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近现代。鲁迅。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参考资料:
1、周振甫.鲁迅诗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3-4页
2、吴传玖.鲁迅诗译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3页
3、谢邦华 张纯武 俞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5页
这三首诗,作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署名“戛剑生”,是现存鲁迅最早的诗作。鲁迅时年二十,在南京陆师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念书。他利用寒假,于这年的阴历十二月二十六日还家,次年正月二十日回南京,故有“还家未久又离家”之说。
参考资料:
1、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83-284页
第二首重点在惜别,因此,依恋之情更加浓重。“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是这首诗的主调。回家度假的鲁迅,多么想和两个弟弟多住一些时日。可是,为假期所限,又不得不匆匆离去。这种“还家未久又离家”的心情,在日暮的时刻,尤其感到沉重。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没有多作烘托,既见出依恋之心,又有揉肠之感。接着,诗中用生动的形象和动人的情景,再次写出旅途的惆怅和怀弟的痛楚。它和第一首的不同之处,除了写不忍离别之外,还在于着重写了分别路上的特有心情。依依杨柳是说别情不断。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传统。诗中写了杨柳树就含有这个意思。但是,作者把它放在了路途两侧来写,一方面是离途之景,一方面又渲染了依依送别之情。这就不是单纯地仿古。特别是在写了“夹道万株杨柳树”之后,笔锋一转,紧接写了一个“望中都化断肠花”的境界,使诗篇更加荡人心弦。在这个境界里,随着客船的前行,溪河两岸的万株杨柳臆隐退去,家乡越来越远,望着望着,在作者的眼中竟然像一片断肠之花了。以情注景,颇有韵味。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虽然思绪万端,但感情却很平稳,先写还家,又写离家,还家未久,离家却长;还时欣喜,离时难舍,日将暮而愁更重。但是后两句却如奇峰突起,一下构成感情激荡的高峰,柔肠欲断,涕不可抑。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因而深沉含蓄,余味不尽。这种余味,不仅是艺术上的,也是思想上的。这是年轻时的鲁迅在抒发“寻求别样人们”时感到的惆怅,开始咏叹他目睹的人生和社会。
参考资料:
1、张紫晨.鲁迅诗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6页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唐代。杜甫。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示儿三首 其三。明代。蓝仁。抛却耕锄候县门,朝呼夕令竞纷纷。久知画地皆为狱,漫道号天可扣阍。入市于菟寻汛语,斗床觳觫倚真闻。白头咄咄书空罢,惭愧庞公训子孙。
送潘景参。宋代。叶适。久自知潘令,经曾荐祢衡。居惭薄气力,何以助声名。松柏非无岁,盐梅会有羹。又从沙际别,把酒候潮生。
寓宿省直。宋代。周紫芝。古屋颓墙久寂寥,寒厅依旧长芭蕉。主人应在花深处,独对东风醉小桥。
坐白云精舍兼山阁。清代。韩是升。忽从喧嚣场,得此清凉境。阁界层岩空,地僻尘迹屏。乳泉涤烦冤,人心与之静。坐久骨亦寒,眼合梦都冷。几榻无纤尘,翠扑松杉影。
