却嗟缚得穷孙皓,未似高歌醉闭篷。
()

葛岭苏堤昼寂然,东风吹我过湖船。
江山信美无人会,儿女情多只自怜。
柳色染匀春淡荡,杨花落尽日暄妍。

()
想天开阊阖,正元日、受朝仪。
美出震居尊,承乾继统,行夏之时。
梅花领将春到,更祥烟、浮动万年枝。
丽日徐行黄道,和风细度丹墀。
()

二贤同载笔,久次入新年。焚草淹轻秩,藏书厌旧编。

竹风晴翠动,松雪瑞光鲜。庆赐行春令,从兹伫九迁。

()
千圣相承惟道一,忧勤惕厉意尤深。
至诚之理元无息,有息良非天地心。
()

姊妹低头内款时,石家妃子骂封姨。即今未了炎凉债,许傍梅花写一枝。

()

淇水园东有此君,亭亭高节直凌云。红尘隔去三千丈,翠色看来十万分。

势利却无身外累,市喧不向耳边闻。岁寒心事谁为侣,拟是羲皇世上人。

()

嫩汤自候鱼生眼,新茗还誇翠展旂。谷雨江南佳节近,惠泉山下小船归。

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酒客不通尘梦醒,卧看春日下松扉。

()

一声长笛海门秋,云树苍茫耸戍楼。凭吊高歌缘底事,废兴祇合问江流。

()

纷进舞(一作拜)兮堂前。
目眷眷兮琼筵。
来不言(一作语)兮意不传。

()

湛露终须为我浓,轻云漫作此山容。闭门扫轨无他事,散发行吟但一峰。

悬榻安能来孺子,同舟或许望林宗。眼中归燕连翩去,愧尔寒蝉尽日逢。

()

间气生王佐,多才秉国钧。
栋隆凭杨梓,节劲仰松筠。
底绩承平业,遗荣寿考身。

()

暮年一杯春,愁边赖开拓。醉乡归路稳,城郭见隐约。

万事付颓然,破帻风堕落。胸次竟何有,八窗洞空廓。

()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
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
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
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
()

()
天齐浪自说浯溪,峡与天齐真个齐。
未必峡山高尔许,看来只恐是天低。
()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
不出柴门三月强,亦无诗句答风光。
悠然自有深居乐,满径从教春草长。
()
日上苑梅凝素艳,雪晴宫柳弄青条。
已观寿土封东国,即看怀金奉内朝。
()

生申时节书云月。惊怪玉梅开不彻。犯寒那得一枝春,要与邦君供胜绝。
可轩有个词清切。解送双凫朝降阙。一声声祝一千年,试倩雪儿歌几阕。

()

井渫不食我心测,署东有井光黝黑。但足兵爨不及民,无乃虚此甘泉力。

我闻当日施将军,驻师告天天如闻。六月炎熇苦赫烈,井泉迸出如流云。

()

燕市相逢巳莫春,弟兄倾盖往来频。海天一日归双雁,柳色长亭怅几人。

等是苦辛尤日莫,渐逢莲藕始乡津。不知黄浦秋来月,醉后同谁网细鳞。

()

劳燕分飞十八春,相逢疑假又疑真。灯前带雨梨花弱,扇底含烟柳叶颦。

不嫁东家应有命,再来南陌岂无因。深红落尽馀青子,小杜诗成倍怆神。

()

上令下簿领,日同餐吴粳。餐粳问租田,田不在吴城。

田初属吴疆,今分与吴平。海壅太湖溢,湿洼苦常盈。

()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
虽入秦帝宫,不上秦帝床。
夜夜玉窗里,与他卷衣裳。
()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
东风转瞩又东阜,久赋将芜力未薅。
古木阴深巢燕弱,荒陂水浅怒蛙豪。
儿废方拟半栽秫,身隐尚嫌全种桃。
何许蕨薇君欲来,饥眠堪义华山高。
()

故人共宿幽斋小,扁竹花开映紫蒲。采阁冥传浮水箭,金城朝建相风乌。

朱丝镂管书苔纸,银簟秋衾梦橘湖。明日棹船金水去,烦君临别赠文无。

()
田横入海犹能得,商至长安百里强。
能使四人成美节,始知高祖是真王。
()

洗蘩洗不去清肌,雪瓣冰心照玉池。可怪东风偏护暖,一番寒尽始相思。

()

医家者流多卢人,亦如许靖浪得名。有眼何曾识内经,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杀一命,却道良医逢死病。荆溪此辈端不稀,向来吾儿命如丝。

()

攲倾老屋寄江滨,曾见官居四过春。两屐崎岖那惮远,一尊仓卒不言贫。

旧游到此俱尘迹,异县惟君是故人。偪仄老怀无与语,更炊香稻住逡巡。

()

郭外新移野老家,旧书犹载两牛车。樽空北海虚耽酒,地薄东陵漫种瓜。

小径冲门分野竹,短篱临水透溪花。优游行乐元无尽,落魄浮生讵有涯。

()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庆膺神武帝,业付皇曾孙。

()

东山雷殷殷,南涧雨冥冥。爱尔衡门下,团团松盖青。

()

昌称文章续洒汉,只合彯缨侍香案。
帝遗骑麟下大荒,肯为吾州一笑粲。
至今千里被膏沐,犹自{上雨下矞}云余绚灿。

()
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
锦里瞻祠柏,绵州吊海棕。
蹉跎悲枥骥,感会失云龙。
生世後斯士,吾将安所从?
()

