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后忆山中。唐代。李德裕。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
《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后忆山中》是唐代李德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后忆山中
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
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
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
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
中文译文:
清明过后远思山中,
在野外的老人在林下陶醉。
明亮的月光照耀整座山,
微风吹拂百花散发芬芳。
飞溅的泉水与万物的声响,
仿佛在模仿箫吹的声音。
不等天明的曙光分辨,
早已有鸟鸣声喧闹起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过后,李德裕回忆起山中景色的情景。诗中展现了山野间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大自然中的美妙景致。通过描述月光、花香、泉水和万物声响,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山中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的感触之深,使得他仿佛听到了箫吹之音,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赏析:
《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后忆山中》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月照山明、风吹百花气、飞泉与万籁,以及喧鸟的鸣叫声,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生活的活力。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山野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诗中的野老林下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沉浸和陶醉,使读者也能够感受到这份宁静和喜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呈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敕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南北朝。韩雄。共列中台贵,能齐物外心。回车青阁晚,解带碧芳深。夜水随畦入,晴花度竹寻。题诗更相应,一字重千金。
次韵答张林泉五首 其三。明代。陶宗仪。倦草淮南大小山,此身长与白云閒。南邻北舍相欢洽,西陌东阡自往还。笔势纵横惊雨骤,文词奇古发天悭。几时共剪西窗烛,尊酒高谈一破颜。
贺新郎 咏物分题得女儿酒。清代。周星誉。一见心都醉。笑偏如、钱塘苏小,乡亲原是。刚趁酿花天气好,酿出春愁滋味。称贮向、销金帐里。记得兰陵曾有个,与卢家、少妇同名字。荷锸者、为卿死。女儿亭外沽春地。正江村、美人蛏碧,夫人李紫。有客金貂初聘得,领略温柔如此。看捧出、纤纤玉指。压倒梨花三百辈,只当垆、娇面羞相似。酣卧也、海棠底。
答李烟客崔季默二子。明代。欧必元。黄鹄恣冲天,骏马志千里。一去一回鸣,四顾悲俦侣。神力岂不前,宁难铩其羽。所怀在同声,去乡非吾美。凛凛岁将徂,行役殊未已。聚散固有常,株守徒为尔。努力事前征,轮飙疾于驶。诵我同心言,譬彼佩兰芷。因风用寄音,在遐不忘迩。
申浦风烟接鹭洲,符台锁钥近龙楼。几年空作飞云望,此日真成衣锦游。
潞渚汶河新得雨,白鱼红蟹正当秋。都亭极目行尘尽,恨不相随并綵舟。
刘君克柔以亲老思归适有南京尚宝卿之命喜而索诗。明代。顾清。申浦风烟接鹭洲,符台锁钥近龙楼。几年空作飞云望,此日真成衣锦游。潞渚汶河新得雨,白鱼红蟹正当秋。都亭极目行尘尽,恨不相随并綵舟。
