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作》是唐代诗人裴夷直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色莫来孤寝处,
春风又向别人家。
梁园桃李虽无数,
断定今年不看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裴夷直的心境。他在月明之夜独自躺在床上,却感到月光并没有来到他的寝室。春风也似乎只吹向了别人的家园。尽管梁园中桃李的花朵虽然繁多,但是诗人断定自己今年不会再去欣赏这些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月色和春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月色和春风通常被视为美好的事物,然而诗人却感到它们与自己无缘,仿佛它们只属于别人。这种孤寂的感觉在诗中通过“孤寝处”和“别人家”等词语得以体现。
诗的后两句写到梁园中的桃李花朵虽然众多,但诗人断定自己今年不会再去欣赏它们。这种态度可能源于诗人内心的失望和对生活的疲倦。他已经对花花世界产生了一种厌倦的态度,不再愿意去浪费精力和时间去欣赏美景。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冷淡。通过描绘个人感受,诗人传达出对于外界美好事物的疏离和对于人生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裴夷直。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
同醉(吕子元、庾及之、杜归和同隐客泛韦氏池)。唐代。元稹。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炼形真。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
峡中行。唐代。雍陶。两崖开尽水回环,一叶才通石罅间。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更险于山。
和陈鲁南遂初斋四首 其三。明代。顾璘。旷志高云上,浮荣逝水东。狂歌随楚老,力稼习豳风。道盛宾长满,心清室屡空。挥毫多妙墨,谁谓晚疏慵。
别张袁州五首。宋代。彭龟年。平生学不力,莫移资禀偏。疏愚寡周防,戆直绌巧谝。出身仕官府,何幸依仁贤。朴樕本无庸,刻画几成妍。江湖政浩荡,云汉难攀缘。何以慰我思,一语当韦弦。
人日立春。唐代。卢仝。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元代。方回。田园亡失后,儿女长成时。救急终无策,纾忧漫有诗。数年为去计,今日是归期。把酒东篱处,黄花剩几枝。
太湖诗。圣姑庙(在大姑山)。唐代。皮日休。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暴雨驳丹青,荒萝绕梁梠.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寂寂落枫花,时时斗鼯鼠。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俄然响环佩,倏尔鸣机杼。乐至有闻时,香来无定处。目瞪如有待,魂断空无语。云雨竟不生,留情在何处。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 其四。明代。金幼孜。萦纡缘岛树,迤逦傍林花。举目疑天近,回头觉路赊。追趍穷物色,幽赏惜韶华。小立迎鸾驭,中官拟进茶。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宋代。陈造。徐郎小隐处,爱我许迂临。多遻话岁晚,言归忘夜深。祛愁倚诗酒,结伴卜山林。更喜檀栾旧,风烟挺绿沈。
游岳麓寺三首。宋代。张嵲。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宫。地闢晋朝多胜概,人师支遁有高风。身游大士毗耶境,目尽湘东返照中。佳处未能频驻屣,此行寻胜亦匆匆。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唐代。温庭筠。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侵帘片白摇翻影,落镜愁红写倒枝。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宝藏寺洪钟。宋代。孙应凤。枕畔鍧然宝藏钟,声从何处入高墉。蜀颅衰臂今如许,唤起穹庐一卧龙。
武夷山中四首。宋代。蔡沈。余昔隐屏东,扁舟夹双龙。浩歌碧云间,万壑生清风。群仙幔亭宴,玉女双鬓蓬。夕景落寒岩,照耀金芙蓉。
题宗子赵明叔盘车图后。宋代。饶节。跌宕平生万里程,盘车一展老心惊。溪昏树暗牛争力,似听当年风雨声。
过晋陵哭陈生稚冲。明代。胡应麟。握手京华意气投,风尘驰骤两骅骝。人间未识青藜杖,云际先归白玉楼。溟海烟涛横赤鲤,乱山寒雾拥苍虬。吞声欲挂留徐剑,蔓草何因识故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