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一作沈佺期诗)。唐代。宋之问。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芳树(一作沈佺期诗)》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译文:
花开的地方何处,仿佛在长门殿中。
鲜艳的桃花有绸缎的色彩,娇嫩的李花光泽如练。
鸟儿在花间啼叫,蜜蜂在香气中飞舞。
我感叹春风的来临,但遗憾的是你未见到这一切的美景。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花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美景的赞美和思念。诗中描述了早春时节的花园,桃花和李花的娇艳和光泽,以及鸟儿和蜜蜂在花间的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对春风的感叹和对君子的思念,突显了诗人的情感。
赏析:
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美景,通过对花朵、鸟儿和蜜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鲜花盛开、生机勃勃的春天世界。诗人以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通过对春风的叹息和对君子的思念,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句式和押韵手法,使诗歌节奏流畅、抑扬顿挫,给人以美感。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生动传神,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整体上,这首诗情感饱满,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愉悦和共鸣的感觉。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宋之问。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送黄长兴尹葵峰。明代。王慎中。两年见子开青眼,万里共依帝阙云。剖竹新分鄣子国,携琴遥向越江濆。青春黑绶光堪拂,落日离歌调忍闻。霅水岘山多胜事,风尘愁望正思君。
秋怀。宋代。戴复古。红叶无人扫,黄花独自妍。听谈天下事,愁到酒樽前。水阔终非海,楼高不到天。昔人已怀古,况复后千年。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元代。方回。儒风扫地久堪哀,谁与前朝养祸胎。真魏无牛乔郑寿,杜游不作董丁来。游魂葛岭人方醉,转盼陈桥业遽灰。赖是紫阳书尚在,不随迁鼎委蒿莱。
秋兴 其二。元代。王冕。鼙鼓嘈嘈夜撼山,霓裳歌舞出人间。云围环佩沈斜谷,风敛旌旗入剑关。蹶铄野翁掀雉尾,跳□山鬼觌龙颜。书生豪放成何事?徒步归来供奉班。
送周鲁日辰州法曹。宋代。陈傅良。团栾妻子是谁家,独被饥驱天一涯。远地岂无人晤语,长才能免世惊嗟。好於书作千年计,勿为官驱两鬓华。为问湖南似湖北,逾年吾亦访丹砂。
菩萨蛮。明代。韩洽。疏帘淡月和烟入,琵琶深夜愁弦涩。莫奏踏罗裳,沙寒闻雁娘。重衾宵梦午,梦忆莲花浦。归棹带星澜,隔船窥舞鸾。
睡起。宋代。陆游。风约飞花满曲廊,萧然无客共焚香。瓮醅力重初投枕,鼻鼾声豪已撼床。栩栩梦游心自适,昏昏起坐日方长。静凭一几吾何恨,笑杀穿帘燕子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