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朗读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普度。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佛出世,千佛赞扬。
十方坐断,独露真常。
山苍苍,云苍苍。
半开半合,隐显全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第一句“一佛出世,千佛赞扬”指的是佛陀的出世,成为众多佛陀中的一位,受到其他佛陀的称赞。第二句“十方坐断,独露真常”表达了佛陀在十个方向上都坐定,并独自展现了真实的常法。接下来的两句“山苍苍,云苍苍。半开半合,隐显全彰”描绘了山和云的景象,以暗示佛陀的境界半开半合,既隐藏又显露,完全彰显佛法的真实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核心主题。作者通过佛陀的出世和其他佛陀的称赞,强调了佛陀的特殊地位和众多佛陀的认可。接着,作者描述了佛陀坐定于十个方向,独自展现真实的常法,表达了佛陀的超凡境界和教诲的普遍性。最后两句以山和云的比喻,揭示了佛法的奥义,它既是半开半合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又是全彰显的,完全展现了真实的本质。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而富有意境的语句,表达了佛法的精髓和智慧。它强调佛陀的特殊地位和教诲的普遍性,同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佛法与宇宙的运行相联系。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敬仰,并通过简练而富有启迪性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昔冠南宫淡墨书,当年万卷各各糊,至今处子尚绰约,应笑老婆曾抹涂。
咏庆云图如著色,和薰风句更从谀。
行三十里余方悟,敢与杨修校智愚。
()

仙观知何代,长洲古苑东。抱琴非旧约,清梦许谁同。

破壁流春雨,残书湿夜风。黄冠饶静致,近日返崆峒。

()

未参五祖已开山,合下全身此地安。不是香烟忘故里,衣留孔道要人看。

()
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
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
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
新月上,薄云收,映帘悬玉钩。
()
折阑难寄远,渺汀蒲,烟思共依依。
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
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
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
()

古寺沉沦不计秋,于今重建运吁筹。胔埋骼掩民非厉,妖寝祥兴众与休。

雁塔镌名徵国献,莺乔借寇喜贤侯。山门不解坡公带,曾置青莲记胜游。

()

深闺乍冷鉴开箧,玉箸微微湿红颊。一阵霜风杀柳条,

浓烟半夜成黄叶。垂垂白练明如雪,独下闲阶转凄切。

()
春畦生百药,花叶香初霁。
好容似风光,偏来入丛蕙。
()

风传芳信,晓色便清霁。帘幕护春寒,篆香温、笙簧韵美。使华容与,星动帝王州,花上脸,柳边眉,竞报占熊喜。
欢娱好是,玉塞无尘起,鞭计小迟留,要长折、遐冲万里。传闻有诏,宣室待归来,醽醁满,叵罗深,莫负春葱指。

()

驿路春风暖,沙堤柳眼青。云联山不断,泉溜石无声。

雾气沾吟袖,莺花杂去旌。一鞭催瘦马,翘首望神京。

()

明舍义方立,深宫文艺成。诗书盈箧重,金玉满堂轻。

天汉一枝峻,秋风双桂荣。羡君能自乐,在处有蓬瀛。

()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

庭柳日衰落,已听暮蝉吟。吾州西郭外,谁感故人心。

卧病观元化,悠悠信难谌。不为物所迁,固知幽趣深。

()

阴森殿壁夹松楸,浩气还凭庙貌留。鼠雀已空臣力竭,江淮永奠阵云收。

淋铃尚听深山雨,横笛偏催野戌秋。北望荒城寻故垒,只余睢水咽寒流。

()
种花真护落,曾不救号寒。
我自金芍药,从渠黑牡丹。
()

东馆总是鹓鸾,南台自多杞梓。日用读书万卷,

何忍不蒙学士。墨制帘下出来,微臣眼看喜死。

()

竹。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
阴向鼻端灭,阳从眼里生。
会得个中意,更参三十年。
()

疏公黄发欲遗名,诏秩青宫二品荣。自昔为家皆僻地,更闻题剑得佳城。

赐金给馆君恩重,倚杖看山世累轻。试问门风过万石,白头贤子已名卿。

()
名园一水绿潆洄,消得风流太守来。
把酒哦诗真不恶,此时怀抱十分开。
()

惜昔豺狼路,喧卑燕雀群。谁欤非楚咻,何者避秦人。

黄卷中如律,青云断后尘。幼安湖海趣,百世不荆榛。

()

年侵观物化,共被岁时催。
熠熠孤光动,翩翩度水来。
稍能穿幔入,已复受风回。

()

正月一日雨不休,朝来四望阴云收。众阳扶导日轮出,辉光倏忽盈九州。

欣欣草木动新意,鸾凤鼓翅翔天游。高山托处将半载,真人风韵长凝眸。

()

司晨兼五德,曾伴宋宗窗。
日攘能防慎,终当免镬汤。

()

自从仞得无边界,宇宙方知狭陋生。
时节短于羊胛熟,广轮才似一牛鸣。

()

雨声俄混雪声乾,泥泞林堂一到难。藉使玉肌无冻粟,可能独自过春寒。

()

