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裴起居

寄裴起居朗读

寄裴起居
早晨,千官在炉烟中清醒地站立,
近似乎站在红通通的台阶上。
彩绘的毛笔专为皇帝书写传达,
书信几卷都是太平盛世的纪事。

中文译文:

寄给裴起居

清晨千官站在雾气蒸腾的宫殿中,
几乎站在红红的台阶前。
五彩绘制的笔专为皇帝书写传递,
几卷书记载着太平盛世的事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威严与庄重。诗中的“炉烟”指的是宫殿内的烟气,象征皇帝的威仪,而“丹墀”则代表皇帝的寿衣。千官们站立在炉烟中,彷如站在皇帝的宝座台阶之上,显示了皇帝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彩绘的毛笔则象征了皇帝的权威和温和,书写的几卷太平书则赞美了皇帝的治理功绩,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景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帝的庄严和权威,以及他为国家带来的太平盛世。通过炉烟和丹墀的意象,诗人将皇帝的形象与威仪相联系,显示了他的尊贵和伟大。同时,诗人的赞美和向往也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给读者带来对太平盛世的美好遐想。整首诗以平实而自然的笔触,把唐代皇帝的荣耀和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姚合朗读
()

猜你喜欢

吴起为鲁将,杀妻殊不仁。
乐羊伐中山,食子太无情。
功名苟为重,骨肉无乃轻。
以此谋富贵,何如甘贱贫。
()

一从门馆遍投文,旋忝恩知骤出群。不道鹤鸡殊羽翼,

许依龙虎借风云。命奇未便乘东律,言重终期雪北军。

()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
江鶂[1]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2]一声秋曲。
()
君虽宦游者,间适意有馀。
平居对樽酒,口诵离骚书。
援琴写其声,世事皆蔑如。
不知万乘相,可易此乐无。
()
病暑迎秋苦恨迟,秋来唤起楚人悲。
一江风雨无眠夜,万里关山独往时。
奉檄不知翻远别,倚门应已念归期。
荻花枫叶添情绪,看得明朝两鬓丝。
()

端城之北,径五六里。有石室兮洞开,其上则七山建斗司天之喉舌,其下则渊泉不流渟碧一杯。

窥之则肌发冰,酌之则烦心灰。四傍则石乳玲珑,中敞圆盖。

()

比干剖心死,龙逢丧其元。行谊虽则美,肢体究不完。

而父师孟轲,上书尝责难。获全其首领,沈忧摧肺肝。

()

人自怜春春未去。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只道送春无送处。山花落得红成路。

高处莺啼低蝶舞。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会与光阴相客主。晴云又卷西边雨。

()

芳雨散繁绿,晨霏起层城。草树郁葱茜,欣欣遂敷荣。

圣皇秉元化,昕夕虑民情。彤廷授玉节,宪令藉名卿。

()

天华寺前维小舟,僧窗轩豁留清眸。平湖秋霁净如镜,时复轻轻飞白鸥。

()
夹堤全少露桃红,独许垂杨翠拂空。
千古苏仙几曾死,骑鲸时或下亭中。
()

海边红日半离水,天外暖风轻到花。雨声鞭自禁门出,一簇人从天上来。

()

空阶日晚雨才乾,小婢相随倚画阑。金钗误挂绯桃落,罗袖愁依翠竹寒。

()

华表鹤重来,嘉禾合穗。天命真人救斯世。故仙子来佐,中兴之际。这回真是个,风云会。

天水庆源,钱塘潮势。主圣臣贤千岁。半钩月小,一剪梅花香细。太平无事也,休辞醉。

()

虫臂观生非有象,马肝持论故无亲。虚名那办星牵轭,猛士难翻日转轮。

但使琴渔从叔夜,不妨樱笋送残春。白云凭语相思剧,三月溪山两故人。

()
访友入南山,扣门不闻语。
欲数青琅玕,错错知几许。
()

