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朗读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是唐代李德裕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东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历史和自己守护东郡的悲凉情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
曾经河水准备决堤,波浪冲击溢出川汇。
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
雄伟壮丽的金堤下,喷涌着震天动地的气势。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
投入马灾的灾难还没有平息,我对于如此深邃的鱼塘深感叹息。
惟公执珪璧,誓与身俱沉。
只有你执著着权力的珪璧,发誓与它一同沉没。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
只有真诚才能不虚空发,神明应当降临。
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急流自此退去,又怎能侵犯我的领地。
逮我守东郡,凄然怀所钦。
我将继续守护东郡,忧伤地怀念着它的功勋。
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
虽然我不曾见过您的面容,但我自认知道您的心意。
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
只要意气相合,神明不存在时代的区分。
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
登上城墙观望庙宇遗址,日夜空悲吟。

这首诗词凭借对东郡历史的回忆和对自己责任的承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景象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无法实现修复辉煌的悲伤。诗词中隐含了作者对公正和诚信的追求,以及对神灵抚慰和保佑的期望。整首诗词感情深沉,辞藻华丽,意境丰富,展现了李德裕杰出的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朗读
()

猜你喜欢

独上慈恩塔,疏怀亦慨然。
异朝多少事,不改旧山川。
()

槛外绿漫漫,烟树回环。夕阳依旧满西山。万户千门无觅处,寂寞春还。

无语独凭栏,旧事堪叹。龙舟犹系绿杨湾。凤吹宸游天上去,流水人间。

()

朝发清浪城,午入平溪驿。忽报广人来,道是家中力。

手持尺素书,跪致喜动色。薰沐乃开缄,读之泪盈臆。

()
()

溪声与松声,早梦寒惊破。萝径露初晞,步向西斋坐。

云生树忽暝,泉响山疑堕。吟成二雅诗,歌罢无人和。

()
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
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於潜官绢无。
()
城北神龙去几年,近日人言归旧止。
澄潭沈沈不可近,百步之外毛骨起。
今年兴元辄愆雨,众恳问龙求滴水。
香烟才上云满空,一夜滂沱遍千里。
()

南郭无缘到北城,却因招唤得同行。
四郊禾黍未全熟,满眼云山何限情。
幸有好风能洒袂,况无閒事称挥觥。

()

梁王台下分携处,疋马行吟日暮时。囊橐半藏青李帖,简编重补白华诗。

金壶赐酒浮香蚁,彩笔生花点玉螭。想到京华未残臈,好音莫遣寄来迟。

()

平泉穷胜事,南守送名花。寓意惩多爱,劳人召怨嗟。

()

寻春游上路。
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缨满。

()

步凉颸绿野,□锺鼓、□园林。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堂阴。金鞭半横玉带,烨神人、风度五云深。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寿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对潇森。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