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登天宫寺阁赠诸客。唐代。白居易。天宫阁上醉萧辰,丝管闲听酒慢巡。为向凉风清景道,今朝属我两三人。
《早秋登天宫寺阁赠诸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秋登上天宫寺阁,与众客人一同赠诗。
阁上秋风吹拂,我沉醉其中;
听着轻松的丝管音乐,品味着酒的滋味。
我想和大家分享这凉爽的风景,
欣然与两三位好友共度今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秋天早晨登上天宫寺阁的情景。他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与一些朋友们一起赠诗,享受着秋风和音乐的乐趣。他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和宁静,希望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这份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展现了秋天的清凉和宁静。作者通过描写阁上的秋风和轻松的丝管音乐,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氛围。他将自己沉醉其中的心情表达出来,并表达了与朋友一起度过快意时光的愿望。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句式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同时,诗词也传达了作者欲与朋友一同分享这份美好的意愿,凸显了友谊的重要性。
这首诗既展示了秋天的美景,又表达了作者向亲朋好友倾诉心声的渴望,给人以深厚的情感和从容自若的气质。它通过简练的表达方式,将作者的情感与美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给人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水西耕隐为林彦祥赋。明代。陶宗仪。西畴膴膴水泠泠,小结茅茨也自清。白蠹简编风外读,乌犍蓑笠雨中耕。休官彭泽惟陶令,行义安丰有董生。九月筑场禾稼熟,献羔祭韭乐升平。
哭兄诗四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阮籍生前恸,黔娄死日贫。素书遗稚子,今事问何人。泉閟台空夜,阡开路岂春。缁衣一以敛,为谢洛阳尘。
依韵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怀见寄二章。宋代。梅尧臣。浴堂深殿近皇居,秋夕词臣直宿初。宫女穿针争落月,官奴持独看残书。万家乞巧心无尽,斜汉飞光望有余。枕上江山梦犹熟,五更风雨过帘疏。
寄献新茶。宋代。曾巩。种处地灵偏得日,摘时春早未闻雷。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
恭和乾隆御制前题诗原韵钱陈群。清代。钱陈群。会川连平津,置闸取减水。势本据建瓴,而岂同釜底。霖潦无常时,下游胥借此。岂惟卫田庐,亦以资井里。遥思改邑初,建设洵有以。无如运河长,迢迢路南指。偶然遇盛涨,情形当熟揣。泄怒庶无阏,酾流俾弗蔽。于焉杀其冲,即可通其滞。土石工殊施,卑高尺判几。一劳图永安,万机金汤恃。作歌继芥园,停銮亲相视。
次陈梦锡韵二首。宋代。陈造。薄雪晶莹压屋茅,未须桂玉计晨庖。已便盐絮明愁眼,更喜乌鸢得夜巢。小听骚人赋梁苑,旋看春意满东郊。忍寒便拟寻梅去,梦想瑶英点旧俏。
于中好。宋代。杨无咎。墙头艳杏花初试。绕珍丛、细挼红蕊。欲知占尽春明媚。诮无意、看桃李。持杯准拟花前醉。早一叶、两叶飞坠。晚来旋旋深无地。更听得、东风起。
秋日杂咏。清代。张宝森。水漾秋光卵色天,夕阳明灭起炊烟。疏花似穗曾相识,新月如弓绝可怜。欲醉翻思缸面酒,不归空问橛头船。今宵短梦知何处,绿水桥西老屋边。
十空诗六首 其四 如梦。南北朝。萧纲。秘驾良难辩,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空闻延寿赋,徒劳岐伯书。潜令六识扰,安能二惑除。当须耳应满,然后会真如。