暂除名理觅新闻,细剖生香坐对焚。语授仙人还破戒,嗜偏古物更深文。

禅栖倦卧何妨懒,茗饮清酣亦类醺。待雪中间情可耐,无劳遣梦到湘君。

()
闻道重湖路未通,悠然身在碧湘中。
崎岖水国犹千里,牢落春花已半空。
江浪溅寒侵小睡,岳云筛雨音疏篷。
君诗亦说清幽趣,便觉年来气味同。
()

近得尚书信,殷勤问圣躬。愧为香案吏,未觐建章宫。

寤寐思明主,安危寄令公。皇储何日定,应待采芝翁。

()

东阑杏花雨,袅袅寒食烟。相期洛阳陌,斗草赌金钱。

白玉装车轴,珊瑚作马鞭。章台年少子,走马绿杨边。

()
启功

口里淡出鸟,昂然万劫身。

飞来天外句,刬却世间文。

()

重脱袈裟挂广州,与人说法口如流。

放生池里鱼倾耳,受戒坛前石点头。

()

昔与君交者,乃自吴趋见。一朝越江浔,千里返燕甸。

谒帝承明庐,伊予蒙嘉荐。已倾金雘心,复接琼枝面。

()

曚昽晓雾勒晨光,一样隆寒两月强。欲和阳春呵冻砚,老夫持酒手犹僵。

()

云锁樵关晚乍开,廿年知己过荒台。豚鱼远致青山盒,酒醒频倾碧涧杯。

竟日高谈陪二仲,好风吹暖韵三槐。我能剧饮君须醉,隔海重烟雨又来。

()

睢水无声下急湍,古园修竹半摧残。问君领郡因何事,此地曾飞白雪寒。

()
东阁诗悭,西湖梦残,好音难托。
香消玉削。
早孤标顿非昨。
阿谁底事频横笛,不道是、江南摇落。
()
风流人物冠瀛寰,折桂曾惊咫尺颜。
肯赋摽梅深有味,已标仙籍正相关。
一枝笑入弦歌里,千古名传俎豆间。
欲搅枯肠追妙语,飞来双鹤杳难攀。
()

去年君自信州回,斜日江亭送酒杯。犹记别时重有约,秋深日日望君来。

()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
夜阑不能寐,鸡鸣垂欲三。
起步秋月影,寒发何毵毵。
斗柄落山北,参旗挂庭南。
三五忽四五,蛙蚓众喙缄。
()

初出郎官署,先传府倅贤。天恩谢北阙,春水载南船。

郡已无三害,民皆有一廛。年丰公事简,瀹茗试山泉。

()
榘薙犹前辈,襟怀更古风。
子孙如谢傅,宾客爱山公。
乔木千年思,晨星一瞬宛。
彬彬看祠事,盛德世无穷。
()

桐江水色映青山,安稳行人挂布帆。回首风沙鞍马里,不知此地是尘凡。

()

常闻疏少傅,知足遽辞官。
祖道宾仪盛,挥金里宴欢。
畏途非蠖屈,高志自鹏抟。

()

吟罢江山气不灵,万千种话一灯青。
忽然搁笔无言说,重礼天台七卷经。

()

不怀南枝斗粉光,品题应合让苏黄。
融成蜂蜡千葩秀,散作龙涎几阵香。
立悟瞿昙真面目,坐忘姑射旧梳妆。

()

春自何来,深雪里、南枝先白。伊祁氏、一番陶冶,千林香色。弱柳眼回青尚浅,小桃腮晕红将入。笑渠侬、剪彩与裁花,夸闺德。
九十日,春还客。数千里,官为役。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一脉流通天造化,三杯扶植身关尺。对东皇、太乙续离骚,需词伯。

()
山润石含玉,林秀渊藏珠。
珠玉两交辉,情穷意难极。
()
庭虚宜受月,无月吾亦罢。
阁阁蛙成市,点点萤专夜。
()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
芭蕉无耳闻雷开,葵华无眼随日转。
释迦老子亦无生,每岁今朝浴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