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唐代。朱放。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
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中文译文:
九日陪刘中丞在昌乐寺宴会,送梁廷评回去
独自坐在三台上,感受到了重阳百越之间的美妙。
心灵如水,可以远离尘嚣,如霜气一样进入秋山。
对于旧时的遗物簪子,我不会弃置不顾,宁愿不戴帽子而还还给你。
仍然听说西上客,好像他们只有咫尺之遥就可以谒见天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运 用了唐代流行的七言绝句形式,描述了作者在昌乐寺与刘中丞宴会并送梁廷评回去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关于离乡别亲、怀旧思乡和对朝廷事务的关切。
诗的第一句“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表达了作者身处在高台之上,眺望山水之间,感受到的美妙和自得。诗中的“三台”指的是昌乐寺的高台,而“重阳百越”则表示作者的心境高迈,感触深长,与时光对比,反映出对逝去岁月的思考。
第二句“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通过将心灵比喻为水心来表达,意味着作者希望能够保持平静和纯净。作者感受到了秋天的霜气进入山中,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时节变化的敏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第三句“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珍惜和对文人雅士的忠诚。作者愿意保留并怀念过去的遗物,宁愿不戴头巾、帽子,传递出一种不事俗世的情怀。
最后一句“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通过形容“西上客”,也就是前来朝廷的客人,来表达对朝廷事务的关切。作者表示咫尺之遥,好像只需稍稍走一段路便可以跟天子见面,借此表达对朝廷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祈愿。
整首诗以优美的词语描绘了作者在昌乐寺宴会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绪,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怀和期望。
过天井关 其三。元代。刘秉忠。青楼歌舞碧城春,王谢风流日斗新。洛下残花犹殢客,璠间馀酒也狂人。无田易佩苏秦印,有扇难遮庾亮尘。白昼锦衣多睥睨,一廛何处不安贫。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唐代。卢纶。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醉落魄。宋代。石孝友。空庭草积。吹花风去春无迹。锁鸾深处应相忆。红染罗巾,颦损眉山碧。曲屏尘暗双鸂鶒。醉衾不暖炉烟湿。一帘暝色人孤寂。梦里灯残,心上雨声滴。
哭田布。唐代。李涉。魏师临阵却抽营,谁管豺狼作信兵。纵使将军能伏剑,何人岛上哭田横。
送安南裴都护。唐代。权德舆。忽佩交州印,初辞列宿文。莫言方任远,且贵主忧分。迥转朱鸢路,连飞翠羽群。戈船航涨海,旌旆卷炎云。绝徼褰帷识,名香夹毂焚。怀来通北户,长养洽南薰。暂叹同心阻,行看异绩闻。归时无所欲,薏苡或烦君。
鹤山书院兼祀周文襄公今总宪治所。明代。程敏政。圣门千载鹤山翁,再拜庭前思不穷。老桧尚疑含古雪,残梅犹自领春风。故乡西望桑榆远,敕使南来俎豆丰。入眼何人堪侑食,计臣今数大司空。
太真早起图。明代。徐渭。春寒乍入春衫薄,酴醾蒂损胭旨斮。绿云香车不胜梳,昨夜金钿为谁落。郎家托鲤付教题,粉肥玉腻知为谁。正逢画史来相促,说是杨妃睡起时。
负薪。明代。释函是。冬月不积薪,春来雨淋漓。新木烟熢熢,犹胜无薪炊。三旬闭岩谷,日出仍稀微。人力向青林,候化宜先时。荷笠行云中,脚下从水泥。错过讵复忆,迄今且奚为。斧落木自折,缚株不去枝。四顾志欲满,横千随人归。一回忙里得,寒暑宁再违。
诗一首。宋代。张斗南。辞得官来性又便,恰如病马解韁牵。虽无白日三声喏,赢得清宵一枕眠。
