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涪翁题郑佽砚

试涪翁题郑佽砚朗读

《试涪翁题郑佽砚》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拥有一块古镜砚的情景,并以此为引子展开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有古镜砚,肌理细密匀。
沄沄散角痕,巨口细鱼鳞。
涪翁铭其背,文字极雅驯。
郑佽彦相者,不知何如人。
回首数百载,想见元丰春。
晴窗试磨洗,墨旧兔颖新。
攜归供行斋,侑此金石身。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古镜砚的珍视和思考。砚是中国书法和绘画中常用的工具,而这块古镜砚则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作者描绘了砚的肌理细密且均匀,散布着角痕和鱼鳞状的纹理,给人一种沉静和古老的感觉。

诗中提到了涪翁,涪翁是古代蜀地的一位传奇人物,据说他可以预测灾难并拯救人民。砚的背面铭刻着涪翁的字迹,文字极其雅致和温润,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趣。

随后,诗词中出现了郑佽彦相者,这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人物,作者对他的身份和事迹一无所知。这里的郑佽彦相者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历史中普通人物的关注和思考,他们的存在和贡献虽然不为人所知,但却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重要的价值。

在诗的结尾,作者回首数百年的历史,希望能够看到元丰时代的春天。这里元丰春指的是宋仁宗时期,这是一个相对安定繁荣的时代,作者对这个时代充满了向往和遥远的憧憬。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晴朗的窗前磨洗砚台,旧墨带来新的灵感。作者将这块宝贵的古镜砚带回家中,供奉于书斋之中,将其作为珍贵的金石之身。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镜砚的描写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向往。它展示了作者对物品的情感投入和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朗读
()

猜你喜欢

六株丹桂一时华,此去蟾宫路不赊。莫惜中秋同一赏,明年好事总吾家。

()
嘉川之西过新栈,几里朱栏绕青壁。
我行落月尚在水,水影照人襟袖白。
繁英杂缀修蔓上,绿锦缬带垂百尺。
清香满马去未休,赖尔春风慰行客。
()
夜饮宁辞醉,春酲莫厌投。
有人重载酒,后会不须谋。
()

两吕虎负嵎,将相徒手搏。诱虎弃深窟,缚之若狐貉。

飞诫闭殿门,驰节斩长乐。成败呼噏间,日出欃枪落。

()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
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
()

江南正月半,犹自有梅花。踏雪去何处,青溪道士家。

()

朅来凡韵续高张,凫鹤居然分短长。鸣鼓未窥才气勇,悬河先饫古今详。

三秋欲半月方好,万事兼忘心更凉。只愿真贤起山国,异时端委赞垂裳。

()
念昔京都昼掩关,墨云黄雾塞人寰。
南城扫雪迎耶律,北道闻风拜禄山。
不为身谋心皎皎,已终臣事意闲闲。
何人得与高名交,千古常山谅可班。
()

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海上仙人醉露桃,梦翻三点岚光落。

珊瑚支拄鱼眼红,皱波髻挽淋漓风。琅缥岛藏翠寒滴,鹤翎洒影青围中。

()

春云欲吐晓霞明,酝酿红潮醉未成。人影渐遮风渐暖,江波初涨雨初晴。

试编游骑归花史,便割吴天作锦城。可怪路旁沉吟者,色尘梦恨尚纵横。

()

地厚天青冥,故交荣谢并。
何当一壶酒,以昔相与倾。
君今二千石,未往恋山楹。

()

横野万艘金翅舰,总戎一册玉铃篇。长江岂限天南北,万劫坤灵戴一天。

()

觉后追思气味长,欢情愁绪两俱忘。
近来方得醉中趣,熟寐沈沈是醉乡。

()
当年开府镇金陵,贱子尝蒙国士称。
俯仰绪言犹在耳,齎咨遗恨遽填膺。
人歌梁木空伤鲁,兆启佳城欲葬滕。
引绋都门时一恸,悲风凄咽更难胜。
()

琪园珠瓛净尘埃,当日祈灵别殿开。草色偏承黄辇过,鹤群还逐翠华来。

合宫旧识唐尧宅,大一空传汉武台。趋走五云瞻望地,何年仙仗下蓬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