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长乐少年行

杂曲歌辞·长乐少年行朗读

中文译文:

《杂曲歌辞·长乐少年行》

遗弃了手中的珊瑚鞭,
白马骄傲地无法前行。
章台上的杨柳已折断,
春草路旁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少年的行程,表现出他失去了对物质财富的兴趣,只重视内心的情感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景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青年时代的思考和感悟。珊瑚鞭象征着尘世间的欢愉和放纵,而遗弃它则意味着诗人对这种欢愉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净化的渴望。白马骄傲地无法前行,可能象征着物质成就所带来的荣耀和虚假的价值观。章台上的杨柳折断,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给人以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无奈。最后一句描述了春草路旁的情感,以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突出了对人情世故的淡漠和对自然美好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具象的形象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尘世的疲倦和对内心追求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国辅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崔国辅朗读
()

猜你喜欢

眉州南望辟川原,笼竹猗桑处处村。香芋落花蚕豆荚,水乡春赛足鸡豚。

()

东亭好,太史旧名家。望去有庭皆叠石,看来无树不梅花。

既此是烟霞。

()

九老须眉古,看余亦杖乡。招邀锦树里,图画碧山堂。

茶梦归书卷,松声冷石床。遥遥望千载,秋兴白云长。

()

白露早下秋风凉,谁家置酒开华堂。秦国丞相南面坐,三川郡守趋奉觞。

燕娥赵女调清瑟,六博弹棋费白日。致富应多文信金,论功讵足穰侯匹。

()

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宿草敢祧刘礼部,东南绝学在毗陵。

()

二十五长亭。垂杨照眼青。付春风、短梦零星。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

春意太憨生。春愁唤不醒。负华年、谁更怜卿。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

()