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宫人(一作袁不约诗)

病宫人(一作袁不约诗)朗读

病宫人(一作袁不约诗)

佳人卧病动经秋,
帘幕褴縿不挂钩。
四体强扶藤夹膝,
双鬟慵插玉搔头。
花颜有幸君王问,
药饵无征待诏愁。
惆怅近来消瘦尽,
泪珠时傍枕函流。

中文译文:

病房中的佳人经历了一个动荡的秋季,
帘幕褴褛不再挂钩。
身体虚弱,只能依靠藤条夹在膝盖上,
懒洋洋地插着发髻,不再用玉簪梳头。
幸运的是,君王来询问她的病情,
但是等待诏令的药物却没有音讯,使她愁苦不已。
近来的消瘦使她感到无尽的沮丧,
眼泪时常缠绕在枕边,如函中的溪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佳人卧病的情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作者的感慨,抒发了病患者的无奈和痛苦。

首先,诗人以佳人经历了一个动荡的秋天为开篇,意味着佳人曾经风华绝代,充满了生命力,但是现在却病倒在床,给人一种萧条和凄凉的感觉。

其次,诗人描写了佳人的凄凉境况:帘幕褴褛不再挂钩,四体虚弱只能依靠藤条支撑,懒洋洋地插着发髻,不再用玉簪梳头。这样的描写突出了佳人的无助和病痛。

接着,诗人提到君王有幸询问佳人的病情,但是药物却没有音讯,使佳人无法得到治疗,增加了读者对佳人未来的担忧。

最后,诗人以“惆怅近来消瘦尽,泪珠时傍枕函流”作为结尾,描绘了佳人日益消瘦的身体和不尽的眼泪,使人对佳人更加怜惜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病人的苦痛和无助。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抱怨,让人对生命的脆弱和病痛有更深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朗读
()

猜你喜欢

琴酒生来淡荡人。自宜消渴更长贫。不然辜负远山春。

狗监故能怜犬子,武皇应解妒文君。任他天壤有王孙。

()

寒烟依约残芜碧。夜凉小梦忙秋蝶。帘影漾疏星。纤云淡月痕。

罢歌裁佩玉。远信湘潮绿。花晓曳冰魂。雨丝飘曲门。

()

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

()

野色苍茫欲暮天,几家茅屋起炊烟。日斜唤渡人声急,浅水芦花泊钓船。

()

一德登黄阁,三台烛紫霄。化功兼衮补,和气作羹调。

运轴推元老,持钧序庶僚。赓歌应可嗣,赖尔协箫韶。

()

陈师鞠旅卜良朝,万里糇粮备已饶。习战自能闲纪律,临戎惟在戒矜骄。

剑莹鸊鹈清光闪,旗绕龙蛇赤羽飘。听彻前锋歌六月,云台合待姓名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