新筍渐盈尺,新梢已铺瓦。
燕雀忽相惊,深沈似隆夏。
()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
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
愿言绩学子,共惜此日光。

()

蠢然冥顽孰与觉,空中雷电忽磅礴。大音希声本无作,回禄奋怒飞廉恶。

一鼓成钟神所托,剑蟠蛟螭怒牙角。六种震动天雨雹,铸此铭诗呵不若。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
万事厌寻常,羡慕每不足。
居南多北思,在远惭近俗。
既来橘变枳,但见空条绿。
气味谁复论,孤根逼岩曲。
()
今岁台星聚洛中,甘棠前后两阴浓。
英辞唱和诗千首,高宴游陪禄万钟。
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间字小雁相从。
西湖在望亲朋远,节物那堪处处逢。
()

十尺心为一寸心,荧荧永夜出重阴。兰膏剔尽还留性,取放虚灵照古今。

()

今代识真人已少,纷纷鱼目乱骊珠。兄持万古连城璧,只可深藏莫似渠。

()

远寄

()

空山惟习静,身世两相捐。春草芳夕渚,风潭鸣暗泉。

云清独鹤梦,月照幽人眠。永夜结霞想,长吟待曙烟。

()

汉文思贾傅,贾傅遂生还。今日又如此,送君非等闲。

云寒犹惜雪,烧猛似烹山。应笑无机者,腾腾天地间。

()
白云封断仙岩路,重重洞深窈。
翠竹笼烟,苍崖溅瀑,古木阴森回抱。
坛空不老。
锁一片莓苔,几丝莎草。
()

红紫交加一径通,翠条柔蔓浴玲珑。日晴烟暖微风度,百和香薰锦绣中。

()

两体分明一气来,高斋名义古风回。紫荆一树叶长茂,红棣满庭花对开。

埙可吹时篪可奏,粟堪舂处帛堪裁。乾坤满眼燃箕者,翘首高山亦愧哉。

()

心閒境自清,境清神愈适。是以旷达姿,遐踪寄幽僻。

方外有名区,峰峦翠如积。其中窅且冥,辽辽尘俗隔。

()

贡闱将毕意扬扬,日夕炎凉亦未尝。几听秋声废高枕,屡乘月色坐中唐。

云笺写句惭非敌,玉麈挥谈服所长。款段匪朝归冷僻,未知何以慰邻望。

()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
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麽。
侭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
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

客从崧少来,贻我招隐诗。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一笑顾客言,神仙非所期。山中如有酒,吾与尔同归。

()
步入禅关一径赊,摄衣登眺夕阳斜。
金谿碧落千条练,紫塔光涵五色霞。
月击扁舟渔火渡,风清古碣隐君家。
游人亦卧东山麓。
()
忽起寻师兴,穿云不觉劳。
相留看山雪,尽日论风骚。
竹影摇禅榻,茶烟上毳袍。
梦魂曾去否,旧国阻波涛。
()
寄言青女莫来宾,闻道长安冻杀人。
应瑞丰年占尚远,忧时君子虑方新。
幸闻北境无他警,更喜东皇已问津。
有客方携诗到手,天才端的是祥麟。
()

晨昏车马乱云烟,花下追游亦偶然。百舌无声春亦去,萧萧田舍日高眠。

()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
无风亦向朱栏舞,情为君王苦。
乌江不渡为红颜,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
春含古血看犹暖,巧作红深浅。
花前休唱楚人歌,恐惹英雄又唤奈虞何。
()
青裙汲水过前溪,白发譍门儿戏啼。
试问主人何所在,为言南亩下扶犁。
()
旧闻云梦泽边城,饱饫林间主不嗔。
薄暮一鞭飞骑迅,归来盈袖熟红匀。
()

秧撒才成后,沟塍莅事初。浅车防岸缺,密插趁行疏。

处处邻相馌,乔乔莠旋除。夕阳归牧竖,牛背数舂锄。

()
居为耕叟出为官,出处人将二致看。
朝市山林俱乐地,却须神武挂衣冠。
()
图画上鳞阁,莫使鬓先秋。
壮年豪气,无奈黯黯阵云浮。
常记青油幕下,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
勋业出无意,非为快恩雠。
()

夜雨沉清磬,霜林起暮鸦。莲台三品叶,佛果一时花。

觉路昏罗縠,禅灯黑绛纱。早知婴世网,悔不事袈裟。

()
夜续晨炊贫自由,强教涂抹只堪羞。
闭门静看花开落,过却春风不识愁。
()
花发自迎春。

雪霁花梢春欲到。
饯腊迎春,一夜花开早。
()

平生不行怪,流俗自难同。
原明无仕志,公休有父风。
肯堂劳未艾,反席寿俄终。

()

杜门值春初,出门已春莫。子规日夜啼,为我诉春去。

萋然草弥望,绿暗溪皋路。百尺游丝高,摇摇引心绪。

()
敛眉光禄塞。
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
双双泪眼生。
()

晓色青青满浦云,春潭琼草怨夫君。到今兰露供朝饮,读遍离骚客不闻。

()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