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下

诏下朗读

诗词《诏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风浪和政治权谋的冷漠和超脱。

译文:
昨日诏下放罪人,
今日诏下得贤臣。
进退之人非我事,
世间恩宠常纷纷。
我心与世俱相忘,
时事虽闻如不闻。
但喜今年饱饭吃,
洛阳禾稼如秋云。
更倾一杯歌一曲,
不仅忘却世事,也忘却自身。

诗意和赏析:
《诏下》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于政治和官场的冷漠态度。诗中的“昨日诏下放罪人,今日诏下得贤臣”说明政治命令常常是不稳定和变化莫测的,就如同罪人昨天还被放逐,而今天又有贤良之士被重用,表明政治中的进退并非由他所决定。在政治斗争中,权谋和宠辱是世间常态,而诗人对于这些纷扰的事物却淡然处之。他的心与世间一起忘记,对于时事的关注,就如同听不见一般。

然而,即使对于政治不关心,诗人也能从生活中获得些许的欣喜。诗中的“但喜今年饱饭吃,洛阳禾稼如秋云”表明他对于年年丰收的农田的喜悦。无论政治变化如何,生活中的稳定和禾稼的丰收仍然存在。最后两句“更倾一杯歌一曲,不仅忘却世事,也忘却自身”,表明诗人不仅超脱了世俗的纷扰,同时也超越了自我的束缚,通过享受音乐和美食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由和快乐的追求。

这首诗以淡泊无欲的态度来揭示了政治中的黑暗和世俗虚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和快乐的向往。同时,通过诗人对于丰收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对于稳定和生活的珍视。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超越世俗的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
饱观明日双溪水,遍倚清风八咏楼。
但见遗踪留婺女,安知故宅在升州。
文章至好虽堪羡,节行全亏亦可羞。
看得齐梁相禅际,只家称隐不称侯。
()

率尔东游不裹粮,斜风洒雨遍船凉。都无长物惟存砚,净扫闲心剩爱香。

十载索居成懒癖,一生多累为柔肠。欢筵到处兴悲感,羞听狂时旧乐章。

()

巩昌侯封予世券,骁骑舍人醉风汉。因缘女弟宁王妃,胡然剃发衣僧衣。

百罂金币劳赐厚,侍宴后庭冠脱首。不事事乃无职守,时复中之饮醇酒。

()

皎皎银河缺又圆,恍如明镜下云端。影沉湖海蛟龙战,光照山川虎豹寒。

玉兔频移丹桂茂,姮娥无事广寒闲。何时共约扳仙桂,直上云梯万里看。

()

归欤怀哉,此邦不可以游。
眷吾车而有柅,非河浒之无舟。
政何君而莫与,君何国而莫求。

()

春至遣怀惟恃酒,莫教花发酒来迟。文章每与年俱进,世事还于老始知。

海岳几时吟雪梦,涔阳有约采兰期。古音最爱朱弦曲,弹到高堂念别离。

()
雨後梅花无复在,老来酒盏顿成疏。
身如海燕不逢社,家似瓜牛仅有庐。
短发垂肩嬾中散,深居谢客病相如。
从今何以消长日,剩种芭蕉学草书。
()
猛思量、孄窝初度,鲁云呈瑞时节。
平山杨柳苍茫外,犹是乡关明月。
春漏泄。
定知有、梅花先向江南发。
()

忆吾未冠赏年华,二十年间在咄嗟。

今来羡汝看花岁,似汝追思昨日花。

()

东立朝雨霁,南飞夜月明。

()
鸟飞不过人行处,山好直连天尽头。
下马忽逢难画景,市声栏槛亦销忧。
()
三峡无归梦,间云澹石床。
半生修白社,孤影寄朱方。
觉路心如月,高年顶不霜。
翻邻来往者,终日为谁忙。
()
裕陵临御始,像祭武襄公。
郜六何为者,图形一禁中。
()
猛将谋臣气霭云,兴邦雪耻在奇勋。
因思卫国琼瑶报,更忆吴人组练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