偈十首。宋代。释正觉。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心无形影,对缘即照。
道士步虚词 七。南北朝。庾信。道生乃太乙。守静即玄根。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居心受善水。教学重香园。凫留报关吏。鹤去画城门。更以忻无迹。还来寄绝言。
二十年间,旧游踪迹,梦飞岳麓湘湾。征衫再理,秋老菊花天。为客问君何好,爱水光、山色争妍。经行处,旗亭酤酒,曾记屋东偏。
噫其,吾甚矣,不断蹇拙,欲斗婵娟。办轻舆短艇,强载衰颜。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须相忆,新诗赋就,时复寄吴笺。
满庭芳(次仁和韵,时欲之官永兴)。宋代。黄机。二十年间,旧游踪迹,梦飞岳麓湘湾。征衫再理,秋老菊花天。为客问君何好,爱水光、山色争妍。经行处,旗亭酤酒,曾记屋东偏。噫其,吾甚矣,不断蹇拙,欲斗婵娟。办轻舆短艇,强载衰颜。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须相忆,新诗赋就,时复寄吴笺。
幽栖新筑水东头,岂不怀居好浪游。白日倘缘尘世驻,丹砂宁为学仙求。
出门暂却家园累,去路遥怜鸿雁秋。薄俗风波如此夜,别离事事总关愁。
自清溪移舟五羊为勾漏之游诸从弟溪头秉烛夜别。明代。欧必元。幽栖新筑水东头,岂不怀居好浪游。白日倘缘尘世驻,丹砂宁为学仙求。出门暂却家园累,去路遥怜鸿雁秋。薄俗风波如此夜,别离事事总关愁。
四禽言 其二。元代。任士林。脱裤脱裤,破碎一针无补处。谁持箧中新,换我身上故。但得深闺有孟光,年年裤破亦不恶。
访唐隐士田游岩故宅。清代。何其超。高人遗世情,抗志谢圭组。几闻田隐君,出山见人主。韬迹依林泉,阒寂如太古。夷然万乘前,仍作烟霞语。敝庐寄嵩阳,一廛蔽风雨。晚结由东邻,高踪追负黍。束帛遍幽岩,斯人独冲举。山空猿鹤愁,白云莽残础。
当子夜歌。近现代。钱钟书。妾心如关,守卫严甚。欢竟入来,如无人境。妾心如室,欢来居中。键户藏钥,欢出无从。妾为刀背,欢作刀口。欢情自薄,妾情常厚。
客过。宋代。刘克庄。客过柴门叹寂寥,旋挑野菜拾风樵。无钱辍赠开衣笈,有病来求探药瓢。偶憩荒郊思种树,每逢断涧欲营桥。书生一念终迂阔,犹闽苍黔与肖翘。
与客话湖山佳胜予足不至者四十年因赋此以叙旧事。元代。叶颙。不踏湖山路,惊心四十秋。六桥前日梦,孤棹昔年游。岁月浮云改,兴亡逝水流。西风吴峤寺,落日浙江楼。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宋代。张嵲。风潮初见土人云,始愧鲰生泥昔言。却以所经疑柱史,著书应只为中原。
北山回櫂。宋代。卫宗武。高风扫群翳,山色秀而静。寒林隐虬龙,幽径行蛇蚓。场登{左禾右罢}稏实,水弄芙蓉影。明发汎归舟,秋空更青迥。
西安严太守考最归郡。明代。罗玘。严侯宿擅八叉手,众首肯肯予独否。偶从壁隙观白战,予愕不觉臼在手。卷旗潜避之,缩舌深闭口。祝鸠氏僚如立柳,投鼠忌器多掣肘。候辰临之不及酉,事有至难如拉朽。三原公,国黄耇,吓此奇遇良岂偶。谅非行苞苴,为郡得杜母。传痏以膏,起絜以灸。华山不能言,清渭监妍丑。侯名不在三王后,役碌碌。治郡如斗,一身四射集百诟。遇侯兮,当反走,仅备驱除拥彗帚。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二 青壁槛。宋代。郭祥正。仙家青壁槛,未见灵花发。我欲提碧壶,来斯挹明月。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三。明代。韩邦奇。赤县昔同游,忽在天一方。危时暂相见,鬓发各已苍。阴风千里来,岁暮有严霜。人间夜寥閒,落月满屋梁。出处同世网,涕泪溅我裳。平生方寸心,嫉恶怀刚肠。痛愤寄所宣,激烈思时康。皇皇太宗业,道德仰今王。丈夫誓许国,志士怀感伤。吾道正羁束,真宰意茫茫。