送通判喻郎中 其二。宋代。文同。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一日忽远别,能不成怆恋。人生三万日,光景若激箭。何苦于其间,喜愠费颜面。兹缘胜心在,胸内每交战。既欲多上人,计校须自衒。于事固无补,在己亦非便。仕路繁此徒,可谓丈夫贱。爱君性浑厚,殊不与时变。相共为此州,敢说皆尽善。何尝分彼此,惟务乃职办。所以将二年,无有长短辨。为人倘如此,所至复何患。官满去还台,岂能忘眷眷。阳关调虽苦,且尽西城宴。问君到京国,几月方下汴。予亦想是时,移守至梁甸。佳音幸见及,西南足邮传。
即事。明代。胡应麟。萧萧风雨坐莓苔,百罚深杯未拟回。莫怪桃花闭春涧,刘郎今度是重来。
茅花岭。明代。潘希曾。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赠玑上人。宋代。曾丰。幼抛南聚落,晚据北丛林。道貌枯中泽,禅机浅处深。山腰云出没,水面月浮沉。贾鸟勘还破,牢笼付一吟。
阮郎归 咏纸衣。金朝。王哲。蔡伦助造阮郎归。於身显纸衣。新鲜洁净世间稀。隔尘劳是非。琼表莹,玉光辉。霜风力转微。寒威战退达天机。白云自在飞。
初复即事。宋代。杨万里。今日风光定自佳,不寒不热恰清和。百年人世行乐耳,一岁春皈奈老何。苟药晚花终是小,戎蔡新菡许来多。俸钱自笑浑无用,秪合文江买钓蘘。
韩干马。宋代。虞集。开元沙苑蒺藜秋,韩干新图总不收。天厩真龙奇骨在,故知臣甫负骅骝。
徐左甫遗稿题辞 其二。清代。俞焜。昂昂千里失名驹,嗜学应嗟此日无。我亦惊心泡影幻,廿年清泪洒童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明代。郭辅畿。难将绣线系年华,才着香罗又换纱。一自合欢人去后,青棠三载已无花。
用元韵答秀叔。宋代。王炎。休将世事关身事,自数颓龄尚余几。那堪老赋悼亡诗,不见蛾眉瓠犀齿。熏染可无知见香,澡雪正须功德水。风波跌足今惮行,林下独居心迹清。冷看世态有翻覆,蚌则欲雨鹬欲晴。何似消摇常燕坐,雪白莲花生烈火。
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正雪暗滹沱,云迷芒砀,梦落邯郸。乡心促、日行万里,幸此身、生入玉门关。多少秦烟陇雾,西湖净洗征衫。燕山。望不见吴山。回首一征鞍。慨故宫离黍,故家乔木,那忍重看。钧天。紫微何处,问瑶池、八骏几时还。谁在天津桥上,杜鹃声里阑干。
木兰花慢 送陈石泉自北归 志雅堂杂钞。元代。陈参政。 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正雪暗滹沱,云迷芒砀,梦落邯郸。乡心促、日行万里,幸此身、生入玉门关。多少秦烟陇雾,西湖净洗征衫。燕山。望不见吴山。回首一征鞍。慨故宫离黍,故家乔木,那忍重看。钧天。紫微何处,问瑶池、八骏几时还。谁在天津桥上,杜鹃声里阑干。
赠戴嗣良歌时罢洪府监兵过广陵为东坡公出所。宋代。晁补之。三郎少日如乳虎,代父搏贼惊山东。硬弓长箭取官职,自说九战皆先锋。将军拳勇馈不继,痛惜灵武奇谋空。城头揶揄下俛走,壮士志屈羞填胸。平生山西踏霜雪,洪府下湿号儿童。闻名未识二十载,初见长揖东坡公。锐头短后凛八尺,气似饮井垂檐虹。只令不语当阵立,望见已是千夫雄。往年身夺五刀剑,名玉所擐犀札同。晨朝携来一府看,窃指私语惊庭中。红妆拥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风。螺旋铓锷波起脊,白蛟双挟三苍龙。试人一缕立褫魄,戏客三招森动容。东坡喜为出好砺,洮鸭绿石如坚铜。收藏入匣人意定,蛾眉稍进琉璃锺。太平君子尚小毖,戒惧邾小毋荓蜂。舞干两阶庶可睹,跳空七剑今何庸。我为苏公起扬觯,雅歌缓带聊堪同。从公请砺归作砚,闻公尝谏求边功。
次钱子贞苏门感怀。元代。郭奎。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空闺有思妇,清夜悲且哀。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膏沐不复容,绿发栖浮埃。团团皎月辉,照彼单于台。驰心在万里,出户聊裴回。
昭君怨。宋代。蔡伸。一曲云和松响。多少离愁心上。寂寞掩屏帷。泪沾衣。最是销魂处。夜夜绮窗风雨。风雨伴愁眠。夜如年。
新春赠李司封子藩用助甫韵五首 其四。明代。宗臣。海南巨浪抱群星,海上愁云日夜停。岂谓芙蓉春不度,短箫吹破万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