璜源宗人珏寿庆楼。宋代。吴浩。吾宗培世德,盛事褒一门。仰颜有寿母,挽目见子孙。平生青云器,威凤宜孤鶱。脱然舍荣爵,回车息深村。服勤养堂中,身已大父尊。戏彩时趋庭,奉舆日涉园。所至畴接武,顾见贻厥繁。今年结高楼,长少数凭轩。群星环婺女,列象如可扪。云傍檐楹飞,山邻窗山蹲。往来乌鹊喜,回互竹木蕃。良辰风日佳,容与同芳樽。循孩度雅乐,清响闻天阍。男儿贵恢豁,楼记聆绪言。谷共里人饱,书从寒士繙。善源深复深,河流出崑崙。吾颂殊未艾,玄来更瑶琨。
赠邻僧游杭。元代。艾性夫。道潜五月过临平,师又挑云把瘦藤。饱听西湖莲叶雨,密传灵鹫雪峰灯。空城潮打三千丈,荒殿烟寒十二层。愁绝旧时行脚处,而今分付与闲僧。
题蔡氏丛桂堂。宋代。魏了翁。谁衔鹫峰种,托根蔡氏堂。勿夸郄林枝,未说燕山芳。君看湘江上,千载留晶光。但当护根本,岁晚搴幽香。
自遣。宋代。邵雍。读书忘岁月,人竞笑蹉跎。但得甘旨足,宁辞辛苦多。龙泉去铓刃,蜗角亦风波。知我为亲老,不知将谓何。
劝农六首 其二。宋代。张嵲。皇恩力本劝农耕,老稚争随刺史行。杨柳垂村曲尘色,殊乡时节近清明。
赠蜀州刺史。唐代。杜光庭。再扶日月归行殿,却领山河镇梦刀。从此雄名压寰海,八溟争敢起波涛。
与耿天骘会话。宋代。王安石。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
松峰之下,闲饮刀圭。荐杯火枣交梨。抚动心琴,鸾鹤上下争飞。虎龙一齐哮吼,便唬回、六贼三尸。阴魔散,觉天清地静,日月辉辉。斡运金光玉艳,聚祥烟瑞气,结正婴儿。体挂仙裳,足履霞彩云霓。口称不生不灭,指蓬瀛、路上堪归。遮些个,道家活计,说与人知。
满庭芳 赠张小仙。金朝。马钰。松峰之下,闲饮刀圭。荐杯火枣交梨。抚动心琴,鸾鹤上下争飞。虎龙一齐哮吼,便唬回、六贼三尸。阴魔散,觉天清地静,日月辉辉。斡运金光玉艳,聚祥烟瑞气,结正婴儿。体挂仙裳,足履霞彩云霓。口称不生不灭,指蓬瀛、路上堪归。遮些个,道家活计,说与人知。
次韵答刘郎中席上之作。明代。陆釴。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金包里横冈远眺。清代。林占梅。险峻金包路,篮舆不易跻。渔家看蚁聚,鸟道听猿啼。沙霁田沿岭,崖悬树隔溪。明朝石门去,诘曲入云迷。
枕上偶成。清代。刘鹗。常思为国致升平,每事参差谩有情。天魔未除难学道,国粮不足莫论兵。痛怜劫运如长夜,起视明星近五更。待得朝廷消息好,笑携儿子赋归耕。
西江月。唐代。无名氏。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寻枝寻叶必知根。无智便乃心昏。若用凡铅为体,都来少魄无魂。水银渐结必难存。秘诀要处谁论。
次韵校理盛居中上元。宋代。晁补之。四见都城灯火春,看驱肥马走朱轮。天传九奏虚群籁,海踊三山跨万鳞。追赏谩逃深禁直,拜迎祗望属车尘。预知短发非欢事,只有觥船未愧人。
送吴养志老师抉建昌同守 其三。明代。张萱。山城秋尽一江横,五两牵风拂去旌。暑雨棠阴人共爱,波流帆影月同清。离筵歌舞花丛散,候骑旌旗雪队迎。到日旰溪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湳牙山。明代。郭登。险障南来独湳牙,天分夷獠与中华。万盘山绕一丝路,百丈峰开千叶花。毒雾障烟相映霭,鸟声人语共咿呀。停骖每劳征南士,莫听啼猿苦忆家。
卜算子 其一 夜忆。清代。尤侗。秋雨急如筝,弹破江南梦。野外西风叶叶吹,撼起栖鸦动。夜永惜灯残,衾薄知寒重。飞尽征鸿莫寄书,曲冷文君弄。
游乾明分韵得山字。宋代。陈造。竹风清如水,浣我尘埃颜。老禅贫无锥,小破蔬箸悭。短辕下鸱夷,共此半日闲。住笔讯莺燕,把杯属江山。老夫病止饮,苦语涩莫删。揆予郊岛寒,著君季孟间。江柳未遽折,园花且同攀。后夜短亭梦,漫寄东风还。
布袋和尚赞。宋代。白玉蟾。布袋包尽太虚空,拄杖击破三千界。世界若还击得碎,拄杖何止如许大。若言包得太虚空,虚空却在布袋外。如何偏爱此等物,常与小儿作一队。问世人,会不会。夺了他拄杖,抢了他布袋。打杀许多小孩儿,看他弥勒何能解。弥勒抚掌笑呵呵,明月清风无罣碍。等到龙华三会时,依前有一弥勒在。
戴式之来访惠石屏小集。宋代。邹登龙。诗翁香价满江湖,肯访西郊隐者居。瘦似杜陵常戴笠,狂如贾岛少骑驴。但存一路征行藁,安用诸公介绍书。篇易百金宁不售,全编遗我定交初。
士女图。明代。张宁。吴城士女越样妆,笼冠盘髻销金裳。东风淡荡桃李月,看花不语情何长。女伴相将牵稚子,庭院无人花正芳。阳春宛宛白日暮,空抱花枝归洞房。
白塔河问酒家。明代。钱明相。夕阳倒影下江洲,野寺河边暂泊舟。此地传经曾白塔,谁家从事是青州。风将送暖衣堪典,柳似招人客可投。且贳村醪谋一醉,片帆明日任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