送驾部刘侯赴阙诗。宋代。赵湘。帝有天命,四方是宣。祥有时数,元极则传。爱物在皇,恶盈在天。惟彼庐墟,安宁有年。土沃无蠹,民骄且专。穷侈勿度,宄猾相肩。彼孽既盈,厥兆斯绵。天子眷之,丞相竦然。佥曰畴当,刘侯其贤。帝命钦哉,布教甚玄。俭以示之,信以布之。侈焉猾焉,禁之制之。惟公拳拳,是民咨咨。惟民未知,其恶去迟。公恐公惧,吾知天时。将及弗度,明年果饥。雨师不顾,其岁莫支。回禄仍怒,公豫其知。虽凶虽燄,弗祷弗祈。厥民既羸,爰求其私。始恻天变,相议而辞。公始俭我,我莫肯随。公始廉我,谓公启威。公实爱我,而莫之知。洎禀公教,里闾相师。易侈以俭,猾庸悔追。逮夫次岁,百物咸宜。雨奋于毕,火藏于离。民歌且谣,四郊怡怡。教民肃祗,功德流滋。史臣弗遗,后世是资。孝绩未彰,徵于帝畿。腹心肾肠,帝将布其。民之怀仁,亦孔之微。公不我留,赍咨涕洟。来既云暮,去惟是思。湘采民谣,播于声诗。
二忠祠 其二。明代。黎民表。方伯本庆源,媲先树勋烈。腾骧在万里,早已见汗血。剖符古冈州,遇事辄勇决。冠弁日岌峨,圭璋遽昭晰。授钺典名藩,赐履遍海澨。溟浸歼鲸鲵,碉房扫槎蘖。舞干服三苗,回面靖百粤。玉麟锡纷纶,铜柱表巀嵲。石建盖恭谨,冯异功不说。幽讨从江门,从容榜兰枻。悯溺吊厓山,蹈海愤始渫。左辖应未酬,台阶遂中折。殊勋载盟府,芳猷被邦耋。念功今神尧,崇祠再昭揭。秋风汗马趋,夜月皋禽唳。金貂缀惠文,千秋见臣节。
杂诗平韵 其三十。宋代。章甫。清高万古肃森严,学得高风了却凡。笔不吐芒何作作,石能雄镇且岩岩。临崖笑我勒瘏马,排浪看他张饱帆。老大无能休卖拙,名言宝贵当经函。
阴积龙荒,寒度雁门,西北高楼独倚。怅短景无多,乱山如此。欲唤飞琼起舞,怕搅碎、纷纷银河水。冻云一片,藏花护玉,未教轻坠。
清致。悄无似。有照水一枝,已搀春意。误几度凭栏,莫愁凝睇。应是梨花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
无闷(雪意)。宋代。王沂孙。阴积龙荒,寒度雁门,西北高楼独倚。怅短景无多,乱山如此。欲唤飞琼起舞,怕搅碎、纷纷银河水。冻云一片,藏花护玉,未教轻坠。清致。悄无似。有照水一枝,已搀春意。误几度凭栏,莫愁凝睇。应是梨花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
杏溪十首。杏水。唐代。姚合。不与江水接,自出林中央。穿花复远水,一山闻杏香。我来持茗瓯,日屡此来尝。
滁守平远堂。宋代。孙觌。魏公大雅士,英英峙冰玉。平反廷尉府,共理滁阳牧。奋髯慑狐鼠,折箠行凫鹜。高眠日照廊,坐啸风生竹。度堂云雨上,斗柄高插屋。摆落区中缘,超摇尘外躅。遥苍拥鬟髻,漱碧韵琴筑。虽无花解笑,自有云树宿。王春亦已班,臣昼可屡卜。举目送归鸿,寄此千里目。
进之复有湘潭之役二诗见惜别意。宋代。赵蕃。君诗悟入已多年,信手拈来总自然。静似幽人居在谷,勇如壮士起临边。波澜收卷虽余地,光艳发舒终属天。笑我饥吟空白首,乱蛩衰草晚风蝉。
宣歙道中。宋代。杨万里。天齐玉立万孱颜,三日深行紫翠间。便是昨来千佛阁,望中见此两州山。诗家寒刮少陵骨,宫样高梳西子鬟。祗好遥看莫登览,今晨登处鬓都斑。
初夏。宋代。陆游。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田家有感。宋代。项安世。秋田犁罢老农閒,岁暮无营只闭关。愧我西来复东去,新年赢得鬓毛斑。
与郭寿翁俱客钱塘寿翁归吉州追饯至龙山白塔。宋代。王铚。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归隐我无冲凌晨气,相思时望少微星。
村居。清代。王又旦。老树浓阴水一方,满村槐柳间青杨。时平且纵花前酒,地僻能容醉后狂。月夜休干徐吏部,贫星苦伴蔡中郎。盐齑没齿何妨饱,剩领松风入户凉。
谢当涂陈舍人馈姑孰春。唐代。李兼。门巷春风翳草来,笔耕无艺甑生埃。空成洛下书生咏,敢望青州从事来。洗盏首供堂上寿,留尊更待月中开。陶然竟堕难名境,疑是凌歊百尺台。
秋夕怀王长文。明代。蓝智。月落秋山夜正中,飞云寥落海天空。揽衣谁念闻鸡舞,拔剑终期汗马功。河汉星辰连北斗,蒹葭霜露满西风。忧时王粲头如雪,却忆《登楼赋》最工。
倪云林为静远画。元代。黄公望。遥山近山青欲滴,大木小木叶已疏。斜日疏篁无鸟雀,一湾溪水数函书。
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唐代。元稹。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一斛珠 其二 桃园赏雪。唐代。王质。寒江凝碧。是谁剪作梨花出。花心犹带江痕湿。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飞来飞去何曾密。疏疏全似新相识。横吹小弄梅花笛。看你飘零,不似江南客。