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白云留永日,黄叶减馀年。

猿护窗前树,泉浇谷后田。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

君家科级每蝉联,何况高才更妙年,
肄业机云同屋住,论文坡颍对床眠。
一双璧有连城价,九转丹能拔宅仙。

()

百尺寒松老干枯,韦郎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天吴紫凤图。

()
清晓鸦啼睡梦间,喜闻飞雪满前山。
揽衣忙作披衣意,不问轻寒且凭栏。
()
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

卮酒为酒寿,四座请无暄。岁星应是方朔,聊复谪仙人间。

叹息佳人空谷,天遣平章风月,暇菜五湖船。月下雪儿唱,新谱小游仙。

()
楼东清晓起参旗,火伏三金喜应期。
车马尘中犹苦热,故山已是早凉时。
()
劝尔勤耕田,盈尔仓中粟。
劝尔无伐桑,减尔身上服。
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狂风一飘林,万叶不著木。
()
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
风波直恩分,鍼石尽交情。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
()
五城邻北极。
百雉壮西昆。
钩陈横复道。
阊阖抵灵轩。
()

南为天之阳,其人多文明。精神得日月,变怪成文章。

朱火所沐浴,一一含珠光。蔽亏牂牁海,照曜祝融宫。

()
千古应无恨,诸公竟不能。
要令参溟涬,端合罢飞腾。
白草伤麟野,苍山下马陵。
有儿持手泽,泪落照书灯。
()

小苑平临太液池,金铺约户锁蟠螭。云中帝座飞华盖,城上钩陈绕翠旗。

紫气曾回双凤辇,青松犹有万年枝。从来清跸深严地,开尽碧桃人未知。

()
远梦回时路已迷,三更霜月倚楼西。
惊乌有底无穷恨,取向琴中作夜啼。
()

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

()
黄尘没车毂,平地得林丘。
花木风光早,陂池烟雨秋。
不弹长剑铗,甘赋大刀头。
九轨利名痼,逢君应少瘳。
()

省署聊休直,皇恩许过家。
朝廷宠儒雅,车骑有光华。
行色星垣动,褒章宰树加。

()

笑将三应谩痴绝,老贼豩哉诈受谩。听尔情忘恩义断,珊瑚枝上月团团。

()
华清宫树不胜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
七夕何人望斗牛。
一登楼。
()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

猘犬吠汉月,黄云塞江天。
江淮我家门,守地何择焉。
妇尝劝减灶,苦口为母言。

()

待拔旧愁根,忽种新愁换。晓夜两秋成,四大仓都满。

减颜红,摧鬓短。并不因寒暖。曾问越人无,此病何名款。

()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胜人。
邓通岂不富,郭解安得贫。
惊飞贺夏燕,走散入幕宾。
醉眠中山酒,梦结南柯姻。
()

绾结同心绶带宜。合欢消息好春时。妍风怀袖美人贻。

容易彩毫消玉腕,何如翠羽恋琼枝。白头犹自说相思。

()
弱瓣坚须灿野光,成丛灼灼斗丹妆。
风葩净蕴商天艳,霞朵轻摇月夜凉。
沈透柔柯难受雨,冷零嫩叶不禁霜。
通明可使书窗透,肯拾秋萤聚作囊。
()

汉武箠八荒,中原亦云蒿。神鲛甘鼎腥,天马以游遨。

归来大受计,柏梁造天高。赫哉轮台言,黔首息讴谣。

()
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
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
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诗。
()

碧山深处卜佳城,六槚亲栽万古情。篱下后身陶隐士,画中知己赵台卿。

邻翁过访分泉饮,童子迎归拄杖行。应笑纷纷学仙侣,药炉辛苦望长生。

()

寒夜静房栊,孤妾思偏丛。悲生聚绀黛,泪下浸妆红。

蓄恨萦心里,含啼归帐中。会须明月落,那忍见床空。

()

年来习得懒于云,秃笔严披肆典坟。草屋厚乘忘漏雨,纸窗微隙可容曛。

朝宜论列野宜俗,生有穹碑死有文。前代鼎彝今具在,莫言铭后更无勋。

()

螣蛇自有翼,未若应龙潜。蠖屈重渊中,润泽被八埏。

宣尼浴沂水,武仲巢箕山。于陵饿仲子,通国称其廉。

()

生意应时满,浓阴雨后滋。香添金镂曲,色映紫霞卮。

醒对花枝笑,吟看树影移。主宾忘尔我,依槛白云随。

()

去岁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系骢乌臼树,烧眼杜鹃花。
转坞泥塍滑,迷村草径叉。

()
风惊鸿雁行,吹落秋江上。
为扫碧岩边,问叔今无恙。
()

湖南远去有馀情,蘋叶初齐白芷生。谩说简书催物役,

遥知心赏缓王程。兴过山寺先云到,啸引江帆带月行。

()

紫箫吹破黄州月。簌簌小梅花,飘香雪。寂寞花底风鬟,颜色如花、命如叶。千里в兵尘、凌波袜。心事鉴影鸾孤,筝弦雁绝。旧时雪堂人,今华发。断肠金缕新声,杯深不觉琉璃滑。醉梦绕南云,花上蝶。

()

()
春风儿女喜,不合丈夫爱,日午困魔来,四体倦欲解。
春禽只随花中飞,幸此无声聒我睡。
一梦梦周公,笑与伊尹语。
问今天下贤者谁,何为见弃不见取。
()
瘦骨寒将断,衰髯摘更稀。
未甘为死别,犹恐得生归。
()
燕脂斑出古铜鼎,弹子窝深湖石山。
老去柴门谁复过,天教二友伴清闲。
()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
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