白鹭亭逢胡仙尉晋侯二首 其一。宋代。刘弇。涨天丝雨欲肥梅,江上相逢秀色开。白发十年归梦寐,青衫一笑洗尘埃。云边活碧山围健,汀末疏明鸟阵回。独向稠人见高义,此情须敌万琼瑰。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普度。一佛出世,千佛赞扬。十方坐断,独露真常。山苍苍,云苍苍。半开半合,隐显全彰。
和董老游庐山诗。近现代。陶铸。庐山真面谁能识?尽在烟云变幻奇。偶见晴空飘白练,忽惊树杪涌清漪。朱陈往事增惆怅,白李遗诗添彩姿。最是劲松绝壁立,崇高风格不须疑。
过宝带桥。清代。李超琼。澹台湖心暮烟起,澹台湖西暮山紫。长桥桥门五十三,叶叶归舟荡秋水。罱泥船小无遮阑,老农举首识旧官。正忧年丰尔难免,隔窗已见催租瘢。
三月五日晟别东归。明代。陶安。客中离别苦,忍泪嘱言辞。背面南行处,临衢目送之。心随江水去,人与片云驰。归坐茅茨底,凄然老涕垂。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七。宋代。朱熹。恭惟大号久风驰,清跸传呼却未期。此日不须劳玉趾,寸心那得侍臣知。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唐代。杜甫。新亭结搆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家藏书画乱后云散。清代。陈式金。吾家蓄真迹,至宝千百计。藉作烟云观,自娱期勿替。谁料风尘生,角声遍吴地。食肉鄙者多,吾侪孰为庇。因念悬堂轴,性命倚难弃。旁人为我谋,捆载速远递。家庄有凤凰,强半与藏置。一夕忽通神,迥作流水逝。神物难久常,久常自生弊。素书绝嗜欲,谓所以除累。盛乃衰之源,春芳秋自悴。熊祥宝玉杯,转转牢狱繫。娄东翠华居,翰墨曾为厉。何况值乱世,长物非所利。早愿奏凯歌,故剑得合契。早愿归故乡,旧物得更睨。人获与我获,取舍听其意。作歌聊自解,无用生怨怼。
蜀还行送杨莪蒿入都。明代。戴明说。杨子长征入蜀时,疏林落叶相扶持。杨柳楼头不忍望,归来未厌春风迟。自古人歌蜀道难,壮士未老头胪寒。夜火山黑虎睛烁,朝槎瀑跌蛟风攒。纡曲秦蜀多古路,兴亡苍苍横薄暮。霓云低哭玉环坟,霹雳不死青牛树。五丁妄凿天钩连,粪金梦醒贪人悟。汉川城中有拜台,定军山下生蒿莱。逐鹿鼎分今已矣,钓鳌恢网胡为哉。缚鸡小儿撑地轴,逝骓错莫拔山哀。羽扇巾帼两不来,北风吹之成尘灰。太白雪霰飞鸟绝,锦江花草垂苔莓。山川不可极,去日将复回。孤马玄黄,夕阳淡颓。生人到此,安能对之久徘徊。自怜生理哀乐煎,与君且酌长鲸川。燕市珠美如花,劝君珍坠珊瑚鞭。典貂裘,换麟脯。五侯门峻登龙苦,君行何处友钟鼓。
宫词 其一一九。唐代。花蕊夫人徐氏。翡翠帘前日影斜,御沟春水浸成霞。侍臣向晚随天步,共看池头满树花。
和龙致仁秣陵山庄。明代。顾璘。负郭青青二顷田,荷蓑驱犊下东阡。贫资禾黍成婚嫁,老伴渔樵度岁年。陶令秖知归去乐,稽康无柰性情偏。悠悠一水东城下,已得吹箫夜放船。
寄赠龙君御校文南都便道入楚省觐。明代。胡应麟。湖头晴色罢参禅,又睹风流白下年。六馆才人争射策,三吴词客候谭玄。云拖彩服椿庭外,雾拥朱衣棘院前。莫恋长干风景丽,西泠何限木兰船。
对食戏作六首 其一。宋代。陆游。霜馀蔬甲淡中甜,春近灵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石桥晚归。清代。郭绥之。木落随秋雨,河流带晚沙。笙歌喧两岸,镫火聚千家。市散游人醉,风高旅雁斜。濠梁归去晚,霜月满芦花。
别郭安道卢能甫。宋代。晁公溯。客路悲秋落木边,江流滚滚尚连天。病来懒著登山屐,归去聊乘下濑船。回首关河嗟去国,伤心风雨送残年。相逢又作匆匆别,拟续阳关第二篇。
题湖山十景 其六 松岭早行。明代。陈镒。松林曙色未全分,半入青山半入云。落叶钟声何处寺,行人疑在梦中闻。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壶天。宋代。刘过。逆溪随水行,更上紫翠峰。朱栏忽飞阁,映带烟霞重。
题大笑出门卷送李烟客三首 其三。明代。邓云霄。四方男子事,儿女强牵衣。名岳行应遍,雄心去若飞。泛交投剌易,高调和人稀。揽胜兼怀古,奚囊满载归。
岳王墓。宋代。韩信同。妖星隳地芒角赤,龙剑悲吼风萧瑟。中原王气挽不回,将军一死鸿毛掷。秦空小儿真戏剧,播弄造化摇枢极。指雌为亲忠且逆,双手上遮天眼碧。九重茫茫隔天日,无由下烛臣愚直。臣愚万死不足惜,国耻未湔独愤激。古坟埋冤血空沥,西风年年土花蚀。我恐精忠埋不得,白日英魂土中泣。请将衰骨斲苔痕,献作吾皇补天石。
与徐温话别。唐代。方干。去去何时却见君,悠悠烟水似天津。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年看月人。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其六。宋代。黄庭坚。江梅香冷淡,开遍未全疏。已有耐寒蝶,双飞上花须。今夜严城角,肯留花在无。