酒中十咏·酒篘。唐代。皮日休。翠篾初织来,或如古鱼器。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轻可网金醅,疏能容玉蚁。自此好成功,无贻我罍耻。
赠吕布衣。明代。孙继皋。老随萍叶泛沧洲,曾佐莲花幕里筹。上坐谈兵空日月,名山采药自春秋。岳楼几醉仙人酒,齐舍休弹剑客缑。不以时违思辟谷,帷臣亦伴赤松游。
送人归蜀 其一。明代。王恭。蜀栈凌云不见行,剑门烟树最关情。君家正在鱼凫国,出尽平川是锦城。
菩萨蛮 春日回文,怀素芳周姊。清代。沈纕。落花红雨春阴薄。薄阴春雨红花落。清院一声莺。莺声一院清。碧波烟霭隔。隔霭烟波碧。魂断最黄昏。昏黄最断魂。
和答邦直二首 其二。宋代。王庭圭。系出拾遗扬马后,清词丽句复名家。岂惟草木遭题品,大笔行当判五花。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其七。宋代。李纲。风露飒秋色,东篱菊有英。泛此忘忧物,宽我羁旅情。故人饷佳酝,樽空还自倾。云外鸿雁度,堂中蟋蟀鸣。忽忽岁将暮,聊复乐此生。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二。明代。顾景星。天藻奎章阁,芸香处士庐。不妨南渡讳,为是大行书。湖海龙蛇地,荆蛮战斗余。匹夫藏圣迹,草莽恸何如。
寄范伯修兵宪。明代。郑琰。吹角营门拥大旗,白猿黄石佐兵机。燕支月冷啼金镞,?鹈泉清洗铁衣。战马到秋分阵牧,猎人穿烧射生归。郅都尚作云中守,衰草连天无雁飞。
杏林春燕。明代。唐寅。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转黄骊。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
孟龙川自京师旋为余言秋部李沧溟闻冤慨然有脱囚之志因作诗四首寄上 其四。明代。卢楠。晨起坐啸叹,永怀在簪缨。托风将情素,吹落凤凰城。闻鹤感陆机,顾影怜嵇生。愿垂清鉴姿,持照万古情。
柳梢青·春感。宋代。刘辰翁。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九日游观音岩歌简同游诸君子。明代。王廷相。南都诸曹官事简,南都大夫乐游衍。我来半载值多务,九日登高不嫌晚。太平门开山簇簇,锦石灵泉间珍木。野人已慰沧洲心,诸贤真享烟霞福。观音阁下秋江横,燕子矶头瑶草青。虽无仙菊十丈把,颇有名酒千杯倾。金陵佳丽区,万古来贤豪。灵运诗篇悬白日,安石棋墅生蓬蒿。我生何啻鸿一毛,浩歌不谢青天高。东吴山水兴方剧,北极星辰梦巳遥。回瞻勾曲峰,上接牛女矶。华阳七十洞,洞洞生阴晖。矫首招鸿蒙,把臂谈希夷。玉仙之居天地枢,尧水不没秦兵迷。赤龙白鹄日飞走,琼户金坛紫云阜。尘中懊恼伤素怀,欲向茅君结宾友。
渔具诗。钓筒。唐代。陆龟蒙。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蓬差橹相应,雨慢烟交织。须臾中芳饵,迅疾如飞翼。彼竭我还浮,君看不争得。
梧州杂诗 其六。清代。钱澄之。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楼中月夜。唐代。韦应物。端令倚悬槛,长望抱沉忧。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衰莲送馀馥,华露湛新秋。坐见苍林变,清辉怆已休。
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二首 其二。宋代。刘攽。杖藤为笔沙为纸,閒立庭前试草书。无奈春风犹掣肘,等閒撩乱入衣裾。
仙居 其十 永安溪漂流。清代。陈忠平。一溪自天半,不知万千纪。迂回缓其湍,鸣漱澹如砥。有客閒无憀,痴怜佳山水。拾梦古涧中,汎槎深春里。山花解逢迎,参差列红紫。云雀饶多情,绵蛮啭妙靡。开襟纳清风,掬烟濯跋履。悠哉复悠哉,神仙讵可比。
长思仙 赠平州宋志洪。金朝。王丹桂。脱樊笼。离樊笼。无变无迁抱始终。直须显志洪。积真功。累真功。真正无私合大空。炉中丹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