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溪与渔者宿。唐代。钱起。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在古典诗词中,以渔父为题材的作品,从楚辞《渔父》起,多不胜数。古代诗人常把渔夫视为隐者形象。一般写渔夫的作品多客观描绘其飘然物外、自得其乐,而钱起这首五古却写了“与渔者宿”,别出蹊径,饶有新趣。
诗的前六句写爱渔者的居住地。诗人漂游在外,到了蓝田溪渔者的住处,觉得找到了自己追寻的理想境地。本来就是“独游屡忘归”的,何况此时到了一个隐者栖息的地方,则更感到得其所哉。这里有清泉明月,有隐逸高士,境合于心,人合于情,自然更是心惬神怡了。诗人描写对蓝田溪的喜好,层层推进,“况此隐沦处”,意为更加“忘归”,继而以水清可以濯发,月明使人留恋,进一步说明隐沦处的美好。
最后以“更怜垂纶叟”,更爱那老渔翁,归结到愿和渔者同宿的期望上。隐处的好,就在于这里“清”、“明”、“静”,作者将这些意念以特有的景物予以编织,构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图景。
诗的中间四句写与渔者宿的乐趣。诗人与渔者宿,并不是因为旅途无处可栖,而是清夜长谈,得到了知音。谈论之中,渔者飘然物外的情怀,千里沧洲的乐趣,使自己心向往之。“白云心”,用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意,就如柳宗元《渔翁》中写“岩上无心云相逐”以喻隐者之意一样。“沧洲趣”,即隐居水边之趣。沧洲,滨水的地方。古代常作为隐士的居处。诗人与渔者同宿,纵谈隐居之道,遁世之乐,不觉野火烧尽,东方破晓。可见两人通宵煮水烹茗,畅谈不休,其乐融融。
最后两句写与渔者不忍分别之情。诗人为此时分手如飞禽各栖其枝而叹息,不知何时再得相遇,惆怅不已。由此又将与渔者宿的感情推进一层。
古代诗词中写隐士多写不遇。隐士隐姓埋名,遁世避居,要写时往往“以影写竿”,如唐代贾岛的《访隐者不遇》,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陆畅的《送李山人归山》,宋代魏野的《寻隐者不遇》等等。
如要写相遇之人,多写渔者、樵者、耕者,而很少如钱起这样写与隐居的渔者同宿的。钱起这样写,增强了人们对隐者的生活与情志的真实感,同时从诗人吐露的与渔者同宿的投契、眷念上,表现了他的胸襟。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342-343页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钱起。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独坐偶吟。清代。张洵佳。不断乡心梦里牵,今朝真个赋归田。扬州骑鹤谈何易,张翰尝鲈福已全。清白依然还故我,艰难犹复说从前。旁观属望殷勤甚,似惜收场早十年。
南乡子 再送容若。清代。严绳孙。归语太匆匆。刚道看山落叶中。生把马蹄都衬著,猩红。应到重来更几重。今古望长空。明月山前月似弓。浇酒长城饮马窟,英雄。输与儒生骂祖龙。
画唐马三首录一。明代。张天赋。驰骋来归我自镐,致身敢怨北山劳。华山此去多芳草,收拾将军旧战袍。
咏史诗·高阳。唐代。胡曾。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鲤鱼山。明代。归有光。鲤鱼山头日,日落山紫赤。遥见两君子,登岸问苦疾。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今年虽下种,湿土乾芽茁。因指柳树间,此是吾家室。前月水漫时,群贼肆狂獝。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长兄善长鎗,力战幸得释。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问之此何由,多是屯军卒。居民亦何敢,为此强驱率。始者军掠民,以后军民一。民聚军势孤,民复还劫卒。鲤鱼山前后,遂为贼巢窟。徐、沂两兵司,近日穷剿灭。军贼选骁健,叱呼随主帅。民贼就擒捕,时或有奔逸。其中稍黠者,通贿仍交密。以此一月间,颇亦见宁谧。二人既别去,予用深叹息。披发一童子,其言亦能悉。民贼犹可矜,本为饥荒迫。军贼受犒赏,乃以贼杀贼。吾行淮、徐间,每闻邳州卒。荆楚多剽轻,养乱非弘策。
芍药·香清粉澹怨。唐代。张泌。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招汪叔野。宋代。谢薖。夜语僧窗雪载涂,别来夏木又扶疏。两牛鸣处地非远,万竹阴边吾所庐。儿能窃听从忘簟,子盍徐行可当车。莫讶南邻狂处士,掺挝倾坐一轩渠。
述怀 其一。清代。冯云骧。人生各有命,富贵安可求。静心服道素,泉石恣优游。冥鸿达者羡,文牺志士羞。伤彼陌上花,疾风吹未休。去为沟中泥,妍华讵可留。南山有古木,曾不畏高秋。
三江。明代。欧必元。华堂清夜倒银缸,老至寻芳兴未降。玉自蓝田原有种,香分天上本无双。随风影片时欹枕,带月蒙茸故映窗。安得王家桃叶渡,年年春事涉湘江。
李师中待制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历阳相遇日,流落喜俱存。不起骚人叹,唯知圣主恩。蟹膏红满箸,蚁酒白盈尊。岂谓江边别,深情不再论。
赵履道同宿南豅梅大放次其韵。宋代。韩淲。老身居山复入山,随山夹路溪弥漫。南豅深处作幽梦,我辈白鸥盟勿寒。梅花乘春既宜饮,绿毛么凤非人寰。坐中长少偶然集,白云清气生檐间。醉酣低摘仍高攀,兴来物会殊未阑。悠悠不但惜此尔,要留佳话他年看。
送冯鸿胪文在待次南还。明代。欧大任。汉家典谒重句胪,曾向诸儒议石渠。三府贤良爰季奏,五侯笔札子云书。舟同赋客堪游泛,楼似仙人且燕居。交戟幸逢明盛日,岂容蓑笠狎樵渔。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宋代。张嵲。桃花零落怨春回,松下朱门向水开。燕子不知非旧客,依然还取故巢来。
柳。唐代。翁承赞。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成行。将军宴罢东风急,闲衬旌旗簇画堂。彭泽先生酒满船,五株栽向九江边。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炀帝东游意绪多,宫娃眉翠两相和。一声水调春风暮,千里交阴锁汴河。缠绕春情卒未休,秦娥萧史两相求。玉句阑内朱帘卷,瑟瑟丝笼十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