雨四首。唐代。杜甫。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秋日新沾影,寒江旧落声。柴扉临野碓,半得捣香粳。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暮秋沾物冷,今日过云迟。上马迥休出,看鸥坐不辞。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帷。物色岁将晏,天隅人未归。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多病久加饭,衰容新授衣。时危觉凋丧,故旧短书稀。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
尺一遥劳下紫宸,主恩犹为及累臣。尘埃忽黯龙精色,天地仍全马革身。
岂为鹰鹯番妒凤,祇应魑魅喜窥人。滇池十载追游地,谁拟波澜日夜新。
昆明池留别江云南郡公陈郡丞王别驾任节推诸丈 其一。明代。陈克侯。尺一遥劳下紫宸,主恩犹为及累臣。尘埃忽黯龙精色,天地仍全马革身。岂为鹰鹯番妒凤,祇应魑魅喜窥人。滇池十载追游地,谁拟波澜日夜新。
游少林寺过中岳时新秋雨霁。明代。佘翔。秋风乍转拂行旌,迢递山川雨乍晴。一入祗园瞻面壁,更从缑岭听吹笙。云移殿阁诸天静,月挂松萝二室清。回首年华空荏苒,欲栖此地学无生。
宫词一百首 其七十八。宋代。岳珂。宫样新装锦襭鲜,都人争服孟家蝉。天心谁识开真瑞,待见中兴第十传。
芳华楼夜宴。宋代。陆游。射虎将军老不侯,尚能豪纵醉江楼。笙歌杂沓娱清夜,风露高寒接素秋。少日壮心轻玉塞,暮年幽梦堕沧洲。人间清绝沅湘路,常笑灵均作许愁。
九日诗寄明碧竹院。元代。任士林。我岂人间客,秋风托尔邻。一声清唳晓,万里壮游身。出处自有道,栖迟未厌贫。黄花谩情思,清对未归人。
辛酉冬奉谒始祖上柱国公祠感赋。明代。伍瑞隆。芳祠旧迹几星霜,瞻拜初从舞蹈行。万里云霄身世远,百年水木梦思长。聊将俎豆陈先烈,敢谓音容隔异乡。宴罢笑看元谱就,真令孙子有辉光。
立春。宋代。程公许。月堕霜家发上亭,土牛今日却鞭春。六花度腊悭呈瑞,二麦何饱食新。四序干旋均一气,万殊元化吒洪钧。已烦元帅调新律,早愿三边静战尘。
天游峰。宋代。魏麟一。冰海濯足来天游,万里云气随青牛。盘车沾沾星斗湿,手卷风雨藏金瓯。玲珑珊瑚树,记得西王母挂玉钩。几时化作小玉船,一叶荡荡随天流。满载清霜落九州,与人生白头。我歌黄鹄歌,南斗盘其南兮,河岳拥其后。海岱明东方,黄河之源,江水之宗,昆仑雪山在其右,巍然天柱当中居。斯文光气长,万丈塞太虚。不信九天上,仙人不读书。如今白玉楼,闻道紫阳老子在其上,手抟日月安星辰,为玉皇作典谟。又闻郁罗萧台上,紫阳奏可决取河汉之水,千古万古洗濯下土愚民愚。男子学麟凤,女子学王雎,万万万世尊唐虞。我乃太姥之曾孙,故闻天上语。来此乐饮,人间愁一粟无,只有天地吾非吾。鼓发长啸秋月白,照见大千世界都置在我太姥清水之玉壶。
晚望。唐代。贯休。旷望危桥上,微吟落照前。烟霞浓浸海,川岳阔连天。白鸟格不俗,孤云态可怜。终期将尔辈,归去旧江边。
好事近。宋代。管鉴。列炬照梅花,仰看满空春雪。翠幕沈沈天净,挂一钩新月。微风不动暖光融,金杯堕琼屑。仿佛暗香吹梦,醉广寒宫阙。
登寺阁见月上率然成咏。宋代。张嵲。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绝世非吾意,幽栖寄暂闲。
唤渡。明代。郑文康。白浪浮空散作花,荡舟食力度年华。行人不用愁风雨,过得江来似到家。
朝鞬长弓入兵马,买船暮出龙江下。问君行色何尔忙,诏许东归问亲舍。
去年辞亲谒金銮,入参礼幕陪春官。昨朝却换兜鍪服,健卒马前刀剑簇。
送臧主事哲新除兵马指挥后承诏赐鞍马白金归山东宁亲。元代。刘崧。朝鞬长弓入兵马,买船暮出龙江下。问君行色何尔忙,诏许东归问亲舍。去年辞亲谒金銮,入参礼幕陪春官。昨朝却换兜鍪服,健卒马前刀剑簇。奉天诏下朝班时,拜舞谢恩当赤墀。青年如玉衣绚锦,喜气得得浮修眉。赐金在案马在道,千里归宁拜亲好。好念君恩似海深,岁暮还朝须及早。
铁塘书事(此诗为杨完哲而作)。明代。唐肃。鬼马萧萧踏暮云,花奴啼杀故将军。雕弓不反腰间韔,玉貌空啼马上裙。报国有心徒耿耿,驭兵无律竟纷纷。关西太尉非华胄,谁撰麒麟石上文。
次日湖上。宋代。孙应时。山南山北水平湖,屏障天开画不如。好在风流王谢宅,扁舟来往未应疏。
甲辰八月辞故里。明代。